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3D電影視閾下受眾接受模式的嬗變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02:22
本文關鍵詞:論3D電影視閾下受眾接受模式的嬗變
更多相關文章: 3D電影 受眾研究 接受模式 “準”3D時代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發(fā)展迅速卻眾說紛紜的3D電影技術進行學理分析,通過梳理相關文獻資料,以觀眾為立足點探討3D技術對受眾觀影模式產生的影響。 本文首先從3D電影的歷史分析入手,指出這一技術是“立體電影”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的改進,但本身并非完全新生的事物。3D電影之所以在本世紀達到一個發(fā)展的高峰,完全得益于它對觀影體驗的改進及因此獲得的受眾支持。因此3D電影的理論意義是基于受眾接受模式的改變,而非傳播者、傳播渠道、甚至技術革新本體。 本文隨后具體地從3D技術與電影結合的原因,3D電影中受眾地位的改變,3D技術對觀影成規(guī)造成的沖擊三個方面闡明受眾接收模式變遷產生的原因及其具體體現(xiàn);并且進一步從影片類型、視聽語言等具體層面分析3D電影中受眾觀影體驗與傳統(tǒng)二維電影的不同之處來完善整個分析的框架結構。 最終的結論部分將重申由3D電影引起的受眾接受模式的變革,同時提出目前尚處于3D電影的初級發(fā)展階段——“準”3D時代,而這種技術不僅導致電影接受模式的改變,對于認識論方面也有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3D電影 受眾研究 接受模式 “準”3D時代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943.3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次7-9
- 1 緒論9-22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9-11
- 1.2 本文的研究流程11-12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2-13
- 1.4 文獻綜述13-22
- 2 受眾賦予3D電影新事物的地位22-28
- 2.1 世界電影史中的3D電影22-24
- 2.2 中國電影史中的3D電影24-26
- 2.3 受眾賦予3D電影新事物的地位26-28
- 3 受眾是推動3D電影熱潮的主要動因28-34
- 3.1 基于觀影體驗來看3D電影與眾不同的特征28-30
- 3.2 受眾是推動3D電影熱潮的主要動因30-34
- 4 3D電影視閾下受眾接受模式的嬗變34-50
- 4.1 3D電影中受眾地位的改變36-40
- 4.2 3D技術對觀影成規(guī)造成的沖擊40-44
- 4.3 3D技術和影片類型的結合44-46
- 4.4 3D技術對傳統(tǒng)視聽語言的沖擊46-50
- 5 結論50-57
- 5.1 “準”3D時代及其特質50-51
- 5.2 3D技術視閾下新觀影模式要素及其培育51-55
- 5.3 觀影模式的變遷帶來認識論上的迷失55-57
- 參考文獻57-62
- 附錄62-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洪艷;陳佩怡;;3D電影的現(xiàn)狀與問題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李相;;3D電影美學初探[J];當代電影;2009年12期
3 張宏;;3D時代中國電影內容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考[J];當代電影;2010年07期
4 張書端;;3D電影中的后現(xiàn)代身體意象及其意義[J];當代電影;2010年07期
5 田長樂;廖祥忠;;3D電影及其發(fā)展展望[J];當代電影;2011年04期
6 尹鴻;曹書樂;;3D影視的前沿思考——“3D時代的影視藝術國際研討會”綜述[J];當代電影;2011年04期
7 汪獻平;;國產3D電影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走向[J];當代電影;2011年12期
8 張悅;盧兆麟;;從窺視到闖入:3D電影的藝術美學之思[J];電影文學;2013年16期
9 楊尚鴻;;3D電影:技術與藝術的悖論[J];當代電影;2013年10期
10 梁漢森;孫宏達;;國產3D動畫電影:摸著石頭過河[J];當代電影;2009年12期
,本文編號:9914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9914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