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權運動研究(1905-1930)
發(fā)布時間:2017-09-22 12:04
本文關鍵詞: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權運動研究(1905-1930)
【摘要】:上海公共租界自1843年開埠到1945年收回,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百余年之久,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近年來,學術界對上海公共租界史已經進行了具體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對上海公共租界內華洋關系的研究仍缺乏必要的討論。本文以1905年到1930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權運動(以下簡稱“市民權運動”)為切入點,在還原這一運動過程的基礎上,通過對這一運動的深層剖析,窺探近代公共租界內華洋關系的脈絡及由此折射出的諸多問題。1905年到1930年的市民權運動是在列強侵略中國的背景下,公共租界內華人為爭取自身權利,實現自身在租界內的話語權而進行的一次抗爭。這一運動的爆發(fā)并逐漸發(fā)展是多種合力的結果,其中,公共租界內華人人口的不斷增加和華人團體的繁榮發(fā)展為運動準備了條件,1905年之前華人參政的提出為華人的抗爭提供了一種方法,租界內華人納稅負擔與利益享受的失衡則使運動的爆發(fā)成為必然,而市民參政意識的覺醒與發(fā)展則是貫穿整個運動的精神支撐。從縱向來看,運動的過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華商公議會時期、華人顧問委員會時期和華董入工部局時期。在三個階段,華洋力量此消彼長,但整體看來,華人力量是不斷強化,洋人力量則不斷弱化。從橫向來看,運動涉及了租界內各個階層,在華人一方,隨著運動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以中下層商人為基礎的各馬路商界聯合會在運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也是近代以來商民參政意識不斷增強的一種體現;在洋人一方,工部局作為租界內的市政機關,在市民權運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對華人力量增強的懼怕使其極力阻礙運動的發(fā)展。但歷史的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最終華人沖破了租界列強的阻礙,打破了公共租界內洋人“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雖然,這場持續(xù)了25年之久的市民權運動并未實現收回租界的最終目的,也未能從根本上改變華洋之間的不平等地位,但作為租界內華人對抗洋人的一次斗爭,它體現了華人強烈的愛國熱情。同時,運動的挫折與失敗也時刻警示我們:在世界的舞臺上,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與時俱進,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關鍵詞】:上海公共租界 市民權運動 華洋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K2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緒論11-21
- 一、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11-13
- 二、學術史綜述13-17
- 1. 關于公共租界市民權運動的研究13-15
- 2. 關于公共租界華洋關系的研究15-17
-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主要內容17-19
- 1. 研究方法17-18
- 2. 主要內容18-19
- 四、概念界定及相關說明19-21
- 1. 基本概念界定19-20
- 2. 關于時間范圍20-21
- 第一章 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權運動的背景21-43
- 一、公共租界內華人人口的不斷增加與華人團體的繁榮發(fā)展21-28
- 1. 上海公共租界華人人口的增加21-23
- 2. 上海華人團體的繁榮發(fā)展23-28
- 二、市民權運動的前聲:1905年之前華人參政的提出與消逝28-32
- 三、市民權運動的直接動力:華人納稅負擔與利益享受的失衡32-39
- 1. 工部局向租界華人征稅32-33
- 2. 租界華人納稅之負擔33-36
- 3. 公共租界華人所享之市政利益36-39
- 四、市民權運動的深層動力:市民參政意識的覺醒與發(fā)展39-43
- 第二章 市民權運動的興起與發(fā)展43-65
- 一、市民的覺醒:華商公議會的成立與“流產”43-47
- 1. 由“大鬧公堂案”到華人參政的提出43-45
- 2. 華商公議會的成立與“流產”45-47
- 二、抗捐與爭權:市民權運動與華人顧問委員會的成立47-65
- 1. 從抗捐到修改《地皮章程》48-54
- 2. 抗捐再起:市民權運動的深入發(fā)展54-60
- 3. 妥協(xié):華人顧問委員會的成立60-65
- 第三章 爭取市民權的初步實現:華董入工部局65-95
- 一、“徒有虛名”的華人顧問委員會之解體65-68
- 二、三名華董入工部局68-89
- 三、華董席數的增加:五華董入工部局89-95
- 第四章 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權運動中的華人與洋人95-115
- 一、市民權運動中的華人95-107
- 1. 市民權運動中的商人及商人團體95-101
- 2. 市民權運動中的其他團體101-107
- 二、市民權運動中之洋人107-115
- 1. 市民權運動中之工部局107-110
- 2. 市民權運動中之洋人團體110-111
- 3. 市民權運動中之洋人代表111-115
- 結語115-117
- 附錄117-131
- 參考文獻131-137
- 致謝137-13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敏;;論近代上海公園開放[J];史林;2011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景軍;對抗與妥協(xié):1930年代初上海公共租界自來水加價事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狄瑞波;上海公共租界內華洋關系之研究(1928-1937)[D];浙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00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90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