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費的理論、測度及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2-12 05:19
本文關鍵詞: 信息消費 測度 經濟增長 信息需求 信息供給 出處:《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信息消費是人類一項古老的經濟活動。在當前我國信息化進程突飛猛進,新興信息技術廣泛和深入應用的今天,信息消費表現出新的內容與形式,并對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表現出前所未有的促進作用。本論文基于當前新的信息環(huán)境,對信息消費進行再認識,揭示信息消費的新內容和特征,并對信息消費活動的基本要素進行重新界定和研究;在此基礎上,構建和選擇了適應當前信息消費發(fā)展測度指標體系和方法,并對2002—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水平和2013年我國各地區(qū)信息消費水平進行了測度的實證分析;最后對信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與途徑進行了分析,并以2002—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水平為樣本,對2002—2013年間信息消費促進GDP增長進行了計量分析,并得出相關結論。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論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國內外有關信息消費的研究現狀、論文的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以及論文研究的重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第二章為信息消費的概念、內涵與特征,在對信息消費相關概念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提出了當前信息消費概念存在的局限性,并結合當前的信息環(huán)境,對信息消費進行了重新定義,包括對信息消費各要素的重新界定,在此基礎上,揭示了信息消費的內涵、演進歷程與特征。第三章為信息消費理論分析,主要對信息消費主體、信息消費客體、信息消費需求、信息消費供給、信息消費行為及信息消費力等六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在信息消費主體方面,主要對我國個人信息消費主體、企業(yè)信息消費主體、國家(地區(qū))信息消費主體進行了研究;在信息消費客體方面,主要對信息內容消費、信息接入消費和信息平臺消費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在信息消費需求方面,主要對信息消費需求的類別、滿足信息需求的模式及信息消費需求函數及價格彈性進了研究和分析;在信息消費供給方面,主要對信息消費供給模型與函數、信息供給的影響因素和價格彈性以及對有效信息供給不足,無效信息供給過剩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在信息消費行為方面,主要分析了信息消費行為模型的演進,包括傳統時代AIDMA模型、互聯網時代AISAS模型,并結合當前信息消費的發(fā)展,總結出AISAS模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基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E-ISIRMAS消費行為模型;在信息消費力方面,主要對信息消費力的概念與內涵、信息消費力函數與曲線及信息消費力與數字鴻溝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代數字鴻溝的內容與形式和總結出了信息消費力鴻溝是導致當前我國數字鴻溝的主要因素。第四章為信息消費水平的測度。主要分析了當前信息消費水平測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對信息消費水平測度指標體系和方法優(yōu)化的必要性及優(yōu)化的原則和思路,在此基礎上,確定了信息消費水平測度的內容,主要包括測度框架的確定、測度指標的構建以及測度方法的選擇,在確定信息消費水平測度內容的基礎上,對我國信息消費水平進行了實證分析,主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進行實證分析,橫向分析主要是對2013年我國大陸各省市及東部、東北、中部、西部各地區(qū)信息消費水平的分析,縱向分析主要是對2002—-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總體水平及信息消費二級指標指數進行分析,并得出相關結論。第五章為信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的動力因素分析,信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因素分析,其內容主要包括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優(yōu)化產業(yè)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yè)促進經濟增長,并分析了信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七大途徑,在此基礎上,結合第四章對2002—-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水平的樣本數據,從拉動內需、促進信息產業(yè)發(fā)展和擴大就業(yè)三個方面對信息消費促進GDP增長的作用進行計量分析,并得出相關結論。第六章為總結與展望,包括全文總結、研究不足與研究展望。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124;G201
,
本文編號:1504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048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