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園建設背景下天姥山旅游文化挖掘及開發(fā)路徑——基于文本語義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06:28
"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天姥山在古代旅游熱度極高,但在現(xiàn)代乏人問津,這在我國名山旅游的發(fā)展史上是較為奇特的現(xiàn)象。通過八爪魚采集器抓取熱門旅游網(wǎng)站游記文本,并使用ROST CM 6.0軟件對文本進行語義分析,反映天姥山的旅游熱度,明確其旅游的關鍵吸引物為李白及其詩作《夢游天姥吟留別》,并為天姥山今后走文化旅游的發(fā)展道路提出若干建議。
【文章來源】: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2020,20(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天姥山游記和游客評價的語義網(wǎng)絡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研學旅行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省思——以“天姥山唐詩之路”課程為例[J]. 舒義平. 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 2018(11)
[2]天姥山考論[J]. 徐躍龍. 浙江社會科學. 2017(04)
[3]從敘事角度看天姥山現(xiàn)代話語意義構建[J]. 張灑麗.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3(09)
[4]唐詩之路:中國文人的山水走廊[J]. 袁因,周一渤,竺岳兵,傅璇琮. 藝苑. 2008(10)
[5]唐詩之路與政治因素之關系[J]. 胡正武. 臺州學院學報. 2006(01)
[6]中國山水文學中的人格精神[J]. 曾明.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S6)
[7]天姥山與李白[J]. 陳百剛. 紹興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02)
碩士論文
[1]天姥山文化景觀歷史變遷研究[D]. 沈俊.浙江農(nóng)林大學 2018
[2]語言資源的旅游開發(fā)初探[D]. 周美伶.華中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87993
【文章來源】: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2020,20(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天姥山游記和游客評價的語義網(wǎng)絡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研學旅行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省思——以“天姥山唐詩之路”課程為例[J]. 舒義平. 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 2018(11)
[2]天姥山考論[J]. 徐躍龍. 浙江社會科學. 2017(04)
[3]從敘事角度看天姥山現(xiàn)代話語意義構建[J]. 張灑麗.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3(09)
[4]唐詩之路:中國文人的山水走廊[J]. 袁因,周一渤,竺岳兵,傅璇琮. 藝苑. 2008(10)
[5]唐詩之路與政治因素之關系[J]. 胡正武. 臺州學院學報. 2006(01)
[6]中國山水文學中的人格精神[J]. 曾明.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S6)
[7]天姥山與李白[J]. 陳百剛. 紹興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02)
碩士論文
[1]天姥山文化景觀歷史變遷研究[D]. 沈俊.浙江農(nóng)林大學 2018
[2]語言資源的旅游開發(fā)初探[D]. 周美伶.華中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87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358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