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治理制度的“痛點”
本文選題:上市公司 + 公司治理 ; 參考:《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7年05期
【摘要】:萬科股權之爭發(fā)端于管理層與大股東之間就上市公司支配權和控制權的沖突,其引發(fā)了社會與學界對中國公司治理問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針對我國資本市場的股權結構,對上市公司董事、監(jiān)事的選任,中小股東投票率的制度分析以及美國董事會、德國監(jiān)事會制度中對應制度的核心要素進行比對,指出目前這套平行雙會制使監(jiān)督流于形式,大股東壟斷董事會、監(jiān)事會,掌控上市公司,掠奪中小投資者,這正是中國公司治理制度的"痛點"所在。
[Abstract]:The dispute of Vanke's stock right originated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agement and major shareholders about the controlling and controlling rights of listed companies, which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issu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by social and academic circles. In view of the equity structure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election of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he voting rate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in the American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German supervisory board syste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parallel double meeting system makes supervision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s monopoliz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control the listed companies and plunder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vestors. This is the "painful point" of China's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武漢大學董輔y=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數據驅動的金融風險管理與監(jiān)控研究”(71673043)
【分類號】:F271;F299.233.4;F832.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新德;;公司治理研究的一部創(chuàng)新性力作——評《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與組織設計》[J];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2 郭鷹;;公司治理制度與文化關系探討[J];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高闖;;《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與組織設計》評介[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4 李海艦;;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與組織設計研究的新成果——《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與組織設計》評介[J];理論學刊;2007年12期
5 郭鷹;;公司治理制度與文化關系探討[J];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楊雅敏;;略論我國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以企業(yè)社會責任為視角[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7 馬建軍,邱玉成;西方國家職工參與公司治理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東北亞論壇;2003年03期
8 姜寧;我國職工參與公司治理制度的探析[J];蘭州學刊;2004年06期
9 李維安;;《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與組織設計》評介[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6年09期
10 張愛香;;公司治理制度的系統(tǒng)考察[J];理論導刊;2006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方世圣;期貨行業(yè)發(fā)展與期貨公司治理制度[N];期貨日報;2005年
2 北京市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李季先;“自罰”誠可贊 “他罰”價更高[N];證券時報;2011年
3 記者 王學軍;臺船國際通過CG6006公司治理制度評量認證[N];中國船舶報;2011年
4 傅雙琪 韓潔;改進公司治理對中國至關重要[N];中國水利報;2002年
5 傅雙琪 韓潔;改進公司治理至關重要[N];國際經貿消息;2002年
6 王永欽;第三種變革[N];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
7 證券時報記者 鄭曉波;國旅股份公司治理基本達到上市要求[N];證券時報;2009年
8 宋光磊;機械行業(yè)篇[N];財會信報;2006年
9 記者 董克偉;成思危:獨董制度應進一步完善[N];中國改革報;2006年
10 宋光磊;行業(yè)ERP實戰(zhàn)點撥:機械行業(yè)篇[N];財會信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代激揚;中國上市企業(yè)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周作偉;基于組織權力價值觀的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君主;我國職工參與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馬驚鴻;美國公司治理制度多維視角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9年
3 陳韋如;南非公司治理制度演變與啟示[D];湘潭大學;2014年
4 吳森楷;從博達公司事件審視臺灣之公司治理制度[D];暨南大學;2007年
5 段偉;利益相關者參與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黃志興;基于財務職能實效的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8年
7 呂峰;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8 鄭俊果;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本土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9 姜金峰;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80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88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