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系統(tǒ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07 16:10
分配原則是經(jīng)濟政治學上長久以來一個頗受爭議的話題。我們認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中的勞動分配的原則主要有三個,即按需分配、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本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緒論,主要是論述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并根據(jù)搜集的資料、素材提煉出國內外的學者對本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并且提出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第二章按需分配原則,主要是對按需分配這一原則進行詳細的陳述。本章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陳述關于按需分配這一原則,馬克思是如何定義的。對于這一觀點,我們認為馬克思提出的按需分配原則不僅僅是道德的而且是有效率的;第二部分,是對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包含的按需分配的成分進行闡述,指出在原始共產(chǎn)主義社會、封建社會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中都存在著按需分配的勞動分配成分;第三部分,主要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按需分配的范圍和作用,社會主義的按需分配也是有效率的,提出否認按需分配的效率既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也否認了共產(chǎn)主義社會是可以實現(xiàn)的。第三章按勞分配原則。在這一章里,論文主要是從馬克思的觀點和我國現(xiàn)階段實施現(xiàn)狀的兩個方面來研究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原則。一方面指出馬克思提出的按勞分配原則存在著勞動時間測...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和意義
1.2 分配原則研究綜述
1.2.1 按需分配原則
1.2.2 按勞分配原則
1.2.3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原則
1.2.4 國外對分配理論的研究
1.3 內容結構與創(chuàng)新點
1.3.1 論文的內容結構
1.3.2 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按需分配原則
2.1 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中的按需分配
2.1.1 共產(chǎn)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含義
2.1.2 共產(chǎn)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條件
2.1.3 共產(chǎn)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效率
2.2 一切社會都包含有按需分配成分
2.2.1 恩格斯關于共產(chǎn)主義分配原則的思想
2.2.2 資本主義社會的按需分配
2.3 社會主義社會的按需分配
2.3.1 《哥達綱領批判》中社會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范圍
2.3.2 社會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范圍
2.3.3 社會主義社會按需分配所體現(xiàn)出的公平與正義
第三章 按勞分配原則
3.1 馬克思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理論探究
3.1.1 馬克思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含義
3.1.2 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
3.1.3 馬克思按勞分配原則的缺陷
3.1.4 社會主義由計劃經(jīng)濟走向市場經(jīng)濟的必然性
3.2 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研究
3.2.1 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范圍
3.2.2 我國按勞分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第四章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
4.1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范圍、性質與根據(jù)
4.1.1 我國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范圍
4.1.2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性質
4.1.3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根據(jù)
4.2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與按生產(chǎn)要素貢獻分配的區(qū)別
4.2.1 按生產(chǎn)要素貢獻分配的理論的批判
4.2.2 按生產(chǎn)要素貢獻分配論的危害
4.3 我國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3.1 存在問題
4.3.2 工資性收入比重偏低的后果
4.3.3 解決工資性收入比重偏低的對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我國社會主義分配三原則[J]. 蘇醒,朱志宏. 學理論. 2011(20)
[2]論由權力尋租產(chǎn)生的灰色收入[J]. 董曉莉. 知識經(jīng)濟. 2011(07)
[3]論“按需分配”理解中的幾個歧義問題[J]. 徐躍華.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0(08)
[4]澄清對馬克思“按需分配”理論認識的幾個誤區(qū)[J]. 邵彥敏,金易. 理論學刊. 2010(06)
[5]社會保障體系對“按需分配”目標實現(xiàn)的促進作用[J]. 曹瑞明. 社會科學輯刊. 2010(03)
[6]按需分配與按勞分配新探[J]. 王海明. 人文雜志. 2010(01)
[7]系統(tǒng)科學視野中的勞動價值論研究提綱[J]. 曹宇鵬,賀華. 系統(tǒng)科學學報. 2009(04)
[8]現(xiàn)代西方福利制度評析[J]. 張紅. 蘭州學刊. 2007(11)
[9]重建收入分配理論的價值基礎——對馬克思價值理論及分配理論的突破和發(fā)展[J]. 張鵬俠. 北方論叢. 2006(06)
[10]馬克思“按勞分配”理論及現(xiàn)實意義——再讀《〈哥達綱領〉批判》有感[J]. 劉明松. 求索. 2004(06)
碩士論文
[1]系統(tǒng)科學視角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D]. 曹宇鵬.太原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56751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和意義
1.2 分配原則研究綜述
1.2.1 按需分配原則
1.2.2 按勞分配原則
1.2.3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原則
1.2.4 國外對分配理論的研究
1.3 內容結構與創(chuàng)新點
1.3.1 論文的內容結構
1.3.2 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按需分配原則
2.1 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中的按需分配
2.1.1 共產(chǎn)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含義
2.1.2 共產(chǎn)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條件
2.1.3 共產(chǎn)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效率
2.2 一切社會都包含有按需分配成分
2.2.1 恩格斯關于共產(chǎn)主義分配原則的思想
2.2.2 資本主義社會的按需分配
2.3 社會主義社會的按需分配
2.3.1 《哥達綱領批判》中社會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范圍
2.3.2 社會主義社會按需分配的范圍
2.3.3 社會主義社會按需分配所體現(xiàn)出的公平與正義
第三章 按勞分配原則
3.1 馬克思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理論探究
3.1.1 馬克思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含義
3.1.2 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
3.1.3 馬克思按勞分配原則的缺陷
3.1.4 社會主義由計劃經(jīng)濟走向市場經(jīng)濟的必然性
3.2 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研究
3.2.1 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范圍
3.2.2 我國按勞分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第四章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
4.1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范圍、性質與根據(jù)
4.1.1 我國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范圍
4.1.2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性質
4.1.3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的根據(jù)
4.2 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與按生產(chǎn)要素貢獻分配的區(qū)別
4.2.1 按生產(chǎn)要素貢獻分配的理論的批判
4.2.2 按生產(chǎn)要素貢獻分配論的危害
4.3 我國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3.1 存在問題
4.3.2 工資性收入比重偏低的后果
4.3.3 解決工資性收入比重偏低的對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我國社會主義分配三原則[J]. 蘇醒,朱志宏. 學理論. 2011(20)
[2]論由權力尋租產(chǎn)生的灰色收入[J]. 董曉莉. 知識經(jīng)濟. 2011(07)
[3]論“按需分配”理解中的幾個歧義問題[J]. 徐躍華.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0(08)
[4]澄清對馬克思“按需分配”理論認識的幾個誤區(qū)[J]. 邵彥敏,金易. 理論學刊. 2010(06)
[5]社會保障體系對“按需分配”目標實現(xiàn)的促進作用[J]. 曹瑞明. 社會科學輯刊. 2010(03)
[6]按需分配與按勞分配新探[J]. 王海明. 人文雜志. 2010(01)
[7]系統(tǒng)科學視野中的勞動價值論研究提綱[J]. 曹宇鵬,賀華. 系統(tǒng)科學學報. 2009(04)
[8]現(xiàn)代西方福利制度評析[J]. 張紅. 蘭州學刊. 2007(11)
[9]重建收入分配理論的價值基礎——對馬克思價值理論及分配理論的突破和發(fā)展[J]. 張鵬俠. 北方論叢. 2006(06)
[10]馬克思“按勞分配”理論及現(xiàn)實意義——再讀《〈哥達綱領〉批判》有感[J]. 劉明松. 求索. 2004(06)
碩士論文
[1]系統(tǒng)科學視角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D]. 曹宇鵬.太原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567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567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