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品牌社區(qū)中知識獲取方式對顧客參與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虛擬品牌社區(qū)中知識獲取方式對顧客參與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動態(tài)知識獲取方式 靜態(tài)知識獲取方式 調節(jié)匹配 顧客實際參與行為 品牌社區(qū) 社區(qū)公民成員行為 品牌資產 品牌意識
【摘要】:品牌社區(qū)作為企業(yè)宣傳品牌和獲取顧客的重要渠道,但其中大部分會員并不活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基于調節(jié)匹配觀點,探討了兩種知識獲取方式(知識獲取過程視角)和兩種調節(jié)焦點(促進型和防御型)之間如何匹配,從而更有效地促進顧客的參與意向和行為。通過167份顧客問卷和客觀數據得知,大部分假設得到了驗證。結果發(fā)現,調節(jié)匹配(促進型和動態(tài)知識獲取方式、防御型和靜態(tài)知識獲取方式)促進了顧客未來參與意向,而調節(jié)不匹配(防御型和動態(tài)知識獲取方式)阻礙了未來參與意向。
【作者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酒店管理學院;
【關鍵詞】: 動態(tài)知識獲取方式 靜態(tài)知識獲取方式 調節(jié)匹配 顧客實際參與行為 品牌社區(qū) 社區(qū)公民成員行為 品牌資產 品牌意識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2&ZD20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BGL06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07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502006)
【分類號】:F274;F27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虛擬品牌社區(qū)(Virtual brand community)是指“沒有受到區(qū)域和地理的限制,人們對同一品牌崇拜和信仰而組成的群體”[1]。它為企業(yè)宣傳產品、品牌并獲取忠誠的粉絲(顧客)提供了平臺,也幫助顧客解決產品使用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小米手機和蘋果手機通過社區(qū)論壇積累了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馬雙;王永貴;;知識獲取方式對社區(qū)公民成員行為及品牌認同的影響研究——基于虛擬品牌社區(qū)的實證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2 關輝;;B2C網店品牌資產及其驅動品牌忠誠機理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永貴;趙宏文;馬雙;;虛擬品牌社區(qū)中知識獲取方式對顧客參與的影響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6年05期
2 卜慶娟;金永生;李朝輝;;虛擬品牌社區(qū)顧客價值共創(chuàng)互動行為的測量及驗證[J];當代財經;2016年05期
3 馬雙;王永貴;;虛擬品牌社區(qū)重在“維系情感”還是“解決問題”?——基于承諾的差異性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15年01期
4 林春桃;蘇寶財;余建輝;;烏龍茶消費者體驗對品牌忠誠的影響實證研究——以福州消費者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3年23期
5 蘇寶財;林春桃;;福建烏龍茶區(qū)域品牌忠誠的影響因素分析——以福州消費者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3年20期
6 林春桃;蘇寶財;管曦;余建輝;;基于轉換成本調節(jié)作用的烏龍茶品牌忠誠研究——以福州消費者為例[J];茶葉科學;2013年02期
7 林春桃;蘇寶財;余建輝;;基于體驗視角的烏龍茶品牌忠誠研究[J];價格月刊;2012年12期
8 林春桃;蘇寶財;余建輝;;性別調節(jié)下烏龍茶消費者體驗對品牌忠誠的影響研究——以福州消費者為例[J];科技和產業(yè);2012年09期
9 林春桃;蘇寶財;余建輝;;烏龍茶消費者品牌忠誠形成機理實證研究——基于福州的調查數據[J];林業(yè)經濟問題;2012年04期
10 黃騫;;消費者網店忠誠度分析模型研究[J];江蘇商論;2011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永貴;馬雙;;虛擬品牌社區(qū)顧客互動的驅動因素及對顧客滿意影響的實證研究[J];管理學報;2013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愛輝;黃瑞華;;因果模糊性、可占有程度與技術獲取方式的關系研究[J];情報雜志;2011年12期
2 朱凌玲;;飛利浦集團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人才的獲取方式——管理發(fā)展計劃[J];人才資源開發(fā);2006年05期
3 倪羌莉;;農民集居過程中建房用地獲取方式研究[J];農村經濟;2008年06期
4 朱愛輝;黃瑞華;;我國制造企業(yè)的技術獲取方式調查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7年22期
5 王亞楠;;微博的信息組織和獲取方式在企業(yè)信息化營銷中的應用——以新浪微博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3年07期
6 湯建影;;企業(yè)技術獲取方式選擇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J];華東經濟管理;2013年07期
7 杜維;劉陽;;制造企業(yè)物流服務創(chuàng)新知識獲取方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4年02期
8 劉景東;黨興華;;不同知識位勢下知識獲取方式與突變創(chuàng)新的關系研究[J];管理評論;2013年07期
9 李明;湯建影;;民營企業(yè)技術獲取方式的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10 劉澍;;知識型員工知識獲取方式與工作績效關系探討[J];新西部(理論版);2013年1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澍;研發(fā)人員知識獲取方式與其工作績效關系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09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100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