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觸應力的氮化硅混合陶瓷球軸承曲率半徑優(yōu)化設計
本文選題:陶瓷球軸承 + 曲率半徑優(yōu)化。 參考:《機械傳動》2017年08期
【摘要】: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基于赫茲理論假設條件的6206氮化硅混合陶瓷球軸承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滾動體與內(nèi)、外圈的接觸應力分布,計算結果與赫茲接觸理論的一致性較好,證明該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對滾動體施加旋轉載荷,滾動體與內(nèi)、外套圈接觸區(qū)域添加摩擦,彌補了赫茲接觸理論假設的局限性,得到了復雜工況下的接觸應力分布。并以最大接觸應力為目標函數(shù),采用直接優(yōu)化法對內(nèi)、外圈溝道曲率半徑進行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后,軸承的最大接觸應力下降了9.21%。
[Abstract]: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of 6206 silicon nitride hybrid ceramic ball bearing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Hertz theory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NSYS Workbench. The contact stress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rolling body and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s is obtain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Hertz contact theor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is proved. On this basis, the rolling body is subjected to rotating load and friction is added to the contact region between the rolling body and the outer ring, which makes up for the limitation of Hertz contact theory and obtains the contact stress distribution under complex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the maximum contact stress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 direct optim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curvature radiu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 channel. After optimization, the maximum contact stress of the bearing decreased by 9.21.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連大友高技術陶瓷有限公司;
【分類號】:TH13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偉;謝小鵬;;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銷盤實體接觸應力仿真實現(xiàn)[J];潤滑與密封;2007年04期
2 杜鈞;張英;趙堂春;;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設計中的接觸應力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3年01期
3 GUYA.Castleberry;鄭文林;;較精確分析接觸應力的方法[J];機械強度;1985年03期
4 GUY.A.Castlfbrry ,莫惠民;接觸應力的分析與計算[J];機械設計與研究;1986年05期
5 劉鵠然;4階展開的赫茨接觸應力計算方法[J];重型機械科技;2005年01期
6 GUYA、C ASTLEBERRY;夏祥祖;;接觸應力的精確分析[J];江蘇機械;1984年04期
7 GUYA、CASTLEBERRY;夏祥祖;;接觸應力的精確分析[J];江蘇機械;1984年04期
8 G.A.卡斯爾伯里;趙嘉樹;;更精確地分析接觸應力[J];煤礦機電;1986年04期
9 周寒秋;李劍鋒;潘慈;張淑文;;橢圓墊接觸應力數(shù)值模擬[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0年06期
10 游步東;黃丹;柯尊榮;;球塞泵定子軌道接觸應力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工科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曾俊菱;海萬秀;孟軍虎;呂晉軍;;高接觸應力下Ti_3SiC_2-Ag/Inconel 718摩擦副的摩擦磨損性能[A];第十一屆全國摩擦學大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紀軍;氣缸O型圈密封及摩擦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唐雄偉;滾動轉子式壓縮機曲軸/滾子接觸應力分析及磨損壽命預測[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孔軍廷;含齒根裂紋斜齒圓柱齒輪接觸應力及模態(tài)分析[D];江西理工大學;2016年
4 黃丹;球塞泵接觸應力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5 雷鐳;雙圓弧弧齒錐齒輪接觸應力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程海林;徑向柱塞式液壓馬達等接觸應力內(nèi)曲線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李旭;考慮齒側間隙的DCT斜齒輪接觸應力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任陽春;潤滑劑粘度及齒輪轉速對輪齒接觸應力的綜合影響[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9 高帥;CVT鋼球滑道結構強度的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160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181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