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聞自由三大主體的二律背反現(xiàn)象
本文關鍵詞:淺析新聞自由三大主體的二律背反現(xiàn)象
【摘要】:本文首先從新聞自由和二律背反的概念和研究范圍上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兩者的交叉之處很少,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是需要哲學上指導的。其次主要分析了政府、媒體和公眾三者的二律背反現(xiàn)象。最后呼吁公眾和學者要破除美帝等為我們構筑的"新聞自由"的神話和迷思,因為新聞自由是由兩張網(wǎng)構成的,首先是具體某個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等因素編織的。另一張網(wǎng)主要是由媒體、政府和公眾之間的力量博弈構建的。只有理解了這樣兩張網(wǎng),才能明白新聞自由的實然意義。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電影學院;
【關鍵詞】: 新聞自由 政府 媒體 公眾 二律背反
【分類號】:G210
【正文快照】: 新聞自由源起于歐美等國對于出版自由的爭取。有關客觀性。雖然康德和黑格爾對“二律背反”的研究主要是新聞自由的話題一直是新聞學界和業(yè)界關注的焦基于人類的認識層面,但“二律背反”的理論具有哲學思點,具有爭議和可分析性。盧梭曾說過:“人生而自由,辨性和指導性。卻無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曉秋;新聞自由要素的比較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2 盧山;;“新聞自由”光環(huán)下的印度新聞運作[J];新聞記者;2005年12期
3 李衛(wèi)靜;何磊;;新聞自由與審判公正[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董小玉;;新聞自由是把雙刃劍——中西新聞自由觀比較[J];新聞界;2006年01期
5 吳曉秋;;新聞自由的性質之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6 鄧濤;徐家順;;中西“新聞自由”辨證看[J];新聞采編;2006年02期
7 杜廣中;;從新聞自由看網(wǎng)絡傳播的歷史必然性[J];當代經(jīng)理人;2006年03期
8 榮小紅;;新聞的自由與原則[J];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9 劉漢武;;試論梁啟超新聞自由思想[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10 朱穎;陳小彪;;論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新聞自由及其邊界[J];國際新聞界;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楊保軍;;論和諧為美的新聞自由精神[A];新聞學論集(第19輯)[C];2007年
2 李彬;李漫;;新聞自由與新聞民主:內涵、語境及問題[A];新聞學論集(第22輯)[C];2009年
3 謝清果;張漢麗;;臺灣新聞自由與民眾監(jiān)督的博弈與出路——從《蘋果日報》的“動新聞”事件說起[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0)——信息全球化時代的新聞報道:中國媒體的理念、制度與技術論文集[C];2010年
4 鮑丹禾;;論新媒體時代新聞自由的延伸和受限[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程金福;;西方新聞自由的歷史建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0)——信息全球化時代的新聞報道:中國媒體的理念、制度與技術論文集[C];2010年
6 簡海燕;;美國新聞自由與被告公平受審權利的沖突與調和[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C];2005年
7 黃旦;;新聞自由:新聞媒介職業(yè)化的政治基礎——對西方新聞自由思想歷史發(fā)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海明;從拉薩事件看西方新聞自由的實質及我方對策[N];中華新聞報;2008年
2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劉云;失去公信力的“新聞自由”必遭唾棄[N];中華新聞報;2008年
3 本報首席記者 鄭若麟;西方“新聞自由”嚴重扭曲事實[N];文匯報;2011年
4 人民日報社新聞研究中心主任 張首映;新聞自由泛濫之禍及其反思[N];光明日報;2011年
5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副院長 沈丁立;美國沒有無限的新聞自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6 林風徐;美國并非新聞自由的樂園[N];光明日報;2013年
7 鄭夢熊;正確看待“新聞自由”[N];人民日報;2000年
8 凌言;西方新聞自由的本質與我國新聞事業(yè)的使命[N];人民日報;2005年
9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趙振祥;再次見識西方“新聞自由”[N];中華新聞報;2008年
10 于冰;自欺欺人的“新聞自由”[N];工人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章敬平;論新聞自由[D];蘇州大學;2007年
2 商娜紅;守護社會良知[D];復旦大學;2003年
3 簡海燕;媒體報道司法活動的法律限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杜俊偉;論輿論的自組自穩(wěn)[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11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71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