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 ——以西部地區(qū)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23:45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村民自治政策廣泛推行,農村實行由中央推行的基層民主管理的政權組織形式。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就成為黨在農村執(zhí)政的關鍵。從社會管理層面看,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農村社會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從國家層面看,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者。從黨執(zhí)政的層面看,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開展一切工作活動的組織基礎。是黨聯(lián)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因此,黨在農村基層組織的堅強穩(wěn)固無論是對于黨執(zhí)政的基礎、國家的管理以及社會的穩(wěn)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論文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的梳理,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農村黨建的共性與個性。剖析不同時代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時代任務與理論貢獻;仡櫫水斀⒁詠淼臍v史進程。按照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能力建設為主線,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點?偨Y了我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本經驗。在對隨機抽取的西部農村個案調研的基礎上,分析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工作運行狀況。在事件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最后,...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論文選題的理由和意義
1.1.1 選題的緣由
1.1.2 選題的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目標、主要內容和重點難點
1.3.1 研究目標
1.3.2 主要內容
1.3.3 重點難點
1.4 研究的方法、創(chuàng)新和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預計創(chuàng)新點
1.4.3 研究不足
第2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理論基礎
2.1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基層黨建的思想
2.1.1 馬克思恩格斯黨的建設思想
2.1.2 馬克思恩格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思想
2.1.3 列寧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
2.2 毛澤東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
2.2.1 重視黨小組建設
2.2.2 提出“支部建在連上”
2.2.3 強調“黨代表制度”
2.2.4 正式提出“黨的基層組織”的定名
2.2.5 重視農村黨員思想建設問題
2.2.6 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要結合實際
2.2.7 基層黨組織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
2.2.8 形成農村基層黨組織基本理論
2.3 鄧小平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
2.3.1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lián)系廣大群眾的基本紐帶
2.3.2 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要適應社會情況的變化
2.3.3 黨的基層組織肩負著黨員教育與管理的責任
2.4 江澤民農村黨組織建設思想
2.4.1 提出黨執(zhí)政的基礎
2.4.2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核心
2.4.3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出發(fā)點
2.4.4 提出健全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
2.4.5 提出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
2.5 胡錦濤農村黨組織建設思想
2.5.1 黨的基層組織是落實黨的任務戰(zhàn)斗堡壘
2.5.2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目標
2.5.3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途徑
2.5.4 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形式與內容
2.6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農村黨建思想的共性和個性
2.6.1 共性
2.6.2 個性
第3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歷史進程
3.1 改革開放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3.1.1 民主革命時期
3.1.2 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
3.2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3.2.1 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的調整(1978-1989)
3.2.2 農村基層黨組織各項制度規(guī)范完善(1989.6-2002)
3.2.3 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能力建設(2002年-2012年)
3.2.4 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2012年)
第4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途徑
4.1 以農村經濟工作為中心提高黨支部領導能力
4.1.1 以農村經濟工作為中心
4.1.2 提高領導能力的抓手
4.1.3 提高黨支部領導能力的路徑
4.2 以“三級聯(lián)創(chuàng)”為主線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能力
4.2.1 提高工作能力的落腳點
4.2.2 提高工作能力的原則
4.2.3 提高工作能力的關鍵
4.2.4 提高工作能力的本質
4.3 以黨群共同致富活動為載體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
4.3.1 以共同致富為載體
4.3.2 以黨員“帶頭致富”為抓手
4.3.3 以“共同致富”為重點
4.4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提高黨員干部解決問題的協(xié)調能力
4.4.1 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4.4.2 妥善處理各方面的關系
4.5 以村務公開為基礎提高村黨支部的創(chuàng)新能力
4.5.1 探索黨內民主實現(xiàn)的多種形式
4.5.2 完善農村基層黨內民主政治建設
第5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本經驗
5.1 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的農村工作基礎
5.1.1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執(zhí)政的組織基礎
5.1.2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最前沿
5.1.3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經濟建設的組織者
5.1.4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政治建設的領導者
5.1.5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引領者
5.1.6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社會建設的推動者
