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改性氟硅原油破乳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接枝改性氟硅原油破乳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石油在政治經濟生活中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人們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提高原油采收率,這使得原油乳狀液越來越穩(wěn)定,原油破乳愈加困難。目前人們主要致力于聚醚改性硅油破乳劑的研究,卻鮮有學者將長鏈烷基丙烯酸酯和含氟單體接入到聚醚改性硅油中,并對其溶液性質及破乳性能進行研究。本課題基于原油乳狀液破乳難狀況,制備出適用于多種原油體系的高效、清潔破乳劑。首先以聚醚(FB1000)為親水單體,含氫硅油(PHM S)和長鏈烷基酯(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十八酯)為疏水單體,以氯鉑酸為催化劑,在反應溫度95℃、反應時間7 h下,制備出兩親性接枝狀表面活性劑(PEH、PES)。利用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和核磁共振氫譜(1H-NMR)對產物的結構進行表征;探討其在水溶液中膠束的尺寸及分布;分析了疏水基團和含量對表面活性劑最低表面張力(Ycmc)和臨界膠束濃度(CMC)的影響;并對表面活性劑溶液的吸附現(xiàn)象及其在溶液中的聚集行為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該反應得到了預期結構的產物;隨著長鏈烷基酯的增加,聚合物PEH膠束平均粒徑從100.5 nm增至242.9 nm, PES從152.6 nm增至329.1 nm,粒度分散系數(shù)均呈增大趨勢;聚合物PEH和PES的Ycmc和CMC均先減小后增大,其中PEH4的γCMC最低可達22.08 mN/m,CMC可低至0.458 g/L;PES3的Ycmc和CMC分別低至21.84 mN/m和0.447 g/L;聚合物PEH及PES分子在表面的吸附量(Γ)均先增加后減小,吸附平均面積(A)呈相反趨勢;聚合物PEH及PES的臨界締合濃度(CAC)與CMC變化趨勢相似。然后分別制備了系列全氟丁基乙基丙烯酸酯(TEAc-4)、聚醚改性硅油的表面活性劑(PEFB)和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TEAc-6)、聚醚改性硅油的表面活性劑(PEFH)。利用上述表征手段對聚合物的結構及溶液性能進行測試。結果表明:該反應得到了預期結構的產物;聚合物的平均粒徑隨含氟單體增加而增大,聚合物PEFB膠束的膠束粒徑從71.2 nm增至282.5 nm, PEFH從63.86 nm增至162.2 nm;聚合物PEFB和PEFH的Ycmc和CMC先減小后升高,其中PEFB3的CMC和Ycmc分別低至0.373 g/L和21.40 mN/m, PEFH3的CMC和Ycmc分別低至21.26 mN/m和0.355g/L;聚合物PEFB及PEFH溶液的r先增大后減小,A與之相反,CAC的變化趨勢與CMC類似。經氟改性后聚合物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最后采用瓶試法探究了上述表面活性劑對河莊坪和定邊原油乳狀液破乳效果的影響,并對復配后破乳劑濃度、溫度、pH值和礦化度的破乳性能進行評價。結果表明:上述制備聚合物對原油均有一定的破乳效果,其中PEFB3破乳劑對兩種原油破乳率可達62%和56%。復配后原油乳狀液破乳率大幅提高,當PEFB2:L61=2:1時,河莊坪原油破乳率可達85%,定邊原油破乳率達83%;三元復配破乳劑PEFB2-L61-M(PEFB2:L61:M=4:2:1)對兩種原油破乳率高達98%和95%。另外對破乳劑PEFB2-L61-M進行性能評價,發(fā)現(xiàn)破乳劑PEFB2-L61-M對兩種原油均具有良好的破乳性和一定的耐酸堿、耐鹽性,適用范圍較廣。
【關鍵詞】:接枝 氟硅表面活性劑 臨界膠束濃度 表面張力 破乳性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E624.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緒論12-24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原油乳狀液13-16
- 1.2.1 影響乳狀液類型的因素13-14
- 1.2.2 乳狀液的穩(wěn)定機理14-15
- 1.2.3 影響乳狀液穩(wěn)定性的因素15-16
- 1.3 乳狀液的破乳16-19
- 1.3.1 乳狀液的破乳機理16-17
- 1.3.2 常用破乳方法17-18
- 1.3.3 破乳劑的種類18-19
- 1.4 破乳劑的發(fā)展歷程19-20
- 1.5 新型原油破乳劑研究方法20-23
- 1.5.1 原油破乳劑的改性20-21
- 1.5.2 影響破乳劑效果的因素21-22
- 1.5.3 高性能特種表面活性破乳劑22-23
- 1.6 本課題研究背景及內容23-24
- 2 長鏈烷基酯、聚醚共改性硅油的制備及溶液性質24-40
- 2.1 引言24
- 2.2 實驗部分24-27
- 2.2.1 實驗原料及儀器24-25
- 2.2.2 實驗合成方法25-26
- 2.2.3 結構性能檢測26-27
- 2.3 結果與討論27-38
- 2.3.1 合成工藝參數(shù)的確定27-29
- 2.3.2 聚合物紅外檢測29-30
- 2.3.3 聚合物核磁共振氫譜30-32
- 2.3.4 聚合物膠束尺寸32-33
- 2.3.5 聚合物表面張力33-34
- 2.3.6 聚合物表面吸附34-36
- 2.3.7 聚合物聚集行為36-38
