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共產(chǎn)黨對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與調整(1948-1952)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12:40
【摘要】:1948年底,在北平全城解放之前,解放軍下屬文管會已對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成功接管,后來又接管了北京大學和北平師范大學。在接管中,文管會首先鏟除了國民黨、三青團殘余勢力,廢除了國民黨黨義課程和訓導制,在各校設立校委會管理校政。對于教會高校和私立高校,文管會堅持了維持原狀,僅在經(jīng)濟上給予支持的方針。隨后,文管會在各校建立了政治大課制度,對廣大師生進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安排他們通過參加土地改革運動,在實踐中深入認識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文管會對各大高校的課程進行了精簡,加入了馬列主義學說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論等內容,并作為必修課。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是研究新中國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造繞不開的話題。北京眾多高校的教授大都曾在西方求學,深受西方價值觀影響。在思想上對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存在錯誤認識。從1950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運動、三反、“清理中層運動”、忠誠老實運動等一系列旨在改造、教育廣大教師的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運動越來越劇烈,雖然出現(xiàn)了隨意上綱上線、學生斗老師等不良現(xiàn)象,卻從根本上破除了高校教師們的崇美、恐美思想,樹立了教育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為之后的高校院系調整奠定了思想基礎。中國共產(chǎn)黨對北京高校的接管與改造,從根本上改變了北京高校的組織結構,各高校人事權和重大事項的裁決權統(tǒng)一歸教育部,高校各部門實行集體領導制,分別設立管委會。隨著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覆滅,教會高校、私立高校開始出現(xiàn)生源短缺,再加上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美關系的惡化,燕京、輔仁等教會高校和大批私立高校悉數(shù)被改為公立,私立高校在北京不復存在。與此同時,共產(chǎn)黨、青年團組織開始從地下轉為地上,紛紛公開組織,隨著廣大師生覺悟的提升,他們入黨、入團積極性高漲,黨團組織迎來了大發(fā)展。通觀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對北京高校的接管與改造,1951年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調整堪稱改造的高潮,無論是波及范圍,還是調整幅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少見的。北京的高校院系調整,是以蘇聯(lián)高等教育模式為藍本,對高校院系、課程、教學等各方面的徹底改造。運動以1952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大階段。北京解放之初,院系調整較為緩慢,1952年為調整的高潮,短短數(shù)月的時間,北京幾乎所有高校中的院系皆被重新打亂再次整合,綜合性高校銳減,大批單科性理工科院校和多科性理工類院校相繼產(chǎn)生,著名的有“八大學院”等。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央民族學院作為新設立高校,其組織結構特點值得注意。接收、改造高等教育,必然要涉及課程的改造。文管會對高校課程的改造,是按照先政治課、后專業(yè)課,先文法專業(yè)、后理工專業(yè)的次序進行的。各高校刪減了大量不合時宜的課程,添設了一些蘇聯(lián)高校的課程,但是照搬過于艱深的蘇聯(lián)教材,也增加了師生的負擔。在教學中,北京高校模仿蘇聯(lián)體制,系之下分專業(yè),專業(yè)下設若干教研組,以教學研究組為基本教學單位。在講課前制定教學計劃,按照蘇聯(lián)教學大綱進行講授,甚至翻譯、使用了大量蘇聯(lián)教材。此外,在蘇聯(lián)模式的影響下,我國高等教育更加突出“整齊劃一”,小到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甚至課程的增減,都要由高等教育部定奪,全國高校開始使用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北京高校也開始統(tǒng)一招生,統(tǒng)一分配工作,高校自主權大為縮小。蘇聯(lián)模式的優(yōu)勢是突出課程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重視知識的實用性。另外,隨著高等教育向工農(nóng)開門政策的提出,我們仿照蘇聯(lián)模式,也開辦了大批工農(nóng)速成中學。中共對北京高校的接管與改造,極大地改變了廣大師生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參加南下工作團、暑期學習團、干部訓練班和青年學園等,提高了認識和覺悟。并且通過實地參加土地改革,認識到工農(nóng)群眾的可愛和剝削階級的丑惡,消除了原先的錯誤認識。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廣大師生又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宣傳中去,他們深入鄉(xiāng)間,用各種形式向民眾宣傳,還紛紛向前線捐款捐物,一些同學甚至直接要求參軍,奉獻自己的一切,體現(xiàn)了勇于報國的情懷。在某種程度上,中共對北京高校的改造是北京高等教育逐步由歐美式向蘇聯(lián)式轉換的過程。奪取革命勝利不久的中共,缺乏建設社會主義的經(jīng)驗,學習蘇聯(lián)經(jīng)驗被認為是在短期內取得成效的捷徑。但是沒有很好地聯(lián)系國情,蘇聯(lián)經(jīng)驗與中國實際結合得不夠好,出現(xiàn)照抄、照搬蘇聯(lián)經(jīng)驗的現(xiàn)象。在思想改造和院系調整中,采用“運動式治國”的方式,出現(xiàn)了“一刀切”等簡單粗暴的現(xiàn)象。但是不能因此抹殺北京高等教育改造的巨大成績。各大高校規(guī)模擴大,培養(yǎng)的人才更加符合社會需求,工農(nóng)群眾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巨大的人才保障,也為以后的高等教育大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239;G649.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悅;;除舊布新:一九四九年北京大學文、法學院的課程改造[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5年02期

2 劉穎;;建國初期中共新建高校的特點及其影響——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中心的考察[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2年01期

3 桑兵;;國民黨在大學校園的派系爭斗[J];史學月刊;2010年12期

4 劉穎;;北平軍管會對清華大學的接管[J];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年04期

5 劉明明;;中國知識分子在建國初期思想改造運動前后之主動轉變及原因[J];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06期

6 佘君;劉穎;;建國初期中共對接管與改造高等教育的思考[J];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03期

7 張均兵;;民國時期中國私立大學的育人優(yōu)勢與特色[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3期

8 劉穎;;建國初中共接管和改造高等教育若干問題研究述評[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7年02期

9 馮志峰;;中國運動式治理的定義及其特征[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2期

10 袁宏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變遷與創(chuàng)新[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鮑嶸;高深學問與國家治理[D];廈門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26773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773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121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