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視角下的中國國家形象探析——以《紐約時報》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8-05 16:35
國家形象建設是當前中國"文化自信"戰(zhàn)略實施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近幾年國際政治的研究熱點。本文試圖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fā),探討國家形象研究的可行路徑。在梳理相關研究的基礎上,作者提出兩個假設:國家身份是理解國家形象的核心概念;話語是國家身份形成與變化的關鍵變量。通過建構主義的施動者—結構模型,國家形象可定義為一個關系型概念,是國家在國際社會中與他國交往互動中形成的,體現(xiàn)施動者(國家)間的相互身份關系。通過話語的載體功能、情境釋義以及修復功能,國家身份得以形成與變化。進而,作者探索通過話語建構國家身份,進一步建構國家形象的研究思路。相關案例以國家身份為切入點,運用基于語料庫的話語分析方法,借助Wordsmith軟件,對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紐約時報》中的涉華話語從主題詞、詞簇以及索引行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探討美國主流媒體話語所體現(xiàn)的中國國家形象,用于驗證以上兩個假設。
【文章來源】: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7 頁
【部分圖文】:
2008-2019年《紐約時報》有關“中國”的話語分布數(shù)量
“中國是(China is)”的部分檢索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3—14世紀“絲綢之路”的拓通與“中國形象”的世界認知[J]. 邱江寧. 江蘇社會科學. 2019(04)
[2]“一帶一路”視閾下中國夢的多維建構與全球想象——以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為視角[J]. 沈悅,孫寶國. 云南社會科學. 2019(02)
[3]非英語國家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形象研究[J]. 顧潔,趙晨. 社會科學文摘. 2019(02)
[4]越南媒體“中越雙邊關系”報道中的中國形象呈現(xiàn)[J]. 王男. 東南傳播. 2018(09)
[5]國家形象理論研究述評[J]. 季乃禮. 政治學研究. 2016(01)
[6]文化外交與國家國際形象:一種文化維度的建構[J]. 胡文濤,招春袖. 國際新聞界. 2013(08)
[7]“國家形象”研究的知識圖譜及其政治學轉向[J]. 王海洲. 政治學研究. 2013 (03)
[8]中國國家形象研究述評[J]. 吳飛,陳艷. 當代傳播. 2013(01)
[9]美國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主導下的“中國形象”塑造——探析《時代》周刊(1949~2008年)的中國報道[J]. 陳勇,張昆. 當代亞太. 2012(03)
[10]自媒體時代的中國對外傳播策略[J]. 相德寶. 當代傳播. 2011(06)
本文編號:3324091
【文章來源】: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7 頁
【部分圖文】:
2008-2019年《紐約時報》有關“中國”的話語分布數(shù)量
“中國是(China is)”的部分檢索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3—14世紀“絲綢之路”的拓通與“中國形象”的世界認知[J]. 邱江寧. 江蘇社會科學. 2019(04)
[2]“一帶一路”視閾下中國夢的多維建構與全球想象——以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為視角[J]. 沈悅,孫寶國. 云南社會科學. 2019(02)
[3]非英語國家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形象研究[J]. 顧潔,趙晨. 社會科學文摘. 2019(02)
[4]越南媒體“中越雙邊關系”報道中的中國形象呈現(xiàn)[J]. 王男. 東南傳播. 2018(09)
[5]國家形象理論研究述評[J]. 季乃禮. 政治學研究. 2016(01)
[6]文化外交與國家國際形象:一種文化維度的建構[J]. 胡文濤,招春袖. 國際新聞界. 2013(08)
[7]“國家形象”研究的知識圖譜及其政治學轉向[J]. 王海洲. 政治學研究. 2013 (03)
[8]中國國家形象研究述評[J]. 吳飛,陳艷. 當代傳播. 2013(01)
[9]美國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主導下的“中國形象”塑造——探析《時代》周刊(1949~2008年)的中國報道[J]. 陳勇,張昆. 當代亞太. 2012(03)
[10]自媒體時代的中國對外傳播策略[J]. 相德寶. 當代傳播. 2011(06)
本文編號:33240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3240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