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限結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8 14:16
本文關鍵詞:基于期限結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信用價差期權定價 卡爾曼濾波 蒙特卡洛模擬 仿射期限結構模型 GARCH模型
【摘要】: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穩(wěn)步推進,中國金融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針對我國金融市場發(fā)展中的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的創(chuàng)新增長點問題,我們選取與利率變化關系最為密切的信用衍生品——信用價差期權進行定價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與創(chuàng)新如下: 1、針對中國債券市場,選取2010年3月31日到2012年9月27日國債和企業(yè)債的每日交易數(shù)據(jù),通過回歸分析與時間序列分析討論信用價差時間序列的均值回復與波動性。 2、根據(jù)其特性使用基于Cox-Ingersoll-Ross模型的三因子仿射利率期限結構模型,通過基于卡爾曼濾波的極大似然估計法及蒙特卡洛模擬,擬合出我國銀行問市場AAA級企業(yè)債及其對應的具有相同剩余到期期限國債的利率期限結構,計算信用價差,對信用價差看跌期權進行定價預測,并分別研究期權價格與敲定價差、期權剩余期限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信用價差看跌期權的價格隨著敲定信用價差的降低而升高。當實際信用價差越小時,債券實際價格越高。不同期權到期日債券的價格不同,相對應的信用價差看跌期權具有不同的價格。 3、使用GARCH模型擬合信用價差時間序列,然后給出信用價差期權定價公式。利用經典Longstaff-Schwartz模型與GARCH模型進行信用價差看跌期權的定價,比較兩模型特點。觀察定價結果發(fā)現(xiàn)信用評級越高的企業(yè)債,其信用價差期權的價格越低;剩余期限越短的債券信用價差期權價格越高。 研究將對信用價差期限結構的構建,信用衍生品的定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
【關鍵詞】:信用價差期權定價 卡爾曼濾波 蒙特卡洛模擬 仿射期限結構模型 GARCH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832.51;F224
【目錄】: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4-5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緒論13-19
- 1.1 論文選題背景和意義13-16
- 1.2 論文研究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16-17
- 1.3 論文結構安排17-19
- 第二章 相關理論基礎19-33
- 2.1 信用衍生品相關基礎19-25
- 2.1.1 信用衍生品分類及其運作原理20-23
- 2.1.1.1 信用違約互換20-21
- 2.1.1.2 總收益互換21
- 2.1.1.3 抵押負債憑證21-23
- 2.1.1.4 倍用價差期權23
- 2.1.2 信用價差期權23-25
- 2.1.2.1 信用價差期權交易原理23-24
- 2.1.2.2 信用價差期權定價原理24-25
- 2.2 信用衍生品定價模型概述25-31
- 2.2.1 信用衍生品定價的結構模型26-27
- 2.2.2 信用衍生品定價的簡約模型27-28
- 2.2.3 信用價差期權的定價模型28-31
- 2.3 本章小結31-33
- 第三章 基于三因子仿射模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33-46
- 3.1 基于利率期限結構模型的信用價差擬合33-37
- 3.1.1 利率期限結構的樣條表達式33-35
- 3.1.2 利率期限結構的參數(shù)表達式35-37
- 3.2 基于公司資產變化過程模型的信用價差擬合37-38
- 3.3 基于三因子仿射期限結構模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38-45
- 3.3.1 基于仿射期限結構模型的信用價差擬合38-40
- 3.3.2 基于卡爾曼濾波的極大似然估計法40-42
- 3.3.3 信用價差看跌期權價格的蒙特卡洛模擬42-43
- 3.3.4 信用價差看跌期權定價實證分析43-45
- 3.4 本章小結45-46
- 第四章 基于LS模型與GARCH模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46-61
- 4.1 基于時間序列分析的信用價差期限結構擬合46-50
- 4.1.1 基于GJR-GARCH模型以及GARCH-SK模型的信用價差擬合47-48
- 4.1.2 基于Das-Sundaran模型的信用價差擬合48-49
- 4.1.3 基于GARCH模型的Duan方法信用價差擬合49-50
- 4.2 信用價差期權定價模型50-54
- 4.2.1 基于LS模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模型51-52
- 4.2.2 基于GARCH模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模型52-54
- 4.3 信用價差曲線形態(tài)54-58
- 4.3.1 不同期限不同信用評級企業(yè)債信用價差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54-56
- 4.3.2 各信用評級到期期限信用價差對數(shù)每日變化回歸分析56-57
- 4.3.3 GARCH模型的參數(shù)估計57-58
- 4.4 基于LS模型與GARCH模型的信用價差期權定價實證分析58-60
- 4.5 本章小結60-61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61-64
- 5.1 研究總結61-62
- 5.2 研究展望62-64
- 參考文獻64-69
- 致謝69-70
- 研究成果及完成的學術論文70-71
- 作者和導師簡介71-72
- 附件72-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史永東;趙永剛;;信用衍生品的國際發(fā)展機理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10期
2 文忠橋;;中國銀行間國債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實證分析——基于Nelson-Siegel模型[J];財貿研究;2013年03期
3 周榮喜;王永超;王先良;杜思楠;;我國不同行業(yè)企業(yè)債信用價差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3年08期
4 董愛國;;信用衍生產品發(fā)展歷程與規(guī)律——以美國為例[J];金融發(fā)展研究;2010年01期
5 周榮喜;牛偉寧;;基于SV模型的中國債券信用價差影響因素研究[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1年12期
,本文編號:11085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110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