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政治:1931—1949年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嬗變
發(fā)布時間:2024-02-27 05:01
20世紀30年代初,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走在了一條社會哲學的道路上,社會哲學通過對個體經(jīng)驗存在與社會整體結構之間的中介——文化生活的考察,發(fā)現(xiàn)社會中主體性成分在急遽衰落,權威主義人格與社會結構之間存在著相互確證的關系。同時,在國家干預手段有效緩解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矛盾的形勢下,批判理論認為權力動機取代了利潤動機成為國家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主導力量,經(jīng)濟問題的重要性被技術和管理問題所替代,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還有著更遙遠的未來。以《啟蒙辯證法》為標志,批判理論已經(jīng)越出了馬克思主義的軌道,表現(xiàn)出對變革的深刻懷疑,它擺脫了黑格爾辯證法"否定之否定"的同一性還原主義傳統(tǒng),轉向對非同一性和否定性的深刻確證。盡管這種失去歷史根基的批判幾乎不可能被實現(xiàn),它仍保有一種理論烏托邦的希望。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跨學科的唯物主義:對權威主義社會基礎的考察
二、政治優(yōu)先性:關于國家資本主義的討論
三、諾伊曼的《巨獸》與重建德國民主政治的實踐
四、啟蒙辯證法:走向理性批判
五、結語
本文編號:3912408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跨學科的唯物主義:對權威主義社會基礎的考察
二、政治優(yōu)先性:關于國家資本主義的討論
三、諾伊曼的《巨獸》與重建德國民主政治的實踐
四、啟蒙辯證法:走向理性批判
五、結語
本文編號:3912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9124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