5.1.7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5.2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方針
5.2.1 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5.2.2 重視群眾利益,密切黨群關系
5.2.3 完善相關制度
5.3 堅持黨管農村的原則
5.3.1 黨管農村工作意義重大
5.3.2 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
5.3.3 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者
5.3.4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4 堅持不斷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自身建設
5.4.1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組織建設
5.4.2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思想建設
5.4.3 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隊伍建設
5.4.4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制度建設
5.4.5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作風建設
第6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分析
6.1 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概況
6.1.1 西部農村的概況
6.1.2 改革開放以來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概況
6.2 西部地區(qū)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分析
6.2.1 黨支部領導班子的運行狀況
6.2.2 黨員隊伍的建設狀況
6.2.3 黨支部制度的制定與執(zhí)行狀況
6.2.4 黨支部的工作機制的運行狀況
6.2.5 黨支部領導小康社會建設的業(yè)績狀況
6.2.6 群眾對村黨支部的看法與要求
第7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7.1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問題
7.1.1 基層黨組織自身組織建設的問題
7.1.2 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的問題
7.1.3 基層黨組織執(zhí)政能力的問題
7.1.4 基層黨組織執(zhí)政資源薄弱與執(zhí)政地位的問題
7.1.6 基層黨內民主面臨的問題
7.1.7 基層黨組織的社會大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問題
7.2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挑戰(zhàn)
7.2.1 作為黨在農村執(zhí)政基礎面臨的挑戰(zhàn)
7.2.2 作為農村社會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面臨的挑戰(zhàn)
7.2.3 作為黨聯(lián)系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面臨的挑戰(zhàn)
7.2.4 作為農村黨員的管理者面臨的挑戰(zhàn)
7.2.5 作為農村流動人口利益的維護者面臨的挑戰(zhàn)
第8章 加強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制度設計
8.1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路和原則
8.1.1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工作思路
8.1.2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原則
8.2 構建農村基層黨組織整合和動員社會的方案設想
8.2.1 實現(xiàn)執(zhí)政黨政黨化的復歸:從行政化走向社會化
8.2.2 重建執(zhí)政黨與社會互動的機制:從封閉走向開放
8.2.3 改變執(zhí)政黨基層干部的行動邏輯:從“為我”走向“為他”
8.3 新時期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8.3.1 村級黨組織與村委會的關系
8.3.2 村級黨組織與鄉(xiāng)鎮(zhèn)黨委的關系
8.3.3 村級黨組織與其他民間組織的關系
8.4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具體措施
8.4.1 以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為重點,解決“誰來抓、抓什么”的問題
8.4.2 以加強村“兩委”班子管理為重點,解決“履什么職責、達什么標準”的問題
8.4.3 以推進村級組織決策議事民主化為重點,解決“誰組織議事、怎么議事”的問題
8.4.4 以加強基層黨建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解決“硬件建設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8.4.5 以提高村干部待遇為重點,解決“報酬不高、隊伍不穩(wěn)”的問題
8.4.6 以完善村干部獎懲機制為重點,解決“鞭打快牛、懶牛無憂”的問題
8.4.7 以暢通村干部隊伍出路渠道為重點,解決“有為無位、有位無為”的問題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138238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論文選題的理由和意義
1.1.1 選題的緣由
1.1.2 選題的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目標、主要內容和重點難點
1.3.1 研究目標
1.3.2 主要內容
1.3.3 重點難點
1.4 研究的方法、創(chuàng)新和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預計創(chuàng)新點
1.4.3 研究不足
第2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理論基礎
2.1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基層黨建的思想
2.1.1 馬克思恩格斯黨的建設思想
2.1.2 馬克思恩格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思想
2.1.3 列寧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
2.2 毛澤東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
2.2.1 重視黨小組建設
2.2.2 提出“支部建在連上”
2.2.3 強調“黨代表制度”
2.2.4 正式提出“黨的基層組織”的定名
2.2.5 重視農村黨員思想建設問題
2.2.6 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要結合實際
2.2.7 基層黨組織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
2.2.8 形成農村基層黨組織基本理論
2.3 鄧小平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
2.3.1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lián)系廣大群眾的基本紐帶
2.3.2 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要適應社會情況的變化
2.3.3 黨的基層組織肩負著黨員教育與管理的責任
2.4 江澤民農村黨組織建設思想
2.4.1 提出黨執(zhí)政的基礎
2.4.2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核心
2.4.3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出發(fā)點
2.4.4 提出健全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
2.4.5 提出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
2.5 胡錦濤農村黨組織建設思想
2.5.1 黨的基層組織是落實黨的任務戰(zhàn)斗堡壘
2.5.2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目標
2.5.3 提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途徑
2.5.4 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形式與內容
2.6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農村黨建思想的共性和個性
2.6.1 共性
2.6.2 個性
第3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歷史進程
