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翻譯史看中國譯者地位的變遷
本文關(guān)鍵詞:從中國翻譯史看中國譯者地位的變遷
【摘要】:在信息化與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說無處不涉"外"。隨著各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翻譯作為各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翻譯的靈魂是譯者。因此,本文通過對中國翻譯史的研究,特別是對中國翻譯史上四次高潮的回顧,研究中國譯者在不同時期地位的變遷,以幫助譯者更深刻全面的認識翻譯這門學科以及在翻譯中的恰當?shù)匚?以促進我國翻譯水平的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 長沙理工大學;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在中國有記載的翻譯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四次翻譯高潮。每次翻譯高潮的出現(xiàn)都印證了中國譯員地位的變遷。夏商周時期,由于疆域?qū)拸V、交通不便,對外交往需求較小且僅限于邊域滿足的交往,譯事便只是時有時無的事情。東漢至唐宋的佛經(jīng)翻譯持續(xù)時間長,但它僅僅只是統(tǒng)治階級利用佛教教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惠昂;;《二十世紀中國翻譯史》評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尹晟;寇學敏;;中國翻譯史幾次高潮和陰陽心態(tài)——從中國翻譯史看翻譯學的創(chuàng)建[J];俄羅斯文藝;2006年02期
3 許建忠;;論百年譯史 話譯學未來——方華文教授《20世紀中國翻譯史》簡評[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文軍;胡慶洪;;中國翻譯史研究:回眸與前瞻[J];上海翻譯;2007年03期
5 許鈞;朱玉彬;;中國翻譯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評五卷本《中國翻譯通史》[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06期
6 張淑霞;;心逐如煙往事 暢言百年譯史——評譯壇力作《20世紀中國翻譯史》[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7年19期
7 王宏志;;“書寫中國翻譯史”第三屆“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征文通告[J];現(xiàn)代外語;2007年04期
8 蔚藍;;中國翻譯史的尋繹和綜括——評《中國翻譯通史》[J];出版廣角;2007年12期
9 劉祥清;;從中國翻譯史看翻譯的認識及其發(fā)展[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10 謝欽;;關(guān)于文化邊疆在中國翻譯史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修文喬;;鴛鴦蝴蝶派與民初通俗小說譯介[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shè)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2 李永紅;;翻譯研究的女性視角[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愛釵;近現(xiàn)代閩籍翻譯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 陳鳴;操控理論視角觀照下當代中國的外國文學翻譯研究(1949-2008)[D];山東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連幼平;維新派的翻譯理論及實踐在中國翻譯史上的影響(1894—1910)[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滕學梅;中國近代翻譯語體嬗變初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蔣元元;翻譯對漢語言的影響及其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孫悅;[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5 尹寧;中國近代翻譯活動的社會功能及啟示[D];山西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06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0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