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這一命題以后,關于該論題的研究就已成為近兩年學界的研究熱點。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則更具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從理論上來講,該論題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可以進一步促進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另外還可以進一步擴大中國馬克思主義在國外理論界的影響,彰顯中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意義。從實踐方面來講,該論題的研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走向成功的保障,是提高我們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持中國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重要保障。 對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探索和發(fā)展,并非當代中國領導人的獨創(chuàng),而是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充分的現(xiàn)實依據(jù)。從理論層面來講,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以及毛澤東早期的理論著作中,就有著豐富的關于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思想。他們的思想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提供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和理論依據(jù)。與此同時,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這一命題的提出,也是有充分的現(xiàn)實依據(jù)的。中國國情和時代的變化,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提出了內在要求;國內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經驗教訓,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提供了可茲借鑒之處。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其形成和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歷史進程,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進行了初步探索,這其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曲折的發(fā)展;第二個時期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之前,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了毛澤東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經驗教訓,把中國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的變化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踐中推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發(fā)展;第三個時期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至今。以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在理論和實踐中繼續(xù)推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深入發(fā)展。 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其發(fā)展又遵循了自己的邏輯順序,即首先分析時代的變化以及時代變化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提出的機遇和挑戰(zhàn),之后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時代的認識、對時代問題的理論回應,,最后闡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實踐成效。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所面臨的時代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政治上,雖然美蘇兩極對峙的格局沒有改變,但是多極化趨勢初見端倪;在經濟上,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世界各國的經濟獲得很大的發(fā)展。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對時代性質的認識上,雖然仍然堅持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判斷,但是在對時代特征的認識上卻提出了著名的“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突破了以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來劃線的框架,體現(xiàn)了時代變化的新標準。時代變化對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既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zhàn)。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對社會主義發(fā)展問題、“一球兩制問題”的理論回應中推動著對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探索。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所面臨的時代主題、時代矛盾、時代任務和時代發(fā)展趨勢的認識出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誤判。因此,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進入了一個曲折發(fā)展時期。 20世紀7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出現(xiàn)了由兩極向多極化發(fā)展的趨勢,世紀經濟格局也日益向多元中心發(fā)展。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時代變化不僅給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發(fā)展的機遇,而且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把握機遇和迎接挑戰(zhàn)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和新的時代特征、時代主題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相結合,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對外開放的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中國的外交思想等內容,在理論上推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發(fā)展,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世紀9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fā)展,多極化趨勢不斷向政治和文化領域延伸。時代的變化,不僅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諸多發(fā)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zhàn)。以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把握機遇和迎接挑戰(zhàn)的過程中,提出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理論,進一步發(fā)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對外開放理論,還提出了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的思想,闡述了科學發(fā)展觀與“兩個和諧”思想的理論,不僅在理論上推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深入發(fā)展,而且在實踐中也取得顯著的成效。 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又吸取了很多的教訓,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繼續(xù)推進提供了現(xiàn)實啟迪,主要包括六點內容:必須準確地解讀時代、把握時代;必須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準確把握中國的實際;必須與教條主義進行堅決的斗爭;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相結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史進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將引領世界潮流。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晨;;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綜述[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劉冰;;論科學發(fā)展觀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長白學刊;2008年04期
3 吳桂韓;;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J];長白學刊;2010年02期
4 韓喜平;王為全;;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J];長白學刊;2010年02期
5 劉順;;江澤民對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歷史性貢獻[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李玉華;郭玉亮;;深刻認識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要意義[J];理論參考;2009年11期
7 朱斌;;挑戰(zhàn)與回應:當代西方經濟思潮與馬克思主義時代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8 鄭德榮;梁繼超;;黨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生命線[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9 馮雷;海外人士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7年01期
10 胡延風;;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問題研究綜述[J];黨政干部學刊;2011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王亞軍;[N];光明日報;2006年
2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張本林;[N];湖北日報;2010年
3 文化部部長 蔡武;[N];人民日報;2008年
4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韓振峰;[N];人民日報;2010年
本文編號:
26695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6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