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中國經濟論文 >

產業(yè)政策、市場競爭與資源錯配

發(fā)布時間:2018-03-11 22:28

  本文選題:市場競爭 切入點:產業(yè)政策 出處:《經濟學家》2014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發(fā)展中經濟體的經濟發(fā)展,本質上是一個將經濟資源從低效率部門轉移到高效率部門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順利實現取決于一個運轉良好的市場與一個科學合理的產業(yè)政策體系之間的兼容性。本文以1998—2007年中國制造業(yè)規(guī)模以上(微觀)企業(yè)層面數據為樣本所做的經驗研究結果顯示:(1)當產業(yè)政策促進了行業(yè)競爭時,行業(yè)內的企業(yè)資源錯配程度則顯著降低;(2)產業(yè)政策的覆蓋面越廣,則越有利于降低行業(yè)內企業(yè)資源錯配程度。本文的引申含義是,一個有效的產業(yè)政策必須滿足"確保目標產業(yè)的適度競爭性"與"產業(yè)政策的惠及對象(企業(yè))足夠廣泛"兩個基本條件。
[Abstract]: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Essentially, it is a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economic resources from inefficient to efficient sectors.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his process depends on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a well-functioning market and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the above (micro) enterprise-level data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1998 to 2007 show that when industrial policies promote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when industrial policies promote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The wider the coverage of the industrial policy, the more favorable it is to reduce the mismatch degree of the enterprise resources in the industry.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paper is:. An effective industrial policy must meet the two basic conditions of "ensuring the moderat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arget industry" and "the benefit of the industrial policy (enterprise) is wide enough".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源誤配與中國工業(yè)全要素生產率研究”(2013M530417) 西安交通大學“新教師支持計劃”
【分類號】:F1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孫早;王文;;官商結盟的體制效應——以近代中國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為例的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11年03期

2 簡澤;;市場扭曲、跨企業(yè)的資源配置與制造業(yè)部門的生產率[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1年01期

3 孫早;王文;;產業(yè)所有制結構變化對產業(yè)績效的影響——來自中國工業(yè)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4 謝千里;羅斯基;張軼凡;;中國工業(yè)生產率的增長與收斂[J];經濟學(季刊);2008年03期

5 鄢萍;;資本誤配置的影響因素初探[J];經濟學(季刊);2012年02期

6 張杰;周曉艷;李勇;;要素市場扭曲抑制了中國企業(yè)R&D?[J];經濟研究;2011年08期

7 聶輝華;江艇;楊汝岱;;中國工業(yè)企業(yè)數據庫的使用現狀和潛在問題[J];世界經濟;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海洋;孔祥貞;;異質性生產率、貨款回收與中國企業(yè)出口[J];商業(yè)研究;2011年10期

2 陳勇兵;仉榮;曹亮;;中間品進口會促進企業(yè)生產率增長嗎——基于中國企業(yè)微觀數據的分析[J];財貿經濟;2012年03期

3 康志勇;;經濟全球化對本土裝備制造業(yè)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的影響:基于中國企業(yè)層面的數據分析[J];財貿研究;2010年01期

4 湯二子;孫振;;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利潤決定機制研究——基于異質性生產率的視角[J];財貿研究;2012年01期

5 湯二子;王瑞東;王紀敖;于長宏;;中國企業(yè)出口與生產率關系實證研究——對制造業(yè)企業(yè)自我選擇效應和出口中學效應的分析[J];西部論壇;2011年05期

6 牛澤東;張倩肖;;FDI創(chuàng)新溢出與門檻效應——基于非線性面板平滑轉換回歸模型的分析[J];產業(yè)經濟研究;2011年06期

7 劉興凱;;中國服務業(yè)全要素生產率階段性及區(qū)域性變動特點分析——基于1978-2007年省際面板數據的研究[J];當代財經;2009年12期

8 吳建新;;中國工業(yè)勞動生產率分解及其對地區(qū)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J];當代財經;2010年11期

9 林孔團;魏下海;鄢琳;;福建制造業(yè)全要素生產率變動的實證研究——來自34個細分行業(yè)的經驗證據[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張杰;卜茂亮;陳志遠;;中國制造業(yè)部門勞動報酬比重的下降及其動因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韓東林;張瓊芝;;工業(yè)企業(yè)R&D投入產出效率的省際差異及對策研究——基于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數據[A];2012年全國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暨科學技術學兩委聯合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李曉萍;;異質性企業(yè)空間選擇與地區(qū)生產率差距:基于中國工業(yè)企業(yè)數據的實證研究[A];21世紀數量經濟學(第13卷)[C];2012年

3 田巍;余淼杰;;企業(yè)生產率和企業(yè)“走出去”對外直接投資:基于企業(yè)層面數據的實證研究[A];經濟學(季刊)第11卷第2期[C];2012年

4 余淼杰;;加工貿易、企業(yè)生產率和關稅減免——來自中國產品面的證據[A];經濟學(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5 陳巖;張斌;翟瑞瑞;李毅;;國有企業(yè)所有權、債務與創(chuàng)新:整合委托代理與所有者沖突視角的實證研究[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6 任聲策;;創(chuàng)新和出口的互動關系:基于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實證[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7 祝文娟;曹亮;;貿易動態(tài)、關稅削減與工資——基于異質性企業(yè)的微觀數據研究[A];第九屆(2014)中國管理學年會——中國經濟與社會安全分會場論文集[C];2014年

