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全球性國家的構(gòu)建
【學位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D0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論點摘編[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李艷紅;張秀華;王軍;;中國公民社會發(fā)展的辯證思考[J];蚌埠黨校學報;2008年01期
3 馬秋莎;;全球化、國際非政府組織與中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J];開放時代;2006年02期
4 陶文昭;全球公民社會的作用及其變革[J];文史哲;2005年05期
5 郭道暉;;公民權(quán)與全球公民社會的構(gòu)建[J];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6 趙可金;;從舊多邊主義到新多邊主義——對國際制度變遷的一項理論思考[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6年07期
7 周俊;;全球公民社會:理論模式與研究框架[J];現(xiàn)代哲學;2006年02期
8 周俊;;治理結(jié)構(gòu)中的全球公民社會與國家[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5期
9 蒲文勝;;全球公民社會話語的建構(gòu)、反思及批判[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蒲文勝;;建構(gòu)與批判之間——兩種對立視角下的全球公民社會[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迎建;;廣西象州中坪馬鞍山剖面上泥盆統(tǒng)弗拉斯階/法門階(F/F)界線的研究[A];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文集(17)[C];1987年
2 郁建興;周俊;;全球公民社會:一個概念性考察[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3 李威;;公民意識教育的國際化背景及國際法治論綱[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4 謝菊;;NGO與和諧社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龔文庠;陳開和;;試論跨國傳播對國際關(guān)系的影響[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邢懷濱;蘇竣;;全球科技治理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困境及政策含義[A];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shù)年會(2007)論文集[C];2007年
7 盧靜;;發(fā)展中國家與全球治理[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彭云業(yè);霍小霞;;非政府組織研究20年[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漆彤;;2020年的國際法:國際金融軟法的效力及其趨勢展望[A];“2020年的國際法”暨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張春;;破除“文明標準”建設(shè)和諧世界[A];和諧世界 和平發(fā)展與文明多樣性——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6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玉梅;美國版“哈7”提前抵京[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2 欣;布什克里誰更討民意歡心[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3 春花 編譯;實現(xiàn)綠色生產(chǎn) 印業(yè)當須努力[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4 呂靜 王平才;北極甲烷面臨解凍危險[N];中國石化報;2009年
5 瑪麗·卡爾多;一種解放的全球公民社會思想[N];社會科學報;2003年
6 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 洪博培;考驗我們的決心和努力[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0年
7 吳紅梅 吳昌紅;南京科學家牽頭40國學者研究侏羅紀[N];新華日報;2005年
8 阿超;中國網(wǎng)商時代來臨[N];中國旅游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李彬;地球曾經(jīng)是“雪球”嗎[N];科技日報;2000年
10 成商;當代藝術(shù)品市場謹慎看多[N];威海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曹亞斌;論全球性國家的構(gòu)建[D];中國政法大學;2013年
2 孫景民;非政府組織的政治行為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3 周俊;全球公民社會與國家[D];浙江大學;2007年
4 涂怡超;美國基督教福音派及其對國際關(guān)系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7年
5 石勝強;晚更新世晚期以來滇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的孢粉記錄及古氣候意義[D];西南大學;2012年
6 吳奇志;經(jīng)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國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8 姚璐;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國公司與全球秩序[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璐;論全球公民社會構(gòu)建中的國家[D];河南大學;2011年
2 陳鵬鍇;全球公民社會語境下的跨國輿論監(jiān)督[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3 趙晨光;民主的國際位域[D];燕山大學;2010年
4 張春玉;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分析[D];蘭州大學;2010年
5 馬冬菊;藥品專利保護與公共健康權(quán)的沖突與平衡[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張瑋鷗;《珀爾新聞自由法》評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陳誠;試論公民社會參與全球環(huán)境治理[D];湘潭大學;2011年
8 馬薛剛;后冷戰(zhàn)時期國際關(guān)系民主化探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9 張磊;菲律賓非政府組織對外交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舒雅;冷戰(zhàn)后非洲地區(qū)沖突解決中的非政府組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091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0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