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消費心理與符號化包裝設計的雙向互動
本文選題:消費心理 切入點:符號化 出處:《裝飾》2014年09期
【摘要】:本文基于對消費社會大眾消費心理的分析,探討如何實現(xiàn)商品信息與消費者心理上的有效溝通與共鳴。以當代消費社會語境下的符號化消費現(xiàn)象為切入點,剖析當下社會驅動大眾消費行為的內部需求與本質動力。探析大眾消費與符號的締造者——品牌形象的互動,指出商品包裝的符號化設計營銷趨勢,從而有的放矢地指導現(xiàn)代包裝設計活動的開展,以滿足消費文化變遷下的大眾消費心理需求。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sumer psychology in consumer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realiz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resonance between commodity information and consumer psychology.Taking the symbolic consumption phenomenon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onsumer socie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demand and essential motive force of the current social driving mass consumption behavior.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ss consumption and brand image, and points out the marketing trend of symbolic design of commodity packaging so a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ackaging design activities.In order to meet the consumer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mass consumer psychological needs.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分類號】:F126.1;TB4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顧琛;;商品包裝設計中的符號意義[J];包裝工程;2006年01期
2 陳振旺;;符號消費社會的包裝設計語義學探析[J];包裝工程;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振旺;;符號消費社會的包裝設計語義學探析[J];包裝工程;2007年01期
2 楊猛;朱月;;包裝設計的符號溝通功能研究[J];包裝工程;2007年08期
3 鄔琦姝;;化妝品包裝設計中的符號應用[J];包裝工程;2008年08期
4 祝后華;;民間美術圖形在包裝審美心理中的建構[J];包裝工程;2009年02期
5 邢明;羅亞明;蘇靚;;符號學在品牌包裝與CI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09年04期
6 夏晉;;楚文化符號語言的現(xiàn)代設計語義表達探析[J];包裝工程;2009年12期
7 邱珂;楊明朗;萬朝紅;;產品設計中的語義思維研究[J];包裝工程;2012年10期
8 周大鵬;;基于香水包裝設計中女性消費符號特征的研究[J];包裝工程;2012年10期
9 梁建飛;;品牌傳播中圖像的符號過程與語義分析[J];包裝工程;2012年20期
10 黃衛(wèi)東;王傳磊;;網絡符號消費的動機和營銷策略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猛;朱月;;包裝設計的符號溝通功能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2 江小浦;馬婧;;包裝設計中產品語意學的應用方法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董焱;楊猛;;漢字的“形與意”在現(xiàn)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俞鴻;安溪鐵觀音品牌傳播的問題與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朱宜量;基于符號學視角的城市主題商品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韓曉梅;原生藝術與現(xiàn)代設計的人文回歸[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8年
4 韓莉;男性化妝品包裝設計中視覺語言的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5 蔣娜;商品包裝指示性符號設計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郭歌;整合包裝設計的理念與應用[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勝志;朱鐘炎;;產品語義學和產品設計[J];包裝工程;2006年01期
2 顧琛;;商品包裝設計中的符號意義[J];包裝工程;2006年01期
3 鮑懿喜;;消費文化風潮下的設計走向[J];美術觀察;2005年10期
4 鞠惠冰;品牌的秘密[J];天涯;2002年02期
5 徐恒醇;立象盡意——當代產品造型及其規(guī)范的符號學闡釋[J];裝飾;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一明;《湖南省包裝設計家作品選集》受歡迎[J];湖南包裝;1996年04期
2 曾新,譚曼玲;論電腦在包裝設計中的普及應用[J];中國包裝;1997年03期
3 鄒明志;包裝設計與銷售[J];上海包裝;1998年04期
4 余新惠;開闊包裝設計視野的新思維——評楊仁敏《包裝設計》[J];包裝世界;1998年01期
5 王安霞;醫(yī)藥品包裝設計探求[J];中國包裝工業(yè);1999年02期
6 張永年;今天的設計是為了明天的健康——淺析包裝設計與環(huán)保[J];包裝世界;1999年06期
7 薛志勇;要與“上帝”溝通——包裝設計生意經[J];湖南包裝;2002年01期
8 劉維亞;(APD)亞洲包裝設計展示交流會(第七屆APD亞洲包裝設計臺北交流展作品選登)[J];上海包裝;2003年05期
9 張t2;包裝設計中的市場調研[J];包裝工程;2004年02期
10 劉建國;包裝設計專業(yè)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靜;;融入式包裝設計初探[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趙超;;探析包裝設計創(chuàng)新人才的素質培養(yǎng)與科學發(fā)展[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曾珊;;從“山寨現(xiàn)象”看包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4 焦燕;;淺析包裝設計的心理學策略[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5 劉穎;楊猛;;包裝設計中“五感”應用的探究[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高興;;基于耗散結構理論的包裝設計思考[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夏雅琴;白雪;吳翔;;美學價值工程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王朝霞;;淺論感官認知對包裝設計的優(yōu)化作用[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9 李秋實;;淺談系統(tǒng)思維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包裝理論[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陳曉環(huán);王章旺;;現(xiàn)代美學與包裝設計[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包訊;包裝設計與傳統(tǒng)國學文化[N];中國包裝報;2011年
2 王熙;心理因素對包裝設計的影響[N];中國包裝報;2011年
3 王熙;心理因素對包裝設計的影響[N];中國包裝報;2011年
4 郭強;網購時代的包裝設計思考[N];中國包裝報;2011年
5 ;Tricologie Helix包裝設計有新意[N];中國包裝報;2000年
6 周風章;淺談包裝設計中的美感[N];中國包裝報;2001年
7 ;國內獨一無二的包裝設計公司[N];中國包裝報;2003年
8 劉勝;包裝設計的常見弊端[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9 尚紅燕;還原作者心底的斑斕[N];中國包裝報;2009年
10 新成;包裝設計:紙盒正確尺寸的把握[N];中國包裝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俊華;基于本體論的家具產品協(xié)同設計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皎皎;家具綠色包裝體系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3 楊文君;杭稚英研究[D];上海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暉;以“禮”相送[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2 胡艷珍;中國包裝設計新形象文化探究[D];河南大學;2004年
3 周婭汝;中國傳統(tǒng)圖形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4 王秀梅;休閑食品包裝的趣味性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魏光輝;論設計語言在包裝圖形設計中的表達[D];南昌大學;2010年
6 田敬;天津市津樂園包裝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xiàn)性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7 周進;包裝設計新視點——透過商品文化視點看當代包裝設計[D];南京藝術學院;2001年
8 李海;養(yǎng)生文化背景下保健酒包裝設計[D];南昌大學;2010年
9 谷李煒;包裝設計中書法應用之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10 陳勇軍;創(chuàng)意產業(yè)觀念下的當代包裝設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976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9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