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為臺灣經濟發(fā)展提供歷史機遇
本文關鍵詞:“一帶一路”建設為臺灣經濟發(fā)展提供歷史機遇 出處:《統(tǒng)一論壇》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臺灣經濟發(fā)展 歷史機遇 海上絲綢之路 兩岸經濟 區(qū)域經濟整合 政經 大陸經濟 經濟發(fā)展?jié)摿?/b> 命運共同體 臺灣民眾
【摘要】:正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后,就引起了包括臺灣地區(qū)在內的全球各界高度關注。2015年3月28日,"一帶一路"建設綱領性文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出臺,臺灣各界掀起新一波熱議。目前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為深陷政經困局的臺灣經濟發(fā)展提供了良好歷史機遇,開辟了臺灣經濟轉型發(fā)展、兩岸經濟合作廣闊空間。
[Abstract]:In September 2013, President Xi Jinping's visit to Kazakhstan when the proposed "The Belt and Road" concept, has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the Taiwan area. In March 28, 2015,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programmatic document -" push to build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wenty-fir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vision and action "issued,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aiwan set off a new wave of hot. At present,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edicament, opened up Taiwa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broad space.
【分類號】:F125;F127
【正文快照】: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后,就引起了包括臺灣地區(qū)在內的全球各界高度關注。2015年3月28日一帶一路”建設綱領性文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出臺,臺灣各界掀起新一波熱議。目前看,“一帶一路”建設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建民;2002年臺灣經濟發(fā)展呈現“外溫內冷”的格局[J];海峽科技與產業(yè);2003年01期
2 李曉莉;從產業(yè)轉移看臺灣經濟發(fā)展[J];海峽科技與產業(yè);2003年01期
3 李繼翔;論臺灣經濟發(fā)展的新取向[J];經濟前沿;2003年06期
4 鄧利娟;大陸成為臺灣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J];兩岸關系;2004年02期
5 黃英;;臺灣經濟發(fā)展現狀與趨勢展望[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6 吳能遠;;利用外資與臺灣經濟發(fā)展[J];臺灣研究集刊;1984年03期
7 張寶祺;祖國統(tǒng)一與臺灣經濟發(fā)展[J];佛山師專學報;1985年01期
8 段承璞;;戰(zhàn)后臺灣經濟發(fā)展分期問題芻議[J];臺灣研究集刊;1985年04期
9 李家泉;關于臺灣經濟發(fā)展中的幾個問題[J];亞太經濟;1986年06期
10 益民;淺談臺灣經濟發(fā)展現狀及其經濟政策的利弊[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198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非;;當前臺灣經濟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A];2006海峽兩岸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6年
2 張信體;;試析臺灣經濟發(fā)展及對東北經濟振興的啟示[A];第五屆國有經濟論壇“海峽兩岸企業(yè)改革與重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鄒至莊;大陸與臺灣經濟發(fā)展的異同[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2 本報評論員 王義偉;“自由經濟示范區(qū)”難言樂觀[N];中華工商時報;2013年
3 記者 沈衍琪;臺灣旅游業(yè)呼喚大陸游客[N];北京日報;2006年
4 記者 孟靜航;臺灣經濟發(fā)展促進會和臺灣旅游協(xié)會到我市考察[N];赤峰日報;2012年
5 ;臺一月消費指數持續(xù)下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6 孫震;臺灣經濟發(fā)展的經驗與檢討[N];經濟觀察報;2006年
7 吳學嬋;本市舉辦津臺經貿合作論壇[N];天津日報;2005年
8 記者 劉慧;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總指數下滑[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9 記者 朱磊;國臺辦發(fā)言人表示 ECFA對臺灣經濟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N];經濟日報;2011年
10 王剛;優(yōu)勢互補 深度合作[N];德州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柳;中國臺灣主要外貿市場從美國轉移到祖國大陸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D];武漢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林志軍;論臺灣經濟發(fā)展的大陸因素[D];鄭州大學;2010年
2 黃啊只;韓國與中國臺灣經濟發(fā)展模式:比較與借鑒[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434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4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