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制度治理與多邊懲罰治理的比較及綜合——以公共秩序服務為例
本文關鍵詞:正式制度治理與多邊懲罰治理的比較及綜合——以公共秩序服務為例
【摘要】:筆者從治理結構的角度,研究了正式制度治理與多邊懲罰治理模型適用范圍以及優(yōu)、缺點。在政府規(guī)模不變與政府最優(yōu)規(guī)模兩種情況下,我們分別證明了單純依賴于正式制度治理來提供"超額"公共物品服務將出現管理不足的困境。即使存在較為完善的正式制度,由于正式制度治理的成本問題,在解決某些社會管理問題會發(fā)生社會管理成本過高、公共物品的供給不足現象。我們研究了多邊懲罰治理模式,認為多邊懲罰治理模式非常適合社會管理中微觀單元(如社區(qū))所應該依賴的治理模式。進一步,筆者認為正式制度下引入多邊懲罰治理制度的混合治理結構可以補充正式制度的社會管理成本過高問題。本文的應用將為我國解決降低社會管理費用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 正式制度治理 多邊懲罰治理機制 聲譽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3YJCZH022)
【分類號】:F019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及綜述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出現了很多的社會秩序不和諧現象。如“隨地吐痰”、“老人跌倒扶不扶”、“中國式的過馬路”、“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不斷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事件。一些人慨嘆道德缺失問題,同時另一些人訴尋社會管理秩序維持不足。本文主要從治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謝冬水;;合約形式、交易規(guī)模與經濟績效——對傳統(tǒng)中國經濟停滯的微觀解釋[J];財經研究;2014年04期
2 付才輝;;發(fā)展戰(zhàn)略的成本與收益:一個分析框架——對新結構經濟學的目標、爭議與拓展的探討[J];南方經濟;2014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長劍;;區(qū)域公共管理視域下的公共物品治理模式分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2 崔兵;;制度環(huán)境與治理模式選擇[J];孝感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黃少安;韋倩;;利他經濟學研究評述[J];經濟學動態(tài);2008年04期
4 周泯非;魏江;;產業(yè)集群治理模式及其演化過程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0年01期
5 王召俠;黃魯成;;社會規(guī)范與新技術間的長期關系模型[J];科學學研究;2010年08期
6 何俊;自然資源治理:概念和研究框架[J];綠色中國;2005年18期
7 臧漫丹;高顯義;;循環(huán)經濟及政策體系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蔡輝明;;集體行動困境之謎的出路分析——基于國外學者兩本專著的檢視[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李學;;公共管理市場化治理模式的局限性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5期
10 駱永民;;交易成本視角下的公共物品提供機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志娟;苗大培;;體育公共物品的供給方式——公共服務與非營利組織理論的視角分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2 沈越;邱晨曦;;從理性預期到近似理性預期——西方經濟學中預期研究的新動向[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楊穎;;公共服務的概念研究及相關概念辨析[A];第六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劉遠風;;公共物品資本化及其分配效應[A];2010年“海右”全國博士生論壇(公共經濟學)“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的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章平;黃凱南;;制度轉型中的個體知識、策略認知與選擇:自治還是依賴政府?——以集體物品CPR供給為例[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鄧平;;制度、產權、政府與經濟學[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廖建求;;農村環(huán)境保護的經濟分析[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唐志軍;王玉霞;諶瑩;;經濟學的“手”的理論及對中國改革的啟示[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郭小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不能解釋現代市場經濟了嗎?[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郭小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不能解釋現代市場經濟了嗎?[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樂明;加大公共品供給 充分有效發(fā)揮政府作用[N];中國改革報;2007年
2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 吳慶;基礎設施的公共性及其政策啟示[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張波 燕冰 本報通訊員 立平;“平江模式”的經濟學解讀[N];蘇州日報;2009年
4 徐宗威;生產公共物品才有特許經營[N];中國建設報;2009年
5 劉暉;個人權利是公共物品[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6 陳國營;公共產品及服務的市場化邊界[N];上海證券報;2007年
7 龐遵升;區(qū)域競爭靠什么?[N];人民日報;2006年
8 盛洪;獲取成本、排他成本與產權制度選擇[N];光明日報;2006年
9 張軍;中國經驗中的政治治理[N];經濟觀察報;2006年
10 魏也;富人搭便車論是對公共產品的誤讀[N];上海證券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偉;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經濟學分析[D];西北大學;2004年
2 雷曉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論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3 席恒;公共物品供給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4 張文宣;全球價值鏈理論及其實踐應用[D];西北大學;2008年
5 于國安;政府規(guī)制、政府職能與公共物品供給效率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吳強;基于政府行為視角的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7 張傳烈;建國以來城市管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蒲國蓉;轉型期政府經濟職能的變遷[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9 田先鈺;R&D產業(yè)組織與管理研究[D];江蘇大學;2008年
10 吳述松;自然資源租金、公共環(huán)境服務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D];廈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淑麗;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分析[D];鄭州大學;2003年
2 李洪波;公共物品供給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3 孫筠;治理視野中的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給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曹新新;我國非政府組織供給公共物品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5 霍艷麗;治理理論視野下的公共物品供給多元化[D];四川大學;2006年
6 周俊;公共物品供給領域中的“政府失靈”及其規(guī)避[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芳;我國城市社區(qū)供給公共物品的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8 徐君君;區(qū)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給行為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9 喻s,
本文編號:573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57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