8 殷瑾;朱情情;李青龍;;電子信息產業(yè)市場結構與產業(yè)績效:產權結構的調節(jié)作用[A];第九屆(2014)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杰;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估算及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2 趙金亮;異質性視角下的出口與生產率:企業(yè)動因及行業(yè)績效[D];浙江大學;2012年

3 陳文芝;貿易自由化與行業(yè)生產率:企業(yè)異質性視野的機理分析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賀勝兵;考慮能源和環(huán)境因素的中國省級生產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趙夢楠;中國煤炭行業(yè)生產效率的區(qū)域差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6 李淑貞;出口與中國工業(yè)生產率:機理分析與實證檢驗[D];浙江大學;2010年

7 孟祺;垂直專業(yè)化和中美貿易不平衡[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8 吳軍;環(huán)境約束下中國經濟增長績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解棟棟;中國經濟結構變動與要素再配置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王欣;我國裝備制造業(yè)全要素生產率測度[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鵬;中國“新型工業(yè)化”增長績效的區(qū)域差異及動態(tài)演進(1985-2009)[D];南開大學;2011年

2 王麗;環(huán)境約束下中國區(qū)域工業(yè)技術效率與生產率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張爍;企業(yè)異質性與出口[D];暨南大學;2011年

4 彭良燕;我國各地區(qū)不同環(huán)境規(guī)制下的規(guī)制效率與全要素生產率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1年

5 賈筱文;黃土高原蘋果生產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李兮芝;浙江省糧食生產效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杜克銳;要素市場扭曲抑制了我國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嗎?[D];山東大學;2012年

8 王帆;國內市場分割對我國企業(yè)出口行為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9 楊芥舟;中國上市公司資源配置與收益率分布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10 沈筠彬;行業(yè)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對中國制造業(yè)生產率的影響[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劍,徐康寧;行業(yè)績效決定因素的實證研究:截面數據分析[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2 高帆;;什么粘住了中國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翅膀[J];當代經濟科學;2008年02期

3 彼得·諾蘭;外國人士看中國:全球化浪潮沖擊下的中國大型企業(yè)——對中國產業(yè)競爭力的實證分析[J];電器工業(yè);2001年04期

4 韓朝華;周曉艷;;國有企業(yè)利潤的主要來源及其社會福利含義[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9年06期

5 栗樹和,李少民;“關系為本”是亞洲奇跡和危機的根本原因[J];國際經濟評論;2000年Z4期

6 許德音,周長輝;中國戰(zhàn)略管理學研究現狀評估[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7 劉小玄;;國有企業(yè)改制模式選擇的理論基礎[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8 張杰;劉志彪;鄭江淮;;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江蘇省制造業(yè)企業(yè)問卷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9 亓朋;許和連;艾洪山;;外商直接投資企業(yè)對內資企業(yè)的溢出效應:對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10 聶輝華;方明月;李濤;;增值稅轉型對企業(yè)行為和績效的影響——以東北地區(qū)為例[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宏杰;追市交易可避免資產錯配(111)[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05年29期

2 王剛;;小額農貸期限管理中存在的期限錯配現象值得關注[J];西安金融;2006年10期

3 楊文斌;;期限錯配 剛性兌付現危機[J];卓越理財;2013年08期

4 毛梓權;韓波;;信貸“錯配”動因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yè);2009年22期

5 周黎安;趙鷹妍;李力雄;;資源錯配與政治周期[J];金融研究;2013年03期

6 趙偉;;多重“錯配”反推“深改”[J];浙江經濟;2014年06期

7 朱烈;;資源錯配問題和測算方法的文獻綜述[J];特區(qū)經濟;2014年08期

8 周瓊;;我國銀行理財期限錯配的原因及解決途徑[J];中國郵政;2014年08期

9 李靜;彭飛;毛德鳳;;資源錯配與中國工業(yè)企業(yè)全要素生產率[J];財貿研究;2012年05期

10 彭建剛;王佳;鄒克;;宏觀審慎視角下存貸期限錯配流動性風險的識別與控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章大鵬;呂美玲;陳芝蘭;李國民;汪海林;;E.coli MutS蛋白與錯配DNA相互作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2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繼高;金融資源出現錯配 防風險仍將延續(xù)[N];中國經濟時報;2013年

2 銀河證券;金融資源錯配阻礙經濟轉型[N];中國證券報;2013年

3 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 付鵬;化解資產和債務錯配 引導資金去它該去的地方[N];證券日報;2013年

4 李現實;用市場化改革化解金融資源錯配[N];經濟日報;2013年

5 陳丹江;人才錯配也是大材小用[N];中國化工報;2012年

6 趙文龍;保險產品與消費者錯配風險亟待解決[N];中國保險報;2011年

7 記者 孟揚;中小銀行存貸期限錯配進一步凸顯[N];金融時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張敏;資源錯配滋生“天價學區(qū)房”[N];中國證券報;2013年

9 記者 何安;“烏龍指”或致資金錯配 市場平復還需時間[N];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

10 郵儲銀行金融同業(yè)部 周瓊;銀行理財期限錯配的原因探解[N];中國郵政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永偉;資源錯配:問題、成因和對策[D];北京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竇春嬌;釕多吡啶配合物對剪式G:A錯配核酸的識別[D];山西大學;2010年

2 劉迪s,

本文編號:160022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0022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4e1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