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6年新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5 20:46
【摘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對就農村問題就有著深刻的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和各根據地政權就在農村革命根據地探索如何開展農村文化建設問題。建國后,黨和政府在不同時期多次提出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和要求,并在實踐中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了不懈探索。本文選取1949—1956年這七年間新中國農村文化建設進行研究,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新中國處在國民經濟恢復、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進行的時期,中國社會處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巨大變革期,農村社會也處在轉型之中。探索這一時期新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對今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農村社會變革有著特殊的作用與意義,對于我們認識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也有重要啟迪。 文章共分為八個部分。緒論部分主要闡述了選題的緣由和研究的意義,本選題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及評述,論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界定了一些相關的概念,并對論文的重點、難點和可能創(chuàng)新之處作了說明。 第一章主要回顧1949年之前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的歷史。從清末有識之士開展的鄉(xiāng)村文化建設開始說起,闡述了民國時期中華平民促進會、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農村文化建設以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和地方實力派主持的鄉(xiāng)村改進的理論與實踐。重點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各個時期根據地政權在開展的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文化建設及其意義,指出各個時期根據地政權在根據地開展的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為1949-1956年新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第二章主要論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考察了農村文化政策制定的過程和主要內容。指出新中國制定了相應的文化政策,積極開展農村文化建設。農村文化建設把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同時開展科技文化教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農村文藝事業(yè)。 第三章主要闡述了過渡時期農村文化建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著重分析了對農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強調對農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首要內容。然后分別考察了為配合不同時期不同社會運動而開展的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四章主要闡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科學文化教育。農民的科學文化教育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點。首先論述了對農民進行科學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然后考察了黨和政府為確?茖W文化教育順利進行而加強組織和管理情況,并就科學文化教育的進程、內容、形式和特點作了一一闡述。 第五章主要考察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是開展農村文化建設的保障和必備條件。報刊書籍、廣播、電影、文化館(站)、農民俱樂部和圖書室、劇團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形成了對農民文化教育的立體網絡。 第六章主要論述了農村知識分子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農村知識分子是農村農民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這一時期,農村知識分子的思想覺悟和政治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在農村文化建設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他們在農民教育過程中,擔當重任;在社會生活中,積極參與改造陋俗文化運動。由此得出結論,農村知識分子架起黨和政府與農民的聯系橋梁,對農村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第七章主要對新中國1949-1956年這七年間的農村文化政策進行評述,闡述其現實啟示。首先從宏觀上對中國共產黨農村文化政策進行評析,闡述中國共產黨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就、特點、作用和意義,分析其存在的局限。在此基礎上,從中得出對當前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若干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422.6
,
本文編號:2650733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422.6
,
本文編號:26507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5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