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醫(yī)院科技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AHP層次分析法在ITAT創(chuàng)業(yè)投資項目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醫(yī)院科技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的分析
研究醫(yī)院科技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權重,以便對各評價指標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qū)別對待,確保整個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方法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結果 確定了指標體系中一、二、三級指標的權重。結論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比較合適,權重結果相對準確,科技產(chǎn)出是較為重要的指標,下一步有待于進行應用研究。
醫(yī)院科技能力評價是為了給衛(wèi)生行政部門了解、考核區(qū)域中各醫(yī)院的科技能力,合理配備醫(yī)學科技資源提供依據(jù),也促進各醫(yī)院科技的發(fā)展,提高其醫(yī)療技術水平。從2009年開始,在四川省衛(wèi)生廳科研基金的資助下,我們開展了四川省二、三級醫(yī)院科技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評價指標體系是由不同級別的評價指標按照評價對象本身邏輯結構形成的有機整體,是系統(tǒng)化的、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反映評價對象整體的一群指標或具體指標的集合[1],一般由指標和指標權重組成。
指標權重表示在評價過程中,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指標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qū)別對待。目前確立指標權重的方法有多種,但是與其他確定指標權重系數(shù)的方法相比,層次分析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提供了一致性檢驗,以保證專家思想邏輯一致性[2],所以本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
1 層次分析法簡介
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它能對一些復雜的、難以精確定量描述的決策問題進行量化分析,計算過程簡單易行[3]。基本步驟如下:
第一步:建立層次結構模型。用層次結構圖清晰地表達各層次因素的關系,層次一般分為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
第二步:構造成對比較陣。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關于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A。其中A=(aij)n×n,兩指標相比aij的取值可參考Satty的提議,按1—9的標度進行賦值。
第三步:層次單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檢驗用隨機一致性比率CR衡量,CR=CI÷RI,RI參考Saaty給出的值[4](見表1),CI=(λmax-n)/(n-1),其中λmax是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n是判斷矩陣的階數(shù)。當CR<0.1時,判定判斷矩陣具有一致性。
第四步:層次總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由最高層次到最低層次逐層計算。一致性檢驗用總排序隨機一致性比率CR衡量,CR=(a1CI1+a2CI2+…+ajCIj)(/a1RI1+a2RI2+…+ajRIj)。當CR<0.1時,認為層次總排序通過一致性檢驗,各層次單排序的加權組合即為各元素對總目標的權重。
2 指標權重確定的結果
2.1專家基本情況 邀請17位專家,進行了一輪專家咨詢;厥諉柧15份,回收率88.24%,有效問卷15份,有效率100.00%。15位專家中,正高和副高職稱分別11人(73.33%)、2人(13.33%);從事科研管理和衛(wèi)生管理者共10人(66.67%);從事管理工作年限>21年者9人(60.00%),10~20年者3人(20.00%)。
2.2 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已建立的評價四川省二、三級醫(yī)院科技能力的指標體系中,目標層為醫(yī)院科技能力,準則層為一級指標,子準則層為二級指標,指標層為三級指標,層次結構模型見表5。
對15位專家的咨詢結果經(jīng)MATLAB7.0.1計算,參考公式CI=(λmax-n)/(n-1)和公式 CR= CI÷RI,計算出一、二、三級指標判斷矩陣的λmax 、CI、CR、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性向量歸一化處理結果等(見表2、3、4)。
從表2、3可知,一、二級指標判斷矩陣的CR值均小于0.1,通過一致性檢驗。當階數(shù)≤2
時,判別矩陣總有完全一致性[5],從表4可知,矩陣階數(shù)n大于2的三級指標判斷矩陣的CR值均小于0.1,三級指標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
2.3指標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2.3.1二級指標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二級指標總排序的一致性檢驗:
CR=CI÷RI=0.0273÷0.9283=0.0294<0.1
由CR<0.1可知,二級指標的總排序通過一致性檢驗。
二級指標中各元素對總目標的權重,實際上是各二級指標對應的一級指標單排序權重與自身單排序權重的加權值,結果見表5。
2.3.2 三級指標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三級指標總排序一致性檢驗:
CR=CI÷RI=0.0063÷0.1361=0.0463<0.1
由CR<0.1可知,三級指標的總排序通過一致性檢驗。
三級指標中各元素對總目標的權重,實際上是各三級指標對應的一級指標單排序權重、二級指標單排序權重與自身單排序權重的加權值,結果見表5。
2.4 指標權重的結果
運用層次分析法對15位專家的咨詢結果分析,形成了評價指標的權重,見表5。 3 結論與討論
