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中產返貧跳樓死,將腦袋拴在褲腰帶上過日子,要不得
發(fā)布時間:2017-12-23 06:40
偽中產返貧跳樓死,將腦袋拴在褲腰帶上過日子,要不得
本來今天應該聊,某貧困地區(qū)跑到大城市,在豪華的大酒店里談論去貧問題的事,但奈何說這事的都被閉嘴了,筆者的嘴也不是鐵打的,也就不去試嘴了,但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方式來看這件事,或許會讓我們更清晰的看到事物的本質。
曾經的萬丈榮光,而今的自由落體
上周末,中興一位程序員跳樓了,引起很多人的唏噓,也引起很多人對資本家們的不滿,但這遠遠沒達到這個跳樓的程序員所起到的,讓人們警惕生活的價值。
我們來看,一位熟悉這位程序員的人評價說:“他的死,死的意味著,我們一代人中最優(yōu)秀的人,拼盡全力,還是輸給了生活。”那么這個程序員到底有多優(yōu)秀?
相關評價還有,其是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本科,8年華為經驗,南開碩士,中興六年,一路985,工作都是通信行業(yè)的明星企業(yè),03年工資就高達一個月8000+,這樣的人生,可以傲視很多同齡人和后輩。這樣的程序員,已經是中國前5%的人群。
這樣的履歷,最終卻選擇了跳樓,這可能讓很多人不理解,畢竟職業(yè)選對了,最熱門的職業(yè),工作努力度也夠,薪資也足以讓很多人驚羨,工作的城市也是人們紛紛向往的,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和當年富士康十幾連跳的普通人結果一樣?這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但筆者并不覺得不可理解,因為從社會價值觀和人文價值觀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物極必反的老話,還是社會并非一成不變的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都講述著,我們的生活在沒有精打細算的情況下,陷入崩盤的可能性是極大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能力多少,還有我們社會的社會保障有多少。
有人說:“即便是中產階層,也會隨時被時代所拋棄,并非企業(yè)太冷血,并非社會太殘酷……”這種說法,很容易又將人們誤導了,中產階層都能隨隨便便落入破產的邊緣,還無關企業(yè)和社會,只是時代的發(fā)展,讓每個人都陷入一種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活的意識,只能產出更多的社會恐慌。
還記得,前段時間生無可戀的程序員,也是出身農村,辛苦攢錢按揭120萬買了一套房,然后又跟著主流宣傳生了二胎,在還清了第一套房的情況下,因為手頭有余幾十萬,然后就70萬抵押第一套房,貸款260萬,買了價值300萬的第二套房,抵押貸+第二套房的月供,還貸高達24000一個月,全家就這個程序員自己賺錢……
看似穩(wěn)扎穩(wěn)打的投資,卻擱不住一紙辭退信,立刻陷入崩盤的狀態(tài),這個程序員也問自己,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付出的不夠多?其實,在很多普通人看起來,這更多的是像一場賭局,賭本不只是貸款,還有全家人的未來,也就是經常流傳的“偽中產”卻還嚴重超支的狀態(tài)。
有人說:“投資就是這樣,賺就賺了,賠就賠了,沒什么好說的。”這話說得太輕松了,就很容易出人命了,我不知道這個程序員現(xiàn)在怎么樣了,筆者只是相信中興那個程序員,一定比這個程序員要優(yōu)秀更多,但面對一紙辭退信,卻只能選擇跳樓……
自己能承擔多少,一定要有個底線認知的
很多人不把負債率當回事,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國家不斷放水,就應該跟著加強很多杠桿在自己身上,只有負債才能越活越好,用胡適的話定義:“不懂得爭取自己的自由。”用魯迅的話定義:“盲目執(zhí)著他信力。”
不知足,是人類進步的籌碼,也是人類陷入絕望的潘多拉之盒,這就是事物的兩面性,隨大流有隨大流的好處,但隨大流也有隨大流的壞處,有些甜頭,嘗到了就停不下來了,接下來的選擇,在平時疏于思考和整體構架的情況下,回到解放前還是好的,因此喪命就實在得不償失了。
我們的處境其實都很尷尬的,除了高產以上,和能夠減少負債率的中產。筆者確實是一路唱衰房產的,因為從理性的角度出發(fā),背負房產負債的家庭越多,我們的社會陷入被動的情況也就越多,人們總是動輒百萬、千萬放在嘴邊,但都是倒騰來,倒騰去的資金鏈和高昂的負債率,企業(yè)破滅也就是一瞬間,更何況普通家庭?
從理性的角度出發(fā)應該是盡可能的讓每個人都有恒產,但我們的社會是非理性的,這兩年下來,房價翻了好幾番,人們的收入從熱門職業(yè)里都能產出跳樓事件來說,并沒有多少增長,一些二缺不入流的調查說,我們的家庭收入,平均15萬,家庭總統(tǒng)資產,平均170萬,房價翻個十來翻也是無所謂的事……
于是,越是漲價起勁,越是無數的人,背負更高的負債率也要擠破頭去玩杠桿,進一步喪失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的權利。即便是偽中產們,也要背負著高負債去賭博,最后是沒人心疼的,也不會有人來兜底。
這不能歸罪于人們的低賤心理,而是太多的綁架無處不在,人們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用無盡的自我痛苦,來為我們社會虛擬的繁榮加磚加瓦,然后落得一地雞毛的時候,無論是跳樓,還是暗自哭泣,都是沒什么卵用的。
追求更好的生活,也要看自己是否輸得起
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只是普通人需要去不斷努力,還有一個社會的基本溫情,每當筆者說出這句話,很多油膩肥胖半圓們,總是指責筆者是想讓普通人不勞而獲,讓普通人占國家的便宜……說實話,一個國家不能為普通公民謀福利,要它作甚呢?
更何況,筆者并未要普通人不勞而獲,而是普通人的努力和付出,應該與回報是正比的,一個城市平均工資不到3000,房價敢在一年內從兩三千漲到一萬,這特么也叫正常?不用說那個程序員負債買房了,普通人也是著急忙慌的買房,說什么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最會炒的是誰,大家心里都明白。
追求更好的生活,一個職業(yè)已經落伍了,至少應該讓自己在思考的過程中,去掌握更多的技能,追求非投資性盈利的狀態(tài)。社會套路太多了,普通人太善良了,很容易陷入被動的境地。
多掌握幾個技能,再對自己的生活精打細算,即便遇到困境,也不至于選擇自殺一條路,雖然這可能在忙碌的工作中很難實現(xiàn),但至少還是應該自己為自己的人生用思考和發(fā)現(xiàn)新技能來兜底。
然后,我們再來看,那些貨們,跑到高端城市,豪華酒店來去貧化會的意義在哪里?裝個逼就得了,連有技能的人都得跳樓,更何況沒有技能的貧困人群?那群貨們也在賭博,賭自己做的花架子,能不能被上面賞識,至于下面的人,愛死不活。
筆者還是那句話,在一個繼續(xù)獨立思考的時代背景下,不要輕易相信權力,無論是E租寶,還是一年房價暴漲,無不是先打雞血,后收割的狀態(tài),要根據自己的需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打算。
自己不能掌握的東西,盡量不要去觸碰,李超人不就是這么玩的?不賺最后一枚銅板,可以說是退潮時跑得最快也最利索的一個了,其余那些還在貪戀最后一塊銅板的人,怕都難說了,資本家們況且如此,我們普通人豈能只每天盲目、亂投資,又不思考,不遠見?
本文編號:1322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3228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