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政治經濟論文 >

2000年以來中國國民黨改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31 14:30

  本文關鍵詞:2000年以來中國國民黨改革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國民黨 政治生態(tài) 改革歷程


【摘要】:早日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夙愿。2000年以來我國臺灣地區(qū)進入了政黨輪替的民主政治新階段,在短短16年內實現(xiàn)了三次和平的政權交替,臺灣地區(qū)政治生態(tài)的重大變化直接關乎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進程。政黨輪替已經成為臺灣地區(qū)政治生活的常態(tài),而作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中國國民黨,自2000年失去政權后開始全面的政黨改造,并于2008年再次獲得政權,又于2016年再度失去政權。面對島內“臺獨”勢力的不斷擴張,國民黨作為反對“臺獨”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改革與發(fā)展對于兩岸的和平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結合臺灣近年來的政治生態(tài)變化,系統(tǒng)梳理2000年以來的國民黨改革歷程,并結合政黨政治的相關理論對國民黨的改革效果進行分析與評價。文章結構如下:首先是緒論,內容為選題緣由及意義、文獻綜述、研究難點及論文思路。第一章從宏觀到微觀介紹國民黨2000年失去政權后面臨的歷史背景,包括臺灣地區(qū)政治、經濟、社會等的宏觀歷史背景,國民黨自身革新的歷史沿革,以及直接導致國民黨再次全面改革的重大政治危機——2000年首次失去臺灣地區(qū)半個世紀的執(zhí)政權。第二章分析了2000年以來國民黨16年的改革歷程,以2000年5月20日——2008年5月19日的在野黨時期與2008年5月20日——2016年5月19日的執(zhí)政黨時期作為國民黨改革的兩大改革階段,論述每個階段國民黨改革的主要內容。第三章是對2000年以來國民黨改革的評價與分析,主要包括國民黨改革的效果、國民黨改革對臺灣政治生態(tài)和兩岸關系的影響,以及對改革中的不足加以剖析。第四章則結合剛剛過去的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結果,通過分析我國臺灣地區(qū)當前面臨的新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國民黨的再次改革進行前景展望。
【關鍵詞】:中國國民黨 政治生態(tài) 改革歷程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675.8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緒論9-16
  •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9-10
  •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10-13
  • 三、研究難點及研究方法13-14
  • 四、本文分析思路14-16
  • 第一章 2000年中國國民黨轉型的歷史背景16-25
  • 第一節(jié) 臺灣地區(qū)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16-20
  • 一、臺灣經濟的迅速發(fā)展16-17
  • 二、社會階層的結構性調整17-18
  • 三、政治民主憲政逐步深入18-20
  • 第二節(jié) 中國國民黨自身改革的歷程20-22
  • 一、1919——1924年的中國國民黨重組20
  • 二、1950——1952年的國民黨改造20-21
  • 三、1986年以來的“政治革新”21-22
  • 第三節(jié) 2000年國民黨失去執(zhí)政權的原因分析22-25
  • 一、國民黨政黨理念空洞化、虛無化22-23
  • 二、黑金政治、黨營事業(yè)重創(chuàng)政黨形象23
  • 三、權力斗爭下國民黨走向分裂23-25
  • 第二章 2000年以來中國國民黨改革的歷程及主要內容25-39
  • 第一節(jié) 2000年以來國民黨改革過程概述25-27
  • 一、2000年國民黨改革的環(huán)境分析25
  • 二、國民黨改革的階段分析25-27
  • 第二節(jié) 在野黨時期國民黨改革的主要內容27-35
  • 一、明確政黨定位28-29
  • 二、精簡組織機構29
  • 三、調整黨政關系29-30
  • 四、加強黨內民主30-32
  • 五、重視世代更替32-33
  • 六、重塑政黨形象33-35
  • 第三節(jié) 執(zhí)政黨時期國民黨改革的主要內容35-39
  • 一、進一步精簡人事,打造選舉機器35-36
  • 二、堅決端正選風,塑造清廉形象36-37
  • 三、“以黨輔政”新模式形成37-38
  • 四、推動兩岸交流,走向和平發(fā)展38-39
  • 第三章 2000年以來中國國民黨改革的評價分析39-49
  • 第一節(jié) 2000年以來國民黨改革的效果39-42
  • 一、選舉型政黨的目標初步達成40-41
  • 二、國民黨本土化穩(wěn)固社會基礎41-42
  • 第二節(jié) 2000年以來國民黨改革對臺灣政治生態(tài)及兩岸發(fā)展的影響42-45
  • 一、兩黨制走向成熟42-43
  • 二、民主政治走向理性化43-44
  • 三、兩岸走向和平發(fā)展44-45
  • 第三節(jié) 2000年以來國民黨改革中存在的問題45-49
  • 一、政黨定位存在搖擺,影響泛藍選民對國民黨的信心45
  • 二、世代更替進展緩慢,,缺乏年輕世代的支持45-46
  • 三、精簡人事與地方派系改革面臨困境46-47
  • 四、馬英九執(zhí)政不力拖累國民黨47-49
  • 第四章 中國國民黨繼續(xù)改革的前景49-60
  • 第一節(jié) 2016年國民黨第二次失去政權的原因分析49-52
  • 一、執(zhí)政失敗喪失民意49-50
  • 二、無法獲得新世代支持50
  • 三、對新媒體時代反應遲緩50-51
  • 四、“馬王政爭”和“換柱風波”影響惡劣51-52
  • 第二節(jié) 國民黨繼續(xù)改革的前景52-60
  • 一、政黨輪替下國民黨存在再次執(zhí)政的機會52-54
  • 二、國民黨的繼續(xù)改革面臨新政治生態(tài)的嚴峻挑戰(zhàn)54-60
  • 結論60-61
  • 參考文獻61-63
  • 致謝63-64
  • 個人簡歷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中國國民黨全書[J];博覽群書;2001年09期

