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與資本跨國流動:理論及實證
本文關鍵詞:政府治理與資本跨國流動:理論及實證 出處:《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政府治理 資本流動 跨國企業(yè) 對外直接投資 市場技能 制度技能 Heckman選擇模型
【摘要】:根據企業(yè)跨國經營中面臨的市場差異和制度差異,將投資者熟悉并適應東道國環(huán)境的能力分為市場技能和制度技能,從理論上分析政府治理影響資本跨國流動的作用機理,并利用中國2003年~2013年的對外直接投資數據,使用Heckman兩階段選擇模型實證檢驗政府治理對外資進入決策和進入規(guī)模的影響。結果表明:東道國政府治理對外資進入決策沒有顯著影響,但在投資者進入東道國市場后,東道國政府治理水平對跨國公司的投資規(guī)模具有顯著影響;發(fā)達國家較高的政府治理水平對我國資本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政府治理水平較低的發(fā)展中國家因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東道國市場提供新的途徑,也備受我國資本的青睞。這一結論可為我國企業(yè)更好地"走出去"及當前的政治體制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arket differences and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faced by enterprises in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e ability of investors to be familiar with and adapt to the host country environment is divided into market skills and institutional skills.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on the transnational capital flow, and makes use of the data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2003 to 2013. The Heckman two-stage selection model is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on foreign capital entry decision-making and entry sca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st government governance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foreign capital entry decision-making. However, after investors enter the host country market, the level of host government governanc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vestment scal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higher level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a strong appeal to Chinese capital.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low level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can provide a new way for investors to open up the host country market. This conclusion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cision reference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go out" and the current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作者單位】: 山東工商學院國際商學院;
【基金】: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4RKB01065)
【分類號】:F279.2;F832.6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社會制度,自產生伊始就表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民族之一,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近代以來由于受西方列強的入侵,我國曾長期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社會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輝;;淺析跨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現(xiàn)狀[J];天津社會保險;2010年06期
2 李高產,劉智能;中國留學生跨國流動的經濟學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年02期
3 馬榮華;對匯率制度與資本跨國流動管理配合的分析[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劉瑩;;勞動力的跨國流動與中國經濟發(fā)展[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年02期
5 魏浩;趙春明;申廣祝;;全球人才跨國流動的動因、效應與中國的政策選擇[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9年06期
6 陳寧;東南亞勞動力的跨國流動[J];東南亞;1998年02期
7 許曉峰;;運動員跨國流動研究簡評[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4年14期
8 盧敏;;職業(yè)資格相互認可:促進跨國流動就業(yè)[J];中國勞動;2007年08期
9 ;中國大陸成為最受亞太區(qū)人才青睞的工作地點 高薪和事業(yè)發(fā)展機會促進人才的跨國流動[J];職業(yè);2008年31期
10 許曉峰;;球員跨國流動的文化邊界問題思考[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可金;;人文外交:興起、理論與機制[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號(總第8期)[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本報記者 耿雁冰;投資項下審批有望逐步放開[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2 雷鵬;談經濟全球化與勞動力跨國流動[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3年
3 岳頌東(作者為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東北亞區(qū)域經濟合作與勞動力跨國流動[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2年
4 ;喬新生:促進人力資本跨國流動關鍵何在[N];中國社會報;2004年
5 商報記者 王可;歐盟4億歐元培養(yǎng)“歐洲公民”意識[N];北京商報;2010年
6 林隱人;中國人才跨國流動機會多多[N];組織人事報;2000年
7 許藝敏;阻擊黑錢跨國流動不易[N];國際商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牛福蓮;世界期待亞洲創(chuàng)新信用體系[N];中國經濟時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 曲哲涵 許志峰 田俊榮;冷靜面對“新移民潮”[N];人民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徐苗;跨國流動群體的整體性適應[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孫照吉;中國勞動力跨國流動影響因素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4年
3 李惠;我國勞動力跨國流動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艾一平;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跨國流動的成因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姜善;論延邊州朝鮮族農村婦女跨國流動問題[D];延邊大學;2012年
6 趙海燕;短期資本跨國流動與國家管制的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413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141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