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南亞地區(qū)社會沖突的特點與根源——以巴基斯坦為視角
本文關鍵詞:論南亞地區(qū)社會沖突的特點與根源——以巴基斯坦為視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一個宗教或民族可能會不成比例地存在或生活在特定的社會中,如果這種不成比例伴有經常的物質和政治剝奪,而且集中在帶有同質性社會身份認同的特定群體內,那么由此造成的群體不滿可能導致民族與社會的動蕩。南亞地區(qū)正經歷著某種程度的帶有極端色彩的宗教復興運動。每當我們問及為什么會存在相互仇恨甚至兵戎相見時,答案總是與恐懼有關。那些生活在社會邊緣和感覺政治、經濟權利被剝奪的人一旦占據了社會的絕大多數,就會導致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活動成為政治化的常態(tài)。這種權利的"相對剝奪感"把穆斯林占多數的巴基斯坦引入了一個周期性的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活動時期。
【作者單位】: 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關鍵詞】: 宗教極端主義 恐怖主義 政治剝奪 社會變革 艾哈邁迪耶教派
【分類號】:B929;D735.3
【正文快照】: 帶有極端主義色彩的宗教教派往往因恐懼而團結起來。無論是東方的教派還是西方的教派,總會有-些歐旨主義岤結,懷有這部分情結者害怕被剝奪他們所期望實現(xiàn)的角色和地位,F(xiàn)代化進程不可避免地造成社會損傷,一些既得利益團體會擔心現(xiàn)狀被改變,也有人擔心年輕人會放棄教堂、寺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宜久;不能將宗教與宗教極端主義混為一談[J];中國宗教;2002年04期
2 吳云貴;宗教極端主義的成因與態(tài)勢[J];中國宗教;2004年02期
3 金宜久;宗教極端主義的基本特征[J];中國宗教;2004年02期
4 宗舜;“極端”思想從來不是正信宗教的合理內核[J];中國宗教;2004年02期
5 闞保平;宗教極端主義的本質是“非宗教的”[J];中國宗教;2004年02期
6 陳杰軍;徐曉天;;析宗教極端主義及其對國家安全的危害[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學誠;;佛教反對宗教極端主義[J];法音;2014年06期
8 高學民;;淺析當代國際社會中的宗教極端主義[J];實事求是;2006年02期
9 余振貴;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謹守“中道”反對宗教極端主義[J];中國宗教;2004年02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孫龍;宗教所舉辦課題結項報告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2 金宜久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談談宗教極端主義問題[N];中國民族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白峰;宗教極端主義與新疆安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論南亞地區(qū)社會沖突的特點與根源——以巴基斯坦為視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79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6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