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業(yè)市場化轉型的問題與路徑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s reform in China, the market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dia industry has been accelerated, and the media concept, operation mode and management have changed a lo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media industry in China, such as structural imbalance, lagging business model,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et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form,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reate a harmonious media ecology,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media competition. To realiz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ews media industry.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新聞傳播系;
【基金】: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十二五”規(guī)劃資助課題“大眾傳媒對弱勢群體的形象建構及報道研究”研究成果,編號:[2012]177
【分類號】:G206-F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喻國明;;中國傳媒業(yè)三十年:發(fā)展邏輯與現(xiàn)實走勢[J];北方論叢;2008年04期
2 戴元光;張海燕;;新世紀中國傳媒經濟研究綜述(上)[J];當代傳播;2006年01期
3 翁楊;我國傳媒產業(yè)國際競爭力中的政府要素分析[J];新聞界;2005年04期
4 陸地;;跨界:中國媒體產業(yè)經營的五個突破[J];新聞戰(zhàn)線;2011年03期
5 方漢奇;十四大以來的中國新聞事業(yè)[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尚爾鵬;;介于報紙新聞與廣告之間的“軟文”概念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劉文輝;;傳媒權力生成——另一種考察視閾[J];北方論叢;2009年04期
3 郝家林;;傳播學的概念、視野與方法[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楊保軍;試論新聞傳播主體的雙重構成及其關系[J];今傳媒;2005年10期
5 董雪飛;;權力·意識形態(tài)·啟蒙——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組的批判理論述評[J];今傳媒;2008年06期
6 黃玲;;中美財經期刊編輯思想比較——以《中國經濟周刊》《財富》的金融危機報道為例[J];今傳媒;2010年02期
7 崔權;;中國傳媒集團化發(fā)展問題研究[J];今傳媒;2011年06期
8 陳謙;淺析商業(yè)宣傳對大眾媒介的滲透形式與影響[J];商業(yè)研究;2000年09期
9 姜德鋒;;紙媒體的世紀主題——公元1500年以來世界報業(yè)史的規(guī)律及啟示[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10 庹繼光;黃基秉;;北京奧運會信息傳播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博弈[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根成;;論傳媒社會責任理論的倫理意蘊及其困境[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劉曉慰;;誰的聲音更響亮?——析經濟權力旨趣規(guī)范下的大眾傳媒[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2年
3 殷曉蓉;;“媒介帝國主義”和“數(shù)字鴻溝”——概念內涵及其時代意義的分析比較[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4 陳紅梅;;試析網(wǎng)絡傳播與傳統(tǒng)媒體的關系及其影響[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5 張殿元;;傳媒內容的嬗變:作為影響機制的廣告?zhèn)鞑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6 李濱;;馬克思的報刊使命觀[A];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何晶;;中國大眾傳媒對本土中產階層的話語建構現(xiàn)象初探[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楊保軍;;當代中國新聞傳播業(yè)總體特征分析[A];新聞傳媒與社會發(fā)展論壇·2007——中國新聞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論文集[C];2007年
9 張昆;;環(huán)境要素對傳播史演進的影響[A];新聞學論集(第20輯)[C];2008年
10 涂凌波;;民間新聞之自由觀念論綱[A];中國傳媒大學第六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席珍;資本主義擴張路徑下的殖民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2 國秋華;我國傳媒學習型組織建設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龔茂富;青城派武術生存現(xiàn)狀及傳播方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4 杜波;五四文學期刊的現(xiàn)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勁松;都市類報紙的社會角色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楊娟;中國媒介生產融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楊子;家園的蹤跡:全球化上海的劇場與藝術空間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孫振濤;3D動畫電影研究:本體理論與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秀梅;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節(jié)目主持傳播的機遇與挑戰(zhàn)[D];浙江大學;2009年
10 楊海軍;廣告輿論傳播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瀟霞;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商業(yè)性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尹成;中國新聞獎的價值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3 曹碧波;突發(fā)事件報道中的國家形象構建[D];湘潭大學;2010年
4 魯東海;電視新聞倫理的道德沖突與救治[D];南昌大學;2010年
5 宇偉忠;中國當代食品安全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張壯;傳媒責任論[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7 楊嘉;云南報刊發(fā)行有限責任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8 李麟;社會轉型期政府與媒體合作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呂延茜;阿拉伯世界傳媒的嬗變及革新[D];西北大學;2011年
10 晏九s,
本文編號:24089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240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