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經營與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多元化經營與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實證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農民合作社作為農業(yè)的重要抓手,作為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作為發(fā)展農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作為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在發(fā)展農業(yè)產業(yè)組織、實現農業(yè)產業(yè)化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農民合作社的發(fā)展和擴大,由于農民對合作社的發(fā)展、合作社的層次、合作內容、合作形式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從而推動了農民合作社多元化經營發(fā)展。而多樣化經營戰(zhàn)略是否有利于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因此本文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辦法,以多元化經營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為基礎,結合我國農業(yè)的弱勢地位,對多元化經營程度的測量方法和合作社經營績效的測評方法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分析;然后以所獲取的數據為例,測度了我國農民合作社多元化經營情況,并運用因子分析法和線性回歸揭示了農民合作社多元化經營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最后提出相關結論和建議。遵循上述思路,本文內容結構如下:第一,對國內外農民合作社績效評價的方法、多元化經營與經營績效的關系進行綜述分析;第二,相關概念的界定,在界定本文所指農民合作社和經營績效的基礎上,分析農民合作社進行多元化經營的理論基礎;第三,利用多元化經營所跨行業(yè)數(N)、赫芬達爾指數(HD)對多元化經營的程度進行指標衡量;第四,利用因子分析法對農民合作社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第五,對多元化經營與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進行回歸分析;第六,根據結論,提出建議和不足。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 多元化經營戰(zhàn)略 合作社經營績效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321.4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導論7-17
-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7-8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義8
- 1.2 研究內容與方法8-9
- 1.2.1 研究內容8-9
- 1.2.2 研究方法9
-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9-14
- 1.3.1 國外研究現狀9-11
- 1.3.2 國內研究現狀11-14
- 1.3.3 研究述評14
- 1.4 本文創(chuàng)新和技術路線圖14-17
- 1.4.1 本文創(chuàng)新14-16
- 1.4.2 技術路線圖16-17
- 2 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17-21
- 2.1 相關概念界定17-18
- 2.1.1 合作社17
- 2.1.2 農民合作社17
- 2.1.3 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17-18
- 2.1.4 多元化經營18
- 2.2 理論基礎18-21
- 2.2.1 農業(yè)比較利益理論18-19
- 2.2.2 范圍經濟理論19
- 2.2.3 風險投資理論19
- 2.2.4 交易費用理論19-20
- 2.2.5 外部性理論20
- 2.2.6 羊群行為理論20-21
- 3 農民合作社多元化衡量21-29
- 3.1 衡量方法21-22
- 3.1.1 經營所跨行業(yè)數21
- 3.1.2 赫芬達爾指數21-22
- 3.2 數據選擇22-25
- 3.2.1 數據來源22
- 3.2.2 數據說明22-25
- 3.3 分析過程25-29
- 3.3.1 多元化程度的計算25-26
- 3.3.2 多元化程度結果分析26-29
- 4 基于因子分析農民合作社績效評價29-39
- 4.1 指標體系設計29-31
- 4.1.1 設計原則29
- 4.1.2 評價指標29-31
- 4.2 因子分析法簡介31
- 4.3 因子分析過程31-39
- 4.3.1 因子適宜性檢驗32
- 4.3.2 確定公共因子32-33
- 4.3.3 建立因子載荷矩陣33-34
- 4.3.4 計算因子得分并排序34-39
- 5 多元化經營與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的實證分析39-44
- 5.1 變量選擇與模型選擇39
- 5.1.1 變量選擇39
- 5.1.2 模型選擇39
- 5.2 實證分析39-42
- 5.2.1 描述性分析39-40
- 5.2.2 回歸分析40-42
- 5.3 結論分析42-44
- 6 研究結論、建議與不足44-47
- 6.1 研究結論44-45
- 6.1.1 農民合作社多元化經營的普遍性44
- 6.1.2 農民合作社綜合績效普通偏低44
- 6.1.3 多元化經營與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成顯著的正向關系44-45
- 6.2 研究建議45
- 6.2.1 鼓勵農民合作社多元化發(fā)展45
- 6.2.2 注重農民合作社全面協調發(fā)展45
- 6.2.3 增強合作社自身規(guī)模45
- 6.3 研究不足45-47
- 6.3.1 樣本選擇的局限性45-46
- 6.3.2 多元化程度衡量方法的局限性46
- 6.3.3 模型選擇的局限性46-47
- 參考文獻47-50
- 附錄A 樣本農民合作社基本數據表50-62
- 附錄B 農民合作社調查問卷62-67
- 致謝67-68
- 作者簡歷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艷萍;面對入世挑戰(zhàn)發(fā)展新型農民合作社[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新型農民合作社:“農村的希望工程”[J];領導決策信息;2004年35期
3 ;中外專家研討農民合作社立法[J];農村財務會計;2005年06期
4 劉登高;農民合作社的歷史教訓和新鮮經驗[J];農村經營管理;2005年05期
5 ;農民合作社立法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J];農村經營管理;2005年06期
6 ;黑龍江上海首創(chuàng)跨省農民合作社[J];領導決策信息;2005年35期
7 ;農民合作社的經驗[J];中國供銷商情;2005年10期
8 劉登高;;農民合作社的歷史教訓和新鮮經驗[J];農村工作通訊;2005年05期
9 孫迪亮;農民合作社的十大功能[J];經濟問題探索;2005年01期
10 徐克勤;發(fā)展農民合作社必先走出認識誤區(qū)[J];領導科學;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劍;;試論農村技術協會與農民合作社共同發(fā)展的模式[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四)[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王昌年;奉賢農民合作社貸款有了綠色通道[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7年
2 米厚民 梁建文;我省665家農民合作社帶動45萬農戶致富[N];山西日報;2006年
3 記者 艾春義;全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座談會召開[N];四平日報;2006年
4 市委副書記 閻杰;抓住機遇 大力發(fā)展農民合作社[N];四平日報;2006年
5 朱雪明;浙江農民合作社首次獲貸款授信2304萬元[N];中國信息報;2007年
6 宋紹強 記者 呂曉明;20條新規(guī)支持農民合作社發(fā)展[N];牡丹江日報;2008年
7 通訊員 姜小梅、巴雅;博樂市農民合作社助農增收[N];博爾塔拉報;2009年
8 記者 王朝霞;11部門扶持農民合作社發(fā)展[N];甘肅日報;2009年
9 記者 劉靜;本市農民合作社申請貸款可獲貼息[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9年
10 記者 王海燕;農民合作社申請貸款可獲政府貼息[N];北京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曹文娟;我國農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東霞;中國新型農民合作社發(fā)展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2 周孝貴;農村轉型背景下的新型農民合作社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李雙;當前我國農民合作社發(fā)展困境及發(fā)展方向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4 趙京;我國農民合作社發(fā)展問題及解決對策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5 李加龍;三種社會網絡視角下農民合作行為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6 張娜;湖北省荊州市農民合作社盈余合理分配影響因素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7 周傳亮;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民合作社文化建設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8 金捚;農民合作社:創(chuàng)業(yè)資源來源及獲取策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原賀賀;農民合作社參與鄉(xiāng)村治理模式構建[D];西華師范大學;2015年
10 李柯;農村資金互助社與農民合作社的共生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多元化經營與農民合作社經營績效實證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9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6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