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電影”與“反綜藝”的受眾心理——小津安二郎電影與“慢綜藝”現(xiàn)象的相似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0 13:29
無論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特質(zhì),抑或是近年來盛行的"慢綜藝"現(xiàn)象,兩者之間根本相似性集中在"反"這一特質(zhì),亦稱為"顛覆",即為改變的狀態(tài)而非質(zhì)態(tài),不改變電影或綜藝原本的屬性,而是改變傳統(tǒng)意義上受眾對于電影和綜藝特征的認識。本文通過分析兩者間的相似性,并且進一步挖掘此番電影和綜藝的轉(zhuǎn)變背后對受眾心理需求多角度的分析。
【文章來源】:東南傳播. 2020,(02)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概念定位:依據(jù)受眾心理需求改變的電影和綜藝
(一)“反電影”:小津式情結(jié)
(二)“反綜藝”:慢綜藝式理念
二、主題選取相似性:療愈時代專屬的受眾心理傷痕
(一)“生活流”的選擇
(二)家庭關系的構(gòu)造
(三)社會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的后坐力
三、剪輯手法相似性:簡約留白中的物哀美學
(一)刪繁就簡,展現(xiàn)敘事完整性
1. 對風景的處理
2. 歷時性的處理
(二)巧妙留白,詮釋“有聲”與“無聲”的意義空間
1.“無聲”的意義空間
2.“有聲”的意義空間
(三)物哀美學
1. 物哀作為一種審美觀
2. 物哀作為一種生死觀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媒體背景下慢綜藝節(jié)目成功原因及發(fā)展建議[J]. 黃燁. 新媒體研究. 2017(22)
[2]被動的小津安二郎[J]. 鄧安慶. 書城. 2016(06)
[3]裂變中的東方家庭與電影美學——論小津安二郎的影像價值[J]. 徐抒晨. 藝術百家. 2009(S2)
[4]重新再看小津安二郎[J]. 侯孝賢. 書城. 2004(01)
[5]我們離得太遠……——評日本電影劇本《東京的故事》[J]. 宋崇. 電影新作. 1981(04)
本文編號:3487347
【文章來源】:東南傳播. 2020,(02)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概念定位:依據(jù)受眾心理需求改變的電影和綜藝
(一)“反電影”:小津式情結(jié)
(二)“反綜藝”:慢綜藝式理念
二、主題選取相似性:療愈時代專屬的受眾心理傷痕
(一)“生活流”的選擇
(二)家庭關系的構(gòu)造
(三)社會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的后坐力
三、剪輯手法相似性:簡約留白中的物哀美學
(一)刪繁就簡,展現(xiàn)敘事完整性
1. 對風景的處理
2. 歷時性的處理
(二)巧妙留白,詮釋“有聲”與“無聲”的意義空間
1.“無聲”的意義空間
2.“有聲”的意義空間
(三)物哀美學
1. 物哀作為一種審美觀
2. 物哀作為一種生死觀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媒體背景下慢綜藝節(jié)目成功原因及發(fā)展建議[J]. 黃燁. 新媒體研究. 2017(22)
[2]被動的小津安二郎[J]. 鄧安慶. 書城. 2016(06)
[3]裂變中的東方家庭與電影美學——論小津安二郎的影像價值[J]. 徐抒晨. 藝術百家. 2009(S2)
[4]重新再看小津安二郎[J]. 侯孝賢. 書城. 2004(01)
[5]我們離得太遠……——評日本電影劇本《東京的故事》[J]. 宋崇. 電影新作. 1981(04)
本文編號:34873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34873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