3.1 改革開放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3.1.1 民主革命時期
3.1.2 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
3.2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3.2.1 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的調整(1978-1989)
3.2.2 農村基層黨組織各項制度規(guī)范完善(1989.6-2002)
3.2.3 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能力建設(2002年-2012年)
3.2.4 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2012年)
第4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途徑
4.1 以農村經濟工作為中心提高黨支部領導能力
4.1.1 以農村經濟工作為中心
4.1.2 提高領導能力的抓手
4.1.3 提高黨支部領導能力的路徑
4.2 以“三級聯(lián)創(chuàng)”為主線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能力
4.2.1 提高工作能力的落腳點
4.2.2 提高工作能力的原則
4.2.3 提高工作能力的關鍵
4.2.4 提高工作能力的本質
4.3 以黨群共同致富活動為載體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
4.3.1 以共同致富為載體
4.3.2 以黨員“帶頭致富”為抓手
4.3.3 以“共同致富”為重點
4.4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提高黨員干部解決問題的協(xié)調能力
4.4.1 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4.4.2 妥善處理各方面的關系
4.5 以村務公開為基礎提高村黨支部的創(chuàng)新能力
4.5.1 探索黨內民主實現(xiàn)的多種形式
4.5.2 完善農村基層黨內民主政治建設
第5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本經驗
5.1 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的農村工作基礎
5.1.1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執(zhí)政的組織基礎
5.1.2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最前沿
5.1.3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經濟建設的組織者
5.1.4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政治建設的領導者
5.1.5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引領者
5.1.6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社會建設的推動者
5.1.7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5.2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方針
5.2.1 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5.2.2 重視群眾利益,密切黨群關系
5.2.3 完善相關制度
5.3 堅持黨管農村的原則
5.3.1 黨管農村工作意義重大
5.3.2 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
5.3.3 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者
5.3.4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4 堅持不斷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自身建設
5.4.1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組織建設
5.4.2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思想建設
5.4.3 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隊伍建設
5.4.4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制度建設
5.4.5 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作風建設
第6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分析
6.1 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概況
6.1.1 西部農村的概況
6.1.2 改革開放以來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概況
6.2 西部地區(qū)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分析
6.2.1 黨支部領導班子的運行狀況
6.2.2 黨員隊伍的建設狀況
6.2.3 黨支部制度的制定與執(zhí)行狀況
6.2.4 黨支部的工作機制的運行狀況
6.2.5 黨支部領導小康社會建設的業(yè)績狀況
6.2.6 群眾對村黨支部的看法與要求
第7章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7.1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問題
7.1.1 基層黨組織自身組織建設的問題
7.1.2 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的問題
7.1.3 基層黨組織執(zhí)政能力的問題
7.1.4 基層黨組織執(zhí)政資源薄弱與執(zhí)政地位的問題
7.1.6 基層黨內民主面臨的問題
7.1.7 基層黨組織的社會大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問題
7.2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挑戰(zhàn)
7.2.1 作為黨在農村執(zhí)政基礎面臨的挑戰(zhàn)
7.2.2 作為農村社會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面臨的挑戰(zhàn)
7.2.3 作為黨聯(lián)系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面臨的挑戰(zhàn)
7.2.4 作為農村黨員的管理者面臨的挑戰(zhàn)
7.2.5 作為農村流動人口利益的維護者面臨的挑戰(zhàn)
第8章 加強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制度設計
8.1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路和原則
8.1.1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工作思路
8.1.2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原則
8.2 構建農村基層黨組織整合和動員社會的方案設想
8.2.1 實現(xiàn)執(zhí)政黨政黨化的復歸:從行政化走向社會化
8.2.2 重建執(zhí)政黨與社會互動的機制:從封閉走向開放
8.2.3 改變執(zhí)政黨基層干部的行動邏輯:從“為我”走向“為他”
8.3 新時期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8.3.1 村級黨組織與村委會的關系
8.3.2 村級黨組織與鄉(xiāng)鎮(zhèn)黨委的關系
8.3.3 村級黨組織與其他民間組織的關系
8.4 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具體措施
8.4.1 以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為重點,解決“誰來抓、抓什么”的問題
8.4.2 以加強村“兩委”班子管理為重點,解決“履什么職責、達什么標準”的問題
8.4.3 以推進村級組織決策議事民主化為重點,解決“誰組織議事、怎么議事”的問題
8.4.4 以加強基層黨建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解決“硬件建設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8.4.5 以提高村干部待遇為重點,解決“報酬不高、隊伍不穩(wěn)”的問題
8.4.6 以完善村干部獎懲機制為重點,解決“鞭打快牛、懶牛無憂”的問題
8.4.7 以暢通村干部隊伍出路渠道為重點,解決“有為無位、有位無為”的問題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1382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382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