2 蔡永飛;中國國民黨的歷史性腳步[J];統(tǒng)一論壇;2005年03期

3 馬義平;;試析抗戰(zhàn)前的中國國民黨山西省黨部[J];晉中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王亮;;奠定未來兩岸交流合作的基石——訪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黃健豪[J];兩岸關系;2011年07期

5 張小滿;總理·總裁·主席——中國國民黨領袖制之三易[J];南都學壇;1991年02期

6 李松林;90年代中國國民黨史研究述評[J];教學與研究;1996年03期

7 高冬梅;;貴在創(chuàng)新——《從繁盛到衰敗——大陸時期的中國國民黨》一書簡介[J];高校社科信息;2000年01期

8 莊禮偉;評中國國民黨的復興之路[J];領導文萃;2001年10期

9 莊禮偉;在“一個中國”之下“愛臺灣”——評中國國民黨的復興之路[J];南風窗;2001年09期

10 張同新;對中國國民黨六次重大歷史轉折的回顧與反思[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立海;;中國國民黨民主派組織演變述評[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江沛;;中國國民黨早期軍隊政工制度的演變:1924—1928[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顧榮;;抗戰(zhàn)勝利后中國國民黨迅速走向衰敗原因探析——從政黨執(zhí)政方式的角度來看[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4 黨彥虹;;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演變述略:1926—1945[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周建勇;;政治轉型以來中國國民黨提名制度的演變[A];“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21世紀初政黨發(fā)展與變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苗青;;合作、斗爭與發(fā)展: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研究初探[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7 王宇辰;陳櫻;;“失敗政黨”概念初探——以1927—1949年的中國國民黨為例[A];世界政黨格局變遷與中國政黨制度發(fā)展——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六輯)[C];2012年

8 孫欲聲;;國共兩黨對民眾的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A];中國現(xiàn)代社會民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張春英;;中國國民黨與臺灣政黨政治——蔣經國“政治革新”與李登輝“憲政改革”的本質區(qū)別[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馮琳;;《中國國民黨在臺改造研究(1950~1952)》[A];臺灣歷史研究(第一輯)[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尹娜;何立峰會見中國國民黨中評會主席蔡鈴蘭一行[N];濱海時報;2012年

2 陳鍵興;中國國民黨和親民黨正式簽署政黨聯(lián)盟協(xié)議[N];人民日報;2007年

3 劉謹;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詹啟賢到四川慰問地震災情[N];人民日報;2008年

4 記者 崔楠;巴特爾會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N];內蒙古日報(漢);2013年

5 記者 江迪;中國國民黨將大力支持災區(qū)重建[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6 王勁松 居虹 張璐 實習記者 賈子揚;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從南京口岸便捷出境[N];邊防警察報;2009年

7 記者 李耿;危朝安會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一行[N];廣西日報;2013年

8 記者 趙忠洪 實習記者 陳國津;趙樂秦會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詹春柏[N];桂林日報;2014年

9 記者 張曉峰 陳會君 通訊員 伍洋;省代表團拜會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N];湖北日報;2014年

10 記者 孔穎;中國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鄧治平先生來衡參觀考察[N];衡水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馮琳;1950年代初中國國民黨改造運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周建勇;中國國民黨的適應性轉型研究(1980-2008)[D];復旦大學;2008年

3 李雪松;中國國民黨退臺后的三次“改造”及其對臺灣政治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何建國;領袖著作與意識形態(tài):孫中山著作的出版與傳播研究(1919—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付國英;2000年以來中國國民黨改革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6年

2 賈銀芹;中國國民黨七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3 孫俐俐;中國國民黨21世紀黨內改革的幾個問題[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4 許娟;政權輪替下的中國國民黨改革(2000-2008)[D];中共北京市委黨校;2014年

5 李雪松;論中國國民黨在臺灣“執(zhí)政”期間的變化及其原因[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6 丁潔婷;中國國民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7 趙金磊;中國國民黨自身變革及其對臺灣政黨政治的影響[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8 齊繼剛;試論中華民國時期美國對中國國民黨的政策演變[D];延邊大學;2013年

9 左世元;鮑羅廷與中國國民黨關系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文秀;論1931年國民會議代表的選舉與產生[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224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1224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385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