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8 19:53
層次是客觀世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種層次性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這一屬性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遵循層次性要求、因材施教、分層分類開展教育實踐。本論文在系統(tǒng)闡述層次理論及思想政治教育層次理論的基礎上,從層次性視角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展開系統(tǒng)分析。論文在梳理系統(tǒng)論、結構主義、功能主義和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有關層次性論述的基礎上,系統(tǒng)闡釋層次及層次性的本體論涵義,構建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建立起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框架。同時對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和觀念展開了認真的梳理,全面檢視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的探索,進一步豐富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根據(jù),并為其提供了直接的方法論指導。在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中,論文從實證研究的視角對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狀況進行了綜合考量,對其主要誤區(qū)及成因進行了綜合分析。同時結合層次性理論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展開系統(tǒng)分析,建立起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層次結構,為實現(xiàn)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礎。論文最后,依據(jù)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及民族院校大學生的差異性和特殊性狀況,提出了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的路徑與策略,即確立民族院校全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構建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體系、遵循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和實施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策略。
【學位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G641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的緣起和意義
(一) 社會階層的分層導致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新的挑戰(zhàn)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差異性、多樣性要求運用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
(三) 人的需要層次性要求我們研究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性
(四) 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是我們對其層次性問題開展研究的重要動因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一) 國內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層次的研究
(二) 國內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研究
(三) 國內關于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研究
(四) 國外思想政治教育層次研究狀況
三、本選題的研究思路、方法
四、本選題的創(chuàng)新點和側重點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的基本理論概述
一、層次與層次性的本體論解讀
(一) 層次與層次性解讀
(二) 層次的基本特征
二、系統(tǒng)學視閾下的層次性解讀
(一) 系統(tǒng)的定義及特征
(二) 系統(tǒng)學中的層次
三、結構主義視閾下的層次性解讀
(一) 結構主義及其特征
(二) 層次與結構的關系
四、功能主義視閾下的層次性解讀
(一) 功能主義及其主要觀點
(二) 功能主義中的層次
五、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及主要觀點
(二)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層次
第二章 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考察
一、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的歷史發(fā)展
(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二) 秦漢至明中葉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三) 明末清初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的歷史發(fā)展
(一) 古希臘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二) 中世紀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三) 近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四) 現(xiàn)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的思想
(一) 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二) 列寧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三) 毛澤東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四) 鄧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第三章 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考量
一、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大學生思想特征分析
(一)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特征分析
二、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歷程
(一) 初步形成期(1949年——1977年)
(二) 恢復探索期(1979年——1989年)
(三) 改革建設期(1989年——1999年)
(四) 創(chuàng)新發(fā)展期(2000年至今)
三、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誤區(qū)及其成因分析
(一) 教育目標過大過高、層次性不夠
(二) 教育內容普適性過多、特殊性不夠
(三) 教育方法單一落后、結合對象不夠
(四) 對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探討不夠、實踐中運用不多
第四章 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概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般層次結構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層次
三、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一般層次結構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結構層次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一般層次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層次劃分
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一般層次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層次結構
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般層次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層次性
第五章 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一、確立民族院校全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 使全體教育者明確開展分層分類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二) 使全體教育者確立分層分類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構建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體系
(一) 隊伍層次體系
(二) 管理層次體系
(三) 目標層次體系
(四) 內容層次體系
(五) 評價反饋層次體系
三、遵循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
(一) 差異性原則
(二) 動態(tài)性原則
(三) 隱蔽性原則
(四) 客觀性原則
(五) 主體性原則
(六) 平等性原則
四、實施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 積極構建民族院校分工協(xié)作、結構合理、運轉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二) 充分尊重教育對象不同層次的需求
(三) 因材施教,分層次設計思想教育的目標
(四) 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層次性的設計教育內容
(五) 根據(jù)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本文編號:2889131
【學位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G641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的緣起和意義
(一) 社會階層的分層導致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新的挑戰(zhàn)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差異性、多樣性要求運用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
(三) 人的需要層次性要求我們研究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性
(四) 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是我們對其層次性問題開展研究的重要動因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一) 國內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層次的研究
(二) 國內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研究
(三) 國內關于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研究
(四) 國外思想政治教育層次研究狀況
三、本選題的研究思路、方法
四、本選題的創(chuàng)新點和側重點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的基本理論概述
一、層次與層次性的本體論解讀
(一) 層次與層次性解讀
(二) 層次的基本特征
二、系統(tǒng)學視閾下的層次性解讀
(一) 系統(tǒng)的定義及特征
(二) 系統(tǒng)學中的層次
三、結構主義視閾下的層次性解讀
(一) 結構主義及其特征
(二) 層次與結構的關系
四、功能主義視閾下的層次性解讀
(一) 功能主義及其主要觀點
(二) 功能主義中的層次
五、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及主要觀點
(二)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層次
第二章 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考察
一、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的歷史發(fā)展
(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二) 秦漢至明中葉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三) 明末清初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的歷史發(fā)展
(一) 古希臘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二) 中世紀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三) 近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四) 現(xiàn)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觀念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的思想
(一) 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二) 列寧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三) 毛澤東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四) 鄧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思想
第三章 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考量
一、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大學生思想特征分析
(一)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特征分析
二、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歷程
(一) 初步形成期(1949年——1977年)
(二) 恢復探索期(1979年——1989年)
(三) 改革建設期(1989年——1999年)
(四) 創(chuàng)新發(fā)展期(2000年至今)
三、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誤區(qū)及其成因分析
(一) 教育目標過大過高、層次性不夠
(二) 教育內容普適性過多、特殊性不夠
(三) 教育方法單一落后、結合對象不夠
(四) 對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探討不夠、實踐中運用不多
第四章 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概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般層次結構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層次
三、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一般層次結構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結構層次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一般層次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層次劃分
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一般層次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層次結構
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層次結構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般層次
(二)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層次性
第五章 民族院校大學生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一、確立民族院校全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 使全體教育者明確開展分層分類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二) 使全體教育者確立分層分類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構建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體系
(一) 隊伍層次體系
(二) 管理層次體系
(三) 目標層次體系
(四) 內容層次體系
(五) 評價反饋層次體系
三、遵循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
(一) 差異性原則
(二) 動態(tài)性原則
(三) 隱蔽性原則
(四) 客觀性原則
(五) 主體性原則
(六) 平等性原則
四、實施民族院校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 積極構建民族院校分工協(xié)作、結構合理、運轉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二) 充分尊重教育對象不同層次的需求
(三) 因材施教,分層次設計思想教育的目標
(四) 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層次性的設計教育內容
(五) 根據(jù)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本文編號:28891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891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