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在韓國高中漢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春麗;;漢語政治詞語的使用特點及其英譯[J];考試周刊;2008年33期
2 宋鵬娜;;淺談抓少數(shù)民族學生漢語早讀的感想[J];新課程(教研);2011年05期
3 吳鳳杰;;漢語文化熱摭談[J];考試周刊;2011年72期
4 湯志祥;論20世紀末粵語對漢語和漢文化的影響[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漢語之美越來越少[J];源流;2007年09期
6 譚武群;;管窺漢語文化之矛盾性[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朱蕾;;漢語文化內(nèi)涵詞的翻譯原則及方法[J];遼寧高職學報;2007年12期
8 張旭;顧飛榮;;從Thick Translation看漢語熟語英譯[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9 李霞;;淺談漢語禮貌原則的研究與應用[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李昕;;愛爾蘭科克市中學漢語課程開設情況調(diào)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陸剛;;漢語連珠四字結(jié)構(gòu)與英語避虛就實的特點[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趙明;;論漢語國際傳播視域下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沖突問題[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解海江;章黎平;;漢語文化詞典的設計與編纂[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司繼濤;;穿越文化,透視中英方位觀之差異[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5 劉坤坤;曾東京;;從《漢語熟語英譯詞典》看漢英熟語詞典的編纂[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洋;;漢語諧音探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7 蔣立珠;蔣立真;;從翻譯“哈特”還是“黑特”想到的[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迪南;為恢復漢語的優(yōu)雅而吶喊[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2 本報評論員;讓漢語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謝迪南;漢語危機?[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4 周年洋;恢復漢語的自豪感[N];財經(jīng)時報;2007年
5 惠銘生;從漢語成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憤然離席[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謝穎;為漢語張開文化之翼[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7 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 王曉華;以平等理念推動漢語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N];北京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俞瑾;誰動了我們的漢語[N];成都日報;2005年
9 五柳客;漢語還有多少美麗?[N];中國文化報;2005年
10 朱競;漢語的魅力[N];吉林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海燕;商務漢語詞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劉艷;期望價值、學習目地和學習行為: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動機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3 岳輝;朝鮮時代漢語官話教科書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阮氏麗娟;漢語方位詞及其類型學特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丁米;泰國大學漢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毓民;漢語國際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徐先蓬;漢語的熵及其在語言本體研究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3年
8 范愛賢;漢語言隱喻特質(zhì)[D];山東大學;2005年
9 蘭巧玲;俄漢語是非問句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10 黎洪;漢語偏正復句句序變異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p芪,
本文編號:2582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8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