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對中國文化的傳播
本文選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 國際政治 ; 參考:《青年記者》2017年14期
【摘要】:正《人民日報海外版》傳播中國文化的特點《人民日報海外版》作為我國重要的對外傳播媒介,其定位為:傳達中央的政策,報道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介紹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的動態(tài),提供國內外各種信息。1.傳播內容涉及范圍廣在2016年7~12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化萬象"欄目,共有340篇報道。根據(jù)這340篇報道所體現(xiàn)的內容,筆者將其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external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in China, the orientation of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ition" is to convey the polici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report the cause of reform,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an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hot spots of society. Difficult problems, introduce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ultural trends, provide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1. The content is widely covered in the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ition" column "Cultural Vientiane"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6, with a total of 340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se 340 repor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G125;G2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紅玉;;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視覺表征及其實現(xiàn)[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6年08期
2 陳柯;;新媒體時代中國典籍文化的對外傳播——從習近平主席訪英講話談起[J];青年記者;2016年09期
3 王敏霞;;如何在對外傳播中巧妙表達中國特色詞匯——《紐約時報》對中國文化特色詞匯表達的分析與啟示[J];中國記者;2014年11期
4 佟斐;;提升中國文化對外傳播力的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年05期
5 肖永明;張?zhí)旖?;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視域中的對外文化傳播[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懷東;;《人民日報海外版》對中國文化的傳播[J];青年記者;2017年14期
2 師然;;跨文化視角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外傳播的對策及路徑探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3 韓士海;;對外文化傳播的幾點思考——以國內舉辦的國際會議為視角[J];黨政干部學刊;2017年03期
4 王玲娟;黃美英;Chí Cám Mùi;;越南胡志明市及周邊地區(qū)大學漢語教學情況調查與對策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5 張開娟;馬晟;毛旺;;“一帶一路”背景下武術對外傳播途徑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7年01期
6 王瓊武;;基于中國文化傳播的國際漢語師資培養(yǎng)研究[J];林區(qū)教學;2016年12期
7 羅業(yè)云;;基于國家形象展示的當代世博會主題演繹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年11期
8 王小萍;;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中的國際表達[J];新聞研究導刊;2016年15期
9 章宜華;;中國特色詞在中外傳媒的使用特點及影響因素[J];學術研究;2016年07期
10 Shi Zhuanzhuan;;A Stud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J];學術界;2016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揭曉;;視覺文化傳播與意識形態(tài)日常生活化研究[J];社會主義研究;2016年01期
2 丁一瑋;;視覺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完善對策探討[J];新聞傳播;2016年03期
3 姚丹丹;;絲綢之路文化傳播中的視覺語言表達[J];設計;2015年23期
4 張亞敏;;跨文化傳播中視覺符號的差異性分析[J];包裝工程;2015年16期
5 劉緒君;;視覺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15年11期
6 王丹丹;;視覺文化傳播中的圖像霸權現(xiàn)象及影響[J];新聞世界;2015年05期
7 郭曉琴;;跨文化視閾下的視覺傳播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探索[J];今傳媒;2015年04期
8 張成良;;新媒體語境下傳統(tǒng)文化的視覺傳播研究[J];現(xiàn)代視聽;2015年02期
9 陳勝利;;《牛津英語詞典》中的漢語借詞數(shù)量研究[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10 李春艷;李博;張夢薇;呂莎;金輝;潘啟雯;王建峰;馮建華;奚平;楊陽;王玉;許航;高源;何蘭芳;;我們對她的希望——31名讀者談《中國社會科學報》[J];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一玲;“人民日報海外版”應該怎樣標點?[J];語文建設;1992年11期
2 關耳;大力支持海外華人幼童學好中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開辟《學中文》[J];中外文化交流;1996年01期
3 趙鴻燕;;情傾海外 傳遞鄉(xiāng)音——評人民日報海外版《說過年·話團圓》欄目[J];對外大傳播;2004年04期
4 徐志斌;;讓人難受的“飽受贊譽”[J];咬文嚼字;2010年10期
5 諸有瓊;一份珍貴的禮物[J];教育藝術;1997年01期
6 王繼芬;;祝賀《學中文》專版開辦十周年![J];漢字文化;2008年01期
7 ;圖片新聞[J];新聞實踐;2006年09期
8 王謹;;青藏采訪札記[J];新聞與寫作;1988年08期
9 張棟;小鎮(zhèn)飛出大新聞[J];新聞愛好者;1992年11期
10 蔡維藩;;《標點符號用法》示例雜說(二)[J];咬文嚼字;2013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羅俊;人民日報海外版意大利手機報正式運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2 記者 張雷 龍群;鐘利貴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專訪[N];九江日報;2012年
3 記者 羅俊;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海外網”上線[N];人民日報;2012年
4 陳香梅;祝福人民日報海外版20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5 記者 胡繼鴻、管克江;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印尼發(fā)行5年受歡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6 記者 任建民 劉歌;人民日報海外版在泰國發(fā)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7 本報記者 李川 實習生 王艷;“天津的發(fā)展不得了啊!”[N];天津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魏芳;人民日報海外版 做強金字招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
9 小梁;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年改版受關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10 吳楊 張東偉;海外網移動事業(yè)初露頭角[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陽旭東;《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改版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2 杜小娟;《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留學生報道特點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3 張偉;金融危機下《人民日報海外版》對外貿易報道研究(2008-2011)[D];湖南大學;2012年
4 龐晟;《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倫敦“奧運特刊”報道特色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3年
5 楊京;我國新聞媒體對外引才報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魯夢昕;《人民日報海外版》對外報道框架分析[D];廣西大學;2013年
7 溫馨穎;《人民日報海外版》體育新聞報道中的宣傳特征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8 馬雨晴;中國大陸與臺灣報紙“赴臺個人游”報道的框架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9 王暉余;以華僑人為受眾的對外報道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10 韓暢;中國大陸與臺灣報紙對ECFA的報道框架比較論析[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08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10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