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特殊性及其統(tǒng)整
本文選題:高等教育 + 民辦 ; 參考:《高教探索》2017年01期
【摘要】: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具有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共同的屬性和特征,也有著不同于世界主要國家的本土化特征。由于受特定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諸因素影響,在發(fā)展過程、發(fā)展環(huán)境、發(fā)展方式、發(fā)展資源、發(fā)展能力與發(fā)展結果等維度產生了一定的特殊性。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特殊性與一般性是統(tǒng)一的。制定民辦高等教育政策時不能只看到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普遍性或一般性而忽視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特殊性。注重研究和分析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使政策制定符合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實際,從而促進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
[Abstract]:Th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the common attribut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nd also has the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in countries of the worl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pecific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mode, the development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result have produced the certain particulari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way, the development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result. The particularity and generality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re unified. When formulating the policy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look at the universality or gener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but ignor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Only by studying and analyzing particularity can we make the policy making accor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廈門市湖里區(qū)教育局;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美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研究”(DOA13036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648.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曉巍;齊中英;李建峰;;黑龍江省區(qū)域間發(fā)展資源合理流動與配置問題研究[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劉炳東;趙希男;;發(fā)展資源循環(huán)(再生)產業(yè)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J];環(huán)境教育;2006年01期
3 陳彩燕;;從知識、經(jīng)驗到發(fā)展資源——論教師的課程觀轉向[J];課程教學研究;2012年05期
4 林聚任;蘇海玲;;城鄉(xiāng)一元觀[J];開放時代;2009年08期
5 金一虹;農村婦女發(fā)展的資源約束與支持[J];浙江學刊;2000年06期
6 丁元竹;;完善社會發(fā)展資源管理體制[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6年01期
7 姜地忠;;失海漁民發(fā)展資源的多重衰竭與漁區(qū)社會基礎的振興[J];中國海洋社會學研究;2013年00期
8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姜地忠;;失海漁民發(fā)展資源的多重衰竭與漁區(qū)社會基礎的振興[A];2012年中國社會學年會暨第三屆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管理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整合發(fā)展資源 增強輻射帶動[N];連云港日報;2014年
2 宗和;技術發(fā)展資源探索正把人類引向海底[N];中國海洋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涂俊超;整合發(fā)展資源 爭當產業(yè)“急先鋒”[N];貴陽日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余澤昊;交換發(fā)展資源 實現(xiàn)共同提升[N];貴陽日報;2014年
5 首席記者 崔凌云;走出去的蘭州形象 引進來的發(fā)展資源[N];蘭州日報;2013年
6 陜西省咸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基層辦主任 組織科干部 王敏索 渭峰;把組織資源轉化為發(fā)展資源[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0年
7 錢建偉;制度也可作為一種發(fā)展資源[N];蘇州日報;2008年
8 康輝晶;搶占發(fā)展資源 制約產業(yè)升級[N];宜興日報;2010年
9 本報評論員;促進各類發(fā)展資源向農村匯集[N];商丘日報;2010年
10 ;整合全球發(fā)展資源 共建高端產業(yè)園區(qū)[N];四川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躍龍;經(jīng)濟發(fā)展資源支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魏亦峰;初中生外部發(fā)展資源與情緒適應的關系:內部發(fā)展資源的中介作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2 朱飛飛;發(fā)展資源、學業(yè)自我效能、學習投入的關系:流動和非流動兒童的比較[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975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79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