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yè)上市企業(yè)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主成分分析 切入點:林業(yè)上市公司 出處:《林業(yè)經濟》2015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較準確地評價林業(yè)企業(yè)的績效情況,選取了11家林業(yè)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利用2010~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中主要的7個指標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構建了一個林業(yè)上市公司綜合得分數學模型。結果表明,有4家企業(yè)得分大于零,而7家企業(yè)得分小于零,說明林業(yè)企業(yè)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并提出防范風險的建議。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forestry enterprises more accurately, 11 forestry listed compani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main 7 indexes in the annual report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10 to 2013.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mprehensive score of forestry listed companies is construc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4 enterprises with scores greater than zero. The score of 7 enterprises was less than zero, which indicated that forestry enterprises had larger investment risk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event the risk.
【作者單位】: 北京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林業(yè)局委托項目“資金審計與稽查”(編號:2014-LYSJWT-1)
【分類號】:F326.25;F30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孫錚,王躍堂;資源配置與盈余操縱之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1999年04期
2 邢慧;馬海青;;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J];財會通訊;2011年23期
3 段艷芳;蘇寧;張衛(wèi)民;;林業(y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4 陸正飛;魏濤;;配股后業(yè)績下降:盈余管理后果與真實業(yè)績滑坡[J];會計研究;2006年08期
5 宋彩平;何佳祺;;基于因子分析的林業(yè)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研究[J];林業(yè)經濟問題;2013年01期
6 傅隆生;宋思哲;邵玉玲;李平平;王海峰;崔永杰;;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海沃德獼猴桃品質指標綜合評價[J];食品科學;2014年1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超;唐琰;李敏;;農業(y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6期
2 田培源;崔學剛;李欣憶;;盈余管理與稅費負擔——基于會計差錯更正數據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3 張福康,姚九斌;論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信息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02年06期
4 閻曉輝;利潤操縱之博弈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3年09期
5 班景剛;上市公司操縱利潤之目的、手段及其對策[J];商業(yè)研究;2004年14期
6 盧靜;包育紅;;制度安排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07年04期
7 于東智;盈余管理與會計準則的制訂[J];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8 王良玉,劉樹云;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監(jiān)管的博弈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任嵐;;淺談會計委派制的局限性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0年08期
10 高雷;宋順林;;關聯交易、支持與盈余管理——來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經科學;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寧鐘;何景風;;基于產業(yè)效應視角的中國上市公司并購高科技企業(yè)績效研究——對1999—2006年滬深兩市的實證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8年
2 顏敏;王平心;張永國;;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組合選擇現狀研究——基于2001年滬深股市的經驗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3 張為國;翟春燕;;上市公司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4 謝海洋;王秀芬;;1999、2001年債務重組準則盈余管理對比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5 楊旭東;;新配股政策下盈余管理及其結果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趙云鵬;;會計準則制定與盈余管理治理[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朱靜芬;;我國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現狀和對策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8 甘道武;劉波;;國際四大為我國提供了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嗎?——基于我國審計市場審計質量差異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9 劉鳳委;謝詩蕾;趙文娟;;監(jiān)管政策變更與公司盈余管理行為動態(tài)博弈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10 郭薈;;盈余管理的稅務成本: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花貴如;投資者情緒對企業(yè)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曉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人為操控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翟勝寶;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畢金玲;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方式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杜瑞;機構投資者持股特征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高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投資支出的關系研究——融資約束視角[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7 林大龐;股權激勵的公司治理效應:基于盈余管理與公司業(yè)績視角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吳敏曉;基于市場交易視角的中國上市公司大股東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順華;中小企業(yè)債權融資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10 劉穎;真實和應計盈余管理水平及其價值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明;我國農業(y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孫淑珍;管理舞弊控制與盈余質量[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陳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評系統對盈余管理的影響[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4 周星明;我國上市高管薪酬決定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張艷華;我國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暉;財務狀況、公司治理與盈余管理[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康玉超;新會計準則對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0年
8 莊萌;資產減值準備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翟美佳;盈余管理的稅收成本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王謙;企業(yè)盈余管理行為的博弈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家義;;基于獼猴桃采后生理的主成分分析及其與電學指標相關性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0期
2 楊存典;張雁;;商洛市房地產業(yè)發(fā)展水平的綜合評價[J];北方經濟;2010年14期
3 黃新建,張宗益;中國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16期
4 孫錚,王躍堂;資源配置與盈余操縱之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1999年04期
5 邢慧;馬海青;;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J];財會通訊;2011年23期
6 陳建岐;芻談盈余管理[J];財會月刊;2000年18期
7 周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慶縣域經濟發(fā)展水平實證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秦榮生;財務會計新課題:盈余管理[J];當代財經;2001年02期
9 卓春宣;陳登云;;用主成分分析法選擇金柑果實品質的評價因素[J];亞熱帶農業(yè)研究;2011年02期
10 李素紅;陳立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竹;王龍昌;;陜西省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主成分分析[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7年02期
2 梁偉,張紀伍,吉榮梅;主成分分析對土壤污染源的分辨[J];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1985年01期
3 孫五成;徐靜斐;;水稻品種的主要成分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1986年03期
4 劉波;;豆蚜種群消長的主成分分析[J];福建農學院學報;1986年04期
5 徐萬仁;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寧夏甘草集中分布區(qū)的應用及初步探討[J];寧夏農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6 徐明廣;;刺槐種子品質指標的主成分分析[J];陜西林業(yè)科技;1989年03期
7 劉悅翠;刺槐數量性狀的主成分分析及分類[J];西北林學院學報;1990年02期
8 李娟;林秉沂;梁永紅;魯克己;王廷新;張豪;李興和;;豬雜交效果的主成分分析及評價[J];河南農業(yè)科學;1991年09期
9 徐梅;黑龍江墾區(qū)小康化農場考核結果的主成分分析[J];農業(yè)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1997年04期
10 沈最意,張宗余,許冰;寧波地區(qū)經濟指標的主成分分析[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么彩蓮;魏寧;;關于主成分分析的改進方法探討[A];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陳明星;繆柏其;靳韜;;利率影響因素的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A];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孫曉東;胡勁松;焦s,
本文編號:15704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157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