3.1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的合適性 目前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主要分為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雖然許多學者表示以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方法較為準確、科學,但結合本研究的具體情況和條件,獲取客觀數(shù)據(jù)難度較大。醫(yī)院科技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多指標的復雜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各層次、各指標對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性各不相同,難以科學地確定各指標在整個科技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程度,而層次分析法具有思路清晰、方便快捷、適用面廣、系統(tǒng)性強等特點,可以成為確定指標權重的一種方法。
層次分析法是在主觀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采用數(shù)量統(tǒng)計的方法計算指標權重,它與一般的主觀賦權法相比,應用數(shù)量統(tǒng)計的方法有助于減少主觀性,而且它對專家的意見進行一致性檢驗,以保證專家的思想邏輯的一致性。所以,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有效地避免了主觀權重確定方法中的隨意性和模糊性,在方法學上具有一定的適合性。
3.2 指標權重結果相對準確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核心是將決策者的經(jīng)驗判斷給予量化,從而為決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決策依據(jù)[6]。雖然經(jīng)驗判斷容易受專家的個人影響,但研究中所選的15名專家,有66.7%的專家是從事科研管理和衛(wèi)生管理工作,有80%的專家從事管理工作的年限在10年以上,甚至有60%的專家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所以專家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均比較豐富,具有比較好的代表性。在研究過程中,嚴格按照層次分析法的要求和步驟進行,經(jīng)過統(tǒng)計檢驗,一、二、三級指標單排序和總排序的CR都小于0.1,均通過一致性檢驗,表明各位專家思想邏輯的一致性較高,所以可以認為主觀數(shù)據(jù)比較接近客觀情況。因此,認為本研究得到的指標權重相對準確。
3.3 反映醫(yī)院科技能力重要指標的分析 在三個一級指標科技投入、科技管理及活動、科技產(chǎn)出中,科技產(chǎn)出的權重為0.4067,所占比重最大,表明它是衡量科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置的13個二級指標中,科研人員的權重最高,人才是進行科技活動的主體,體現(xiàn)了人才的重要性,符合一般規(guī)律。在13個二級指標中,超過平均權重0.077(1/13=0.077)的指標是科研人員、技術推廣、成果獲獎和人才培養(yǎng),提示這四個指標是二級指標中反映科技能力的重要指標。三級指標為數(shù)據(jù)的收集點,共設置了26個指標。權重大于0.04(1/26=0.04)的指標有省部級及以上課題經(jīng)費占課題經(jīng)費總額的比例、可直接利用的電子期刊量(種)等14個指標,提示這14個指標為反映醫(yī)院科技能力的重要指標,尤其是科技英才總數(shù)(0.1328)
和科技成果獲獎總數(shù)(0.1148),在評價醫(yī)院科技能力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權重大于0.077的4個二級指標和權重大于0.04的14個三級指標中,都是歸屬于一級指標科技產(chǎn)出部分的指標的權重最大,分別為0.2501、0.3471,所以,一、二、三級指標都一致體現(xiàn)了科技產(chǎn)出部分最為重要。
3.4有待于對指標體系進行應用研究 在科學的方法下已經(jīng)建立了可以評價四川省二、三級醫(yī)院科技能力的指標體系(包括指標和指標權重),但該指標體系仍然比較理論化。為了讓此套指標體系更加具有適用性,需要進一步檢驗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信度、效度等,考察指標在實際操作中的方便性,各個指標是否穩(wěn)定可靠,是否測量到了被評價對象相關維度的特征,因此還有待于對此套指標體系進行應用研究。同時,通過應用研究,也可以進一步分析二、三級醫(yī)院在科技能力上的差別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4 參考文獻
[1]曹文瑞.醫(yī)學科技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
[2]戚黎蔚.AHP層次分析法在ITAT創(chuàng)業(yè)投資項目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
[3]張永艷.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政府網(wǎng)站績效評估指標的權重[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0(2):239-241.
[4]盧春.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綜合評價系統(tǒng)的開發(fā)[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2009.
[5]洪繼華,宋依蘭.層次分析法在水環(huán)境規(guī)劃中的應用[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0(1):32-39.
[6]趙睿杰.電子資源全程評價指標體系及綜合評價模型構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博泰典藏網(wǎng)btdcw.com包含總結匯報、表格模板、自然科學、行業(yè)論文、旅游景點、經(jīng)管營銷、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以及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醫(yī)院科技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的分析等內(nèi)容。
本文關鍵詞:AHP層次分析法在ITAT創(chuàng)業(yè)投資項目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4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4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