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殖民地時期學院道德教育探析
[Abstract]:American colonial colleges were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in a spe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ex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vard College in 1636 to the period before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here were nine colonial colle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colleg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mainly on the basis of religious moral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rational spirit in the religious sens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uropean classical curriculum model,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The moral education of late coloni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educatio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plays the rol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core function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s to spread ethical culture. Although the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n colonial period still showed strong tradition in practice,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individ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教務處;
【基金】: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中心2014年度項目“當代美國道德教育模式綜述與經(jīng)驗借鑒”(SCQSN2014B31)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魏賢超;歐美高等學校道德教育史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蒯世安;;論比較分析法在“概論”課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馬波;曲福華;史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施輔修制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冉紅梅;;試行學分制及其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12期
4 吳冠男;;社區(qū)建設中公民教育的主要內容[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7期
5 裴廣為;陸銘;;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7期
6 孫菁;;論組織視角下的院校研究本土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12期
7 續(xù)潤華,李建強;美國高等學校大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8 王保星;20世紀90年代美國大學終身教職教師工作業(yè)績解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9 顧美玲;;協(xié)調公立與私立高校的關系,推進教育和諧發(fā)展——美國的實踐和經(jīng)驗[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張婷姝;徐文哲;;權利與責任的平衡——論美國大學的自治與社會服務[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賈學淵;徐麗丹;孫海明;張學龍;孫冬淋;陳峰;白靜;傅松濱;;多種教學法在基礎醫(yī)學教學中應用的思考[A];高等院校遺傳學教學改革探索[C];2010年
2 石紅梅;;高等院校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基于HM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和分析[A];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論叢(第2輯)——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龍耀;國家保障與社會支持:中國高校學生生存路徑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3 董國強;我國高校教師人力資本定價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查明輝;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模式選擇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程靈;二戰(zhàn)以來美國對英國高等教育影響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志群;美國社區(qū)學院課程變革與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周曉波;中美德育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王偉忠;高校腐敗行為與廉政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楊茂慶;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流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徐高明;社會需求視域中的大學課程變革[D];南京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雅男;和諧社會視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標構建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春艷;價值澄清理論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借鑒意義[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石晶;溝通理論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實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炷響;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高校德育環(huán)境建設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魏奇;淺析人的全面發(fā)展與當代中國教育[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李杰;社會轉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郭健;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8 胡躍梅;江西省部分民辦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9 劉燕;公共治理視野下的民辦高校管理[D];南昌大學;2010年
10 王萌;我國高等學校課程領域的消費主義傾向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鳳崗,,郭曉寧;試論殖民地時期拉美城市的建立及其對拉美社會的影響[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2 劉文濤;殖民地時期至建國初美國兩種政治思想的斗爭[J];歷史教學;2000年02期
3 石海霞;;奢華的誘惑——論加拿大殖民地時期的皮毛貿(mào)易[J];黑河學刊;2010年12期
4 齊文穎;;略論美國殖民地時期的教育[J];歷史教學;1982年11期
5 鄧紅風;美國殖民地時代的社會組織結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6 薛建方;;論美國殖民地時期對外貿(mào)易繁榮的原因[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1999年01期
7 李劍;段全武;;從美國殖民地時期自由黑人的人口結構看白人對自由黑人的態(tài)度成因[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8 崔麗芳;;殖民地時期及建國初期美國人對中國的認識[J];東方論壇;2011年01期
9 林方燕;;淺議美國殖民地學院的教育[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10 陳學飛;周詳;;大學法人與章程性質:以美國殖民地學院章程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旭東;;試論殖民地時期緬甸國內的兩次印緬沖突[A];“東南亞民族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周詳;;美國殖民地學院法團與章程[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3 王文仙;;殖民地時期的拉丁美洲天主教會[A];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拉丁美洲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章奇;劉明興;;意識形態(tài)與政府干預[A];經(jīng)濟學(季刊)第4卷第2期(總第15期)[C];2005年
5 王文仙;;論殖民地時期墨西哥大莊園和印第安村社的不平等依存關系[A];"發(fā)展中國家現(xiàn)代化模式"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單中惠;;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金海;殖民地時期的美國[N];中國民族報;2007年
2 世歷所 劉軍;從《美國自由的故事》看美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但柳松;美國公共學校運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秀華;北美殖民地時期白人婦女的生活狀況考察[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家博;英屬北美弗吉尼亞殖民地政教關系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宋佳航;英屬北美馬薩諸塞殖民地政教合一體制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梁云;殖民地時期美國學區(qū)制的發(fā)展[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牛志學;略論殖民地時期印度婦女的解放[D];鄭州大學;2007年
6 介香瑞;19世紀后期紐約市民娛樂的變遷[D];河南大學;2008年
7 謝麗梅;殖民地時期美國的高等教育(1636—1769)[D];內蒙古大學;2005年
8 趙巍;早期殖民地時代北美清教主義問題再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娟;新英格蘭殖民地早期的清教思想探析:1630-1691[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雯;美國殖民地時期德意志移民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530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25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