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徑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徑研究 出處:《南昌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社會組織 基層社會治理 路徑選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遷與發(fā)展,,各種社會問題和利益矛盾不斷凸顯,社會結(jié)構(gòu)不斷分化。在此背景下,政府社會管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單一中心”的社會管理體制難以適應現(xiàn)代政府管理的要求,必須向多中心治理和多元參與的國家治理體系轉(zhuǎn)變,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呼之欲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治理的頂層推動、多元化的公民訴求、技術(shù)進步以及社會治理形勢的倒逼為社會組織參與到社會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然而,受傳統(tǒng)文化、既得利益集團、傳統(tǒng)行政體制和社會組織發(fā)展薄弱的制約,導致現(xiàn)有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遭遇了強大的阻力。必須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的革新動力資源,通過觀念更新、體制創(chuàng)新、方式創(chuàng)新和培育發(fā)展社會組織有效化解當前社會治理的阻力,確立社會治理理念,進而有效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當中去。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society and culture is experiencing a great change and development,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continue to highlight the social structure differenti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government's social management suffered a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single center" to adapt to the modern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change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must participate to multi center governance and pluralism,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governance ready.
Of the party since eighteen, to promote top-level social governance in our countr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itizen demand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ocial governance situation forced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governance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However,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vested interest group,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ak, resulting in the existing practice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governance encountered strong resistance. Innovation power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isting resources, through the renewal of ideas, system innovation, mode innovation and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current social governance resist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governance,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32.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強勝;宋代基層社會問題探析[J];中州學刊;2001年05期
2 李晴;商木林;黃明兵;;基層社會團體備案制度探討[J];學會;2007年02期
3 王雅紅;;將歷史訴諸有理性的情感——簡評《明清社會保障制度與兩湖基層社會》[J];江漢論壇;2008年12期
4 何水;;基層公論: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J];管理現(xiàn)代化;2008年04期
5 周學文;;基層社會建設的實踐與理性思考[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優(yōu)化基層社會生態(tài)治理刻不容緩[J];理論與當代;2009年07期
7 武艷華;劉計峰;;大學生“村官”社交心態(tài)探析[J];當代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8 李玉福;;基層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的途徑[J];理論視野;2011年03期
9 ;著力推動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 努力構(gòu)建社會管理新格局[J];中國民政;2011年07期
10 徐勇;;“防震圈”、自治秩序與基層重建[J];探索與爭鳴;2011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夯實基層社會細胞 建設和諧新型鄉(xiāng)村——龍海市和諧鄉(xiāng)村促進會建設情況介紹[A];福建省基層老年協(xié)會規(guī)范化建設專題調(diào)研論文匯編[C];2013年
2 謝大森;;淺析加強基層社會建設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有效途徑[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貴州發(fā)展——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九十周年理論研究[C];2011年
3 陳長寧;;民國四川基層社會訴訟話語變遷研究——以三臺檔案為依據(jù)[A];2013年第七屆法律文化全國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李國慶;;淺議民主黨派在基層社會服務中的作用[A];本溪市縣區(qū)統(tǒng)戰(zhàn)理論研究聯(lián)合體第二十二次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白貴一;;論南京國民政府的官俸及對基層社會的影響[A];知識分子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文杰;加強基層社會保障機構(gòu)建設[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8年
2 胡峗;探索基層社會新型治理模式[N];社會科學報;2003年
3 丁侃 張平 陳海濤;再創(chuàng)輝煌 構(gòu)建基層社會建設新模式[N];南方日報;2012年
4 記者 徐祝君 通訊員 莊其異 朱云飛;帶出一批群眾工作能手 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N];舟山日報;2014年
5 石曉 陳主龍 李來奎 記者 孫斌 黃祖祥;畢節(jié)全面構(gòu)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N];法制生活報;2014年
6 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副所長 周天勇 中共桐鄉(xiāng)市委書記 盧躍東;構(gòu)建“德治、法治、自治”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N];光明日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柯玉蓉;激發(fā)基層社會公益力量[N];無錫日報;2010年
8 ;探索基層社會服務管理新路[N];山西日報;2012年
9 記者 余勤;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N];浙江日報;2014年
10 劉速建;推進“三社聯(lián)動” 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N];中國社會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昊;政黨與基層社會[D];復旦大學;2003年
2 孔娜娜;行動者、關(guān)系與過程:基層社會治理的結(jié)構(gòu)性轉(zhuǎn)換[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斌;社會轉(zhuǎn)型期中國共產(chǎn)黨基層社會整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金泉;外來人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保障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3 張占力;明清宗族保障與基層社會控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宋聰聰;漢代鄉(xiāng)里制度的幾個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5 楊文昭;基層政法型秩序運行的社會成本[D];黑龍江大學;2012年
6 邱丹丹;縣城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7 鄭明遠;基層法治建設的理性思考[D];鄭州大學;2006年
8 劉震;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徑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9 楊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基層維穩(wěn)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10 白雪;清代中前期(17-18世紀)基層社會的犯罪控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013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40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