自然災害的災情信息集成:理論與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災情信息集成 切入點:災損模型 出處:《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發(fā)生的災害類型多、頻度高,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嚴重。近20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因各類自然災害約3億多人次人口受影響,直接經濟損失共計2千多億元人民幣。政府部門、國內外學者在災損評估、風險管理、災害預警、應急響應、災后重建等多個方面加以研究與實踐,形成一系列新理論、新技術,指導各個層面的減災降險。其中,災情信息作為掌握突發(fā)自然災害事件的重要信息,是實施減災救災的基礎依據。聯(lián)合國開發(fā)署全球風險辨識項目(GRIP)在指導發(fā)展中國家開展災害風險評估,制定國家減災戰(zhàn)略過程中,發(fā)現數據與信息的缺乏是最大障礙之一。本文研究并吸收國內外自然災害信息集成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綜合分析了國內外災情數據庫平臺在災情信息收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而有效的災情信息集成理論,并進行災情信息集成系統(tǒng)開發(fā)等實證研究。具體研究結果包括:(1)分析了災損分類目前存在的不合理性以及難以建立災損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因果關系的問題。本文建立自然災害災損模型,拓展自然災害損失的內涵,擴展了災損研究的范圍;(2)分析了現有國內外災害等級劃分的局限性,即未能正確反映災難的程度,無法為救災直接提供參考。本文引入地區(qū)恢復力等指標重新定義災難等級劃分標準;(3)災情信息管理方面,完善自然災害元數據標準,明確致災事件與災難等概念定義以及詳細規(guī)范了災損分類、災害分類以及致災事件編碼等;(4)災害損失是指在同一災害形成過程中,包括原生災害和緊密伴隨的次生災害、衍生災害所造成的損失的總和,本文引入災害事件鏈理論,數據庫設計并實現如何完整記錄災害事件、災損時空演變和影響擴散過程;(5)分析以行政區(qū)為采集單位的災損信息記錄方式,建立行政區(qū)劃時空模型,解決系統(tǒng)數據庫在行政區(qū)劃變更情況下時空災害數據有效存儲和可視化問題等。(6)利用本文災情信息管理新理論方法、新技術建立災情信息集成原型,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湖南省氣象局合作聯(lián)合開發(fā)災情信息集成系統(tǒng)平臺,進行實證研究,該系統(tǒng)已運用于湖南氣象災害的協(xié)同監(jiān)測,實現本地業(yè)務化,作用明顯。本文創(chuàng)新點主要是拓展了有效記錄災情信息理論與方法,改進和完善自然災害元數據標準,引入地區(qū)恢復力建立更合理的災難事件定級標準,首次在災情信息集成系統(tǒng)中引入災害事件鏈實現災害事件的完整記錄以及災損的時空變化與影響過程擴散,利用數據倉庫技術實現海量歷史與現實數據管理,采用Oracle Spatial空間數據庫實現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統(tǒng)一存儲,設計災損時空數據模型,實現在行政區(qū)劃變更背景下有效記錄災損信息的問題,并實現歷史災情數據重現和災損數據比對等。本文提出的災情信息集成理論以及新技術方法,從技術角度可提高災情信息管理水平,從而為挖掘和提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為災害研究、政府決策提供最好的數據基礎服務。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應用于各級基于行政區(qū)為信息采集單位的數據統(tǒng)計災情信息集成平臺的構建與應用開發(fā)。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章進;馬華鈴;;臺風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方法綜述[J];災害學;2016年01期
2 王有為;王偉平;孟丹;;基于統(tǒng)計方法的Hive數據倉庫查詢優(yōu)化實現[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5年06期
3 史培軍;呂麗莉;汪明;王靜愛;陳文方;;災害系統(tǒng):災害群、災害鏈、災害遭遇[J];自然災害學報;2014年06期
4 張寶軍;馬玉玲;李儀;;我國自然災害分類的標準化[J];自然災害學報;2013年05期
5 徐夢珍;王兆印;漆力健;;汶川地震引發(fā)的次生災害鏈[J];山地學報;2012年04期
6 劉毅;楊宇;;歷史時期中國重大自然災害時空分異特征[J];地理學報;2012年03期
7 李楊;張亮;;智能城市系統(tǒng)恢復力評價體系及區(qū)域差異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11期
8 殷杰;尹占娥;許世遠;;沿海城市自然災害損失分類與評估[J];自然災害學報;2011年01期
9 張立憲;甘淑;劉永;呂杰;;基于Geodatabase的滑坡地質災害數據庫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年34期
10 李藐;陳建國;陳濤;袁宏永;;突發(fā)事件的事件鏈概率模型[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燦坤;李小娟;王彥兵;;行政區(qū)劃變更條件下的統(tǒng)計數據時空表達與分析方法研究與實現[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珂;長江三角洲自然災害數據庫建設與風險評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張澤寶;空間數據庫的索引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3 董道國;高維數據索引結構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文莉;我國農業(yè)環(huán)境災害的經濟損失評估[D];西北大學;2008年
2 張廳;空間索引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陳海珠;空間查詢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42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4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