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期貨論文 >

信用衍生品對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4 20:42

  本文關鍵詞:信用衍生品對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的影響研究 出處:《上海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 信用衍生品 貸款規(guī)模


【摘要】:在商業(yè)銀行經營的過程中,信用風險是其遇到的主要風險之一,在信用風險轉移工具出現之前,商業(yè)銀行對于信貸資產采取持有至到期之類的管理政策,而在信用風險轉移工具尤其是信用衍生品出現之后,商業(yè)銀行從此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信用風險管理以分散集中于銀行體系內部的信用風險,因此,信用衍生品得以快速發(fā)展。但是2007年爆發(fā)的金融危機將信用衍生品使用的利弊置于風口浪尖之地,很多人認為是資產證券化、信用衍生品等信用風險轉移工具的濫用誘發(fā)了此次次貸危機,因此在廣泛的對信用衍生品作用質疑的前提下,定性定量分析信用衍生品對商業(yè)銀行的風險所產生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 信用衍生產品包括信用違約互換CDS,總收益互換TRS,信用聯接票據CLNs,信用價差期權以及合成CDOs等。本文在詳細地介紹了各種信用衍生產品的交易機制之后總結前人的研究結果,分析了信用衍生品對商業(yè)銀行產生的積極和消極作用?偟膩碚f,信用衍生產品對銀行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使銀行有更好的信用管理方法,分散主要集中于銀行體系內部的信用風險,另一方面又加大了信息不對稱,增加了銀行的信貸意愿,致使銀行持有更多的風險頭寸。 為了具體的考察信用衍生品使用的影響效果,且由于我國信用衍生品市場剛剛起步,數據很不完善,因此鑒于數據的完整性和可得性,本文分別對金融危機發(fā)生之前和金融危機發(fā)生之后美國商業(yè)銀行信用衍生品使用數據分別作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金融危機發(fā)生之前,信用衍生品的使用顯著放大了中小銀行的貸款規(guī)模和風險水平,但是對大銀行的影響并不顯著,而且金融危機發(fā)生之后,無論是中小銀行還是大銀行,這種影響都不顯著。這可能是和中小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差有關。 實證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了解信用衍生品的作用機制以期避免我國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發(fā)展重蹈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覆轍,因此在論文的最后,根據實證分析結果,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832.5;F83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利娜;;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警示[J];財經科學;2007年10期

2 張強;吳敏;;中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創(chuàng)新試點最新進展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年04期

3 秦月星;熊平安;;從美國次貸危機探視“流動性之謎”[J];財政研究;2007年11期

4 丁東洋;周麗莉;;信用風險轉移對金融系統(tǒng)風險影響的實證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09期

5 李曜;銀行業(yè)和保險業(yè)之間的跨部門風險轉移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06期

6 張明;;透視CDO:類型、構造、評級與市場[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7 劉克崮;;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原因及啟示[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8 周麗莉;丁東洋;;信息不對稱視角下信用風險轉移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研究[J];經濟經緯;2010年03期

9 姜凌;徐楠;;金融危機中的衍生工具——基于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危機視角的思考[J];經濟學家;2009年05期

10 趙俊強;韓琳;李湛;;信用風險轉移與銀行系統(tǒng)表現——基于美國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場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本文編號:13299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13299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95e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