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效應評級作為注冊會計師選擇因素的思考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明增;張繼勛;;審計判斷中的錨定效應研究[J];審計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鳳莉;;實驗研究在審計研究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2011年33期
2 董鳳莉;劉曄;;審計判斷決策中的框架效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1年02期
3 周熠華;;淺談審計職業(yè)判斷[J];經濟師;2012年03期
4 楊明增;張繼勛;;審計判斷偏誤及其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0年02期
5 王淅勤;邱靜;高玲玲;;審計職業(yè)判斷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0年04期
6 王愛國;楊明增;;審計判斷信心研究:一項實驗的證據[J];會計研究;2009年09期
7 彭桃英;李良師;李嵐;;審計判斷中的時近效應和肯定性傾向——基于持續(xù)經營能力判斷的實驗研究[J];會計研究;2009年11期
8 周瑋;盧興杰;楊丹;;實驗研究下的行為財務會計綜述[J];會計研究;2011年05期
9 李嘉明;李蘭芬;胡志濤;;基于行為心理理論的審計判斷模式構建[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年06期
10 楊明增;;經驗對審計判斷中錨定效應的影響[J];審計研究;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雪;王紀瑞;張帆;;審計職業(yè)判斷偏誤的根源分析與改進思路[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任廣乾;李建標;;不確定性條件下決策的錨定效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孫鵬;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與審計談判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韓小芳;財務舞弊公司董事會后續(xù)治理及其對外部審計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周瑋;中國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4 宋書彬;中國IPO市場承銷商行為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5 路云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與審計定價[D];暨南大學;2009年
6 倪巍洲;績效審計機理與對策[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知爍;錨定效應與股價異象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2 文符蓓;經驗、任務性質對審計中時近效應及其后續(xù)行動的影響[D];湖南大學;2009年
3 陸國良;證據次序及可靠性對審計意見類型的影響[D];湖南大學;2010年
4 田才;重大錯報風險評估中的錨定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5 郭俊;會計職業(yè)判斷允當性、會計準則改革與價值相關性[D];湖南大學;2010年
6 竇必鳳;審計判斷中的框架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7 朱蓓;期望審計風險水平評估中的錨定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8 蔣柏娟;審計定價中的錨定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9 李良師;審計判斷中的時近效應和肯定性傾向[D];湖南大學;2008年
10 楊春興;責任和審計決策輔助工具對審計判斷質量影響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繼勛;劉成立;楊明增;;中國審計判斷質量的實驗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6年06期
2 張繼勛;劉成立;楊明增;;資格準入與審計判斷質量:一項實驗研究[J];審計研究;2006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倉勇濤;審計判斷:基于客戶管理層別判斷動機的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5年04期
2 高新華;;完善獨立審計環(huán)境提高我國審計判斷質量的措施[J];現代商業(yè);2009年27期
3 秦榮生;我國注冊會計師的新業(yè)務:稅務代理[J];中國注冊會計師;1994年05期
4 林永經;注冊會計師與現代企業(yè)制度[J];中國注冊會計師;1994年12期
5 ;全省注冊會計師工作會議暨省注協(xié)一屆二次理事會議在鄞縣召開[J];浙江財稅與會計;1994年06期
6 吳鳳山;市場經濟與注冊會計師[J];長春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7 孔慶宏;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的區(qū)別何在[J];遼寧財稅;1995年01期
8 本刊編輯部;;CPA制度[J];石油工業(yè)技術監(jiān)督;1995年07期
9 賈俊躍,楊貴琴;淺淡注冊會計師避免法律訴訟的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10 成圣樹;論注冊會計師職業(yè)道德[J];江西審計與財務;199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斌;徐富明;王偉;;無所不在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的潛意識加工[A];“兩區(qū)”同建與科學發(fā)展——武漢市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振宇;;加強中介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討——注冊會計師行為約束機制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任廣乾;李建標;;不確定性條件下決策的錨定效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4 倪國愛;魯冰;;試論注冊會計師新業(yè)務拓展與服務營銷的連結[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顧奮玲;;注冊會計師專業(yè)方向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顧遠;;誰需要高質量的審計?——基于中小企業(yè)審計現狀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曾蓮;;政府審計的新力量:注冊會計師[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廖義剛;;論優(yōu)化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的制度環(huán)境[A];2002年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專集[C];2002年
9 俞軍;曹家和;;上市公司定向增發(fā)定價中的錨定效應[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李海;;注冊會計師后續(xù)教育點滴談[A];2003年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專輯[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金 蓋 辛 苑 姜玉璽;誠信是注冊會計師的品牌[N];中國審計報;2005年
2 陳建民;WTO與中國注冊會計師[N];金融時報;2001年
3 宋耀川 程彤梅;山西需要多少注冊會計師[N];山西日報;2001年
4 ;什么樣的人更適合做注冊會計師[N];財會信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楊冬;非常個案?中船重工調節(jié)利潤[N];經濟觀察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羅荀;證書等于人才?[N];中國財經報;2010年
7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 周艷;運用立法語言表述實現準則明晰目標[N];中國會計報;2010年
8 ;我對“五代會”說幾句[N];財會信報;2010年
9 關德銓;注冊會計師應如何參與管理現代化?[N];中國財經報;2000年
10 耿琛;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法律責任[N];河南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莊;決策中的錨定效應發(fā)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2 文建秀;證券市場信息披露中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3 葉少琴;中國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4 劉維;獨立審計制度安排與注冊會計師行為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5 彭桃英;審計質量與審計市場行為主體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6 易琮;行業(yè)制度變遷的誘因與績效[D];暨南大學;2002年
7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李斌;審計任期與強制輪換[D];廈門大學;2007年
9 吉偉莉;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責任鑒定機制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1年
10 陳淑萍;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經濟學分析及其監(jiān)管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軍利;注冊會計師職業(yè)判斷風險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2 李華;注冊會計師認證性服務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3 郝忠偉;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5年
4 尤蘭蘭;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監(jiān)管體制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皮建存;注冊會計師對第三人的民事責任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6 趙修娜;論資本市場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的監(jiān)管[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7 楊琳玲;注冊會計師侵權責任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8 姚歡;注冊會計師對第三人的民事責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方超;論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的法律責任[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10 杜艷馨;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監(jiān)管模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572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257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