- 2.4 本章小結38-40
- 3 含氟單體、聚醚共改性硅油的制備及溶液性質40-53
- 3.1 引言40
- 3.2 實驗部分40-43
- 3.2.1 實驗原料及儀器40-41
- 3.2.2 聚合物合成方法41-42
- 3.2.3 結構性能檢測42-43
- 3.3 結果與討論43-51
- 3.3.1 聚合物紅外檢測43-44
- 3.3.2 聚合物核磁氫譜44-45
- 3.3.3 聚合物膠束尺寸45-47
- 3.3.4 聚合物表面張力47-48
- 3.3.5 聚合物表面吸附48-49
- 3.3.6 聚合物聚集行為49-51
- 3.4 本章小結51-53
- 4. 氟/硅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破乳性能研究53-68
- 4.1 引言53
- 4.2 原油油質及含水量測試53-54
- 4.2.1 油質分析53
- 4.2.2 原油含水量測試53-54
- 4.3 原油乳狀液的配制及類型54-55
- 4.3.1 原油乳狀液的配制54
- 4.3.2 原油乳狀液類型54-55
- 4.4 原油破乳測試方法55
- 4.5 破乳性能檢測55-65
- 4.5.1 單劑的破乳脫水率55-59
- 4.5.2 單劑與小分子表面活性劑二元復配59-63
- 4.5.3 破乳劑的三元復配63-65
- 4.6 破乳性能評價65-67
- 4.6.1 濃度對破乳性能的影響65
- 4.6.2 溫度對破乳性能影響65-66
- 4.6.3 pH值對破乳性能影響66
- 4.6.4 礦化度對破乳性能影響66-67
- 4.7 本章小結67-68
- 5. 結論與展望68-69
- 5.1 結論68
- 5.2 本文創(chuàng)新點68
- 5.3 展望68-69
- 致謝69-70
- 參考文獻70-7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75-7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玉國;原油破乳劑的應用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0年05期
2 王學會,朱春梅,胡華瑋,束松礦,張宗愚;原油破乳劑研究發(fā)展綜述[J];油田化學;2002年04期
3 李朝法,賈鵬林,張鴻勛;原油破乳劑的研究進展[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2004年04期
4 肖穩(wěn)發(fā);原油破乳劑的研究進展[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4年24期
5 吳自清;;原油破乳劑的性能及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江蘇化工;2007年06期
6 吳利春;劉松濤;劉雪娟;;原油破乳劑的發(fā)展現(xiàn)狀[J];日用化學品科學;2008年11期
7 段培珍;劉青惠;叢生偉;;青海油田原油破乳劑應用研究[J];青海石油;2010年04期
8 ;國外原油破乳劑發(fā)展簡況[J];油田設計;1978年04期
9 馬殿坤;原油破乳劑的選擇[J];石油鉆采工藝;1988年02期
10 寧廷偉;原油破乳劑在勝利油田的應用和發(fā)展[J];油田化學;199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豐杰;方洪波;宗華;劉學鵬;張路;趙濉;俞稼鏞;;界面擴張流變方法研究原油破乳劑(Ⅰ)兩種不同結構破乳劑油水界面擴張粘彈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豐杰;方洪波;宗華;劉學鵬;張路;趙濉;俞稼鏞;;界面擴張流變方法研究原油破乳劑(Ⅱ)不同結構破乳劑對原油界面膜擴張性質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徐偉;梁澤生;田云峰;劉慧英;吳魯寧;;非聚醚型原油破乳劑CYP的合成和性能評價[A];中國化工學會2008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總院;新型高穩(wěn)原油破乳劑 [N];中國化工報;2002年
2 萬代紅;YX-F-102高效復合型原油破乳劑[N];中國石化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龍偉;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劑的合成與性能評價[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2 孫成林;接枝改性氟硅原油破乳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6年
3 陳誠;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劑的合成與應用[D];陜西科技大學;2012年
4 賈輝;樹狀大分子原油破乳劑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3年
5 尹曉剛;原油破乳劑的研究與應用[D];吉林大學;2013年
6 鄭淑華;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劑的合成與應用[D];陜西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接枝改性氟硅原油破乳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79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4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