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化進程中戶籍非農化誘發(fā)的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4 21:38
在城鄉(xiāng)二元經濟體制下,農民城鎮(zhèn)化進程中戶籍非農化是必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然而,征地補償收益分配的成員資格標準依賴與農民戶籍非農化所引致的成員資格瑕疵,征地補償內容構成與農地權利體系的不對稱性,以及征地補償費用分配方案確定方式"村民自治為主,司法救濟為輔"的內部依據標準沖突,致使在征地補償收益分配中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轉非"成員處于劣勢地位,并誘發(fā)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各產權主體間的利益沖突。通過構建博弈模型分析發(fā)現,在征地補償收益分配過程中,"農轉非"成員要維護自身土地的合法權益,就應克服成員間原子化個體分布的特征,組建土地權益維護聯(lián)盟,政府應重視并積極應對"農轉非"人員的維權行為。同時,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與土地制度改革關聯(lián)互動,規(guī)范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征地補償收益分配關系,實現土地承包經營權補償收益分配以"地權"為依據,土地所有權補償收益分配以"成員權"為依據。
【文章來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2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戶籍非農化———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的內在關聯(lián)及表現形式
1. 1 “戶籍非農化———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內在關聯(lián)
1.1.1“農轉非”引致的成員資格瑕疵與征地補償收益分配的成員資格依賴
1. 1. 2 現行征地補償內容構成與農地權利體系的不對稱性
1. 1. 3 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方案確定方式“村民自治為主,司法救濟為輔”依據標準的沖突
1. 2 戶籍非農化誘發(fā)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的表現形式
1. 2. 1 “農轉非”人員與村民之間的利益沖突
1. 2. 2 “農轉非”人員與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利益沖突
1. 2. 3 “農轉非”人員之間的利益沖突
2 戶籍非農化誘發(fā)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的博弈分析
2. 1 前提假設與博弈模型的建立
2. 2 征地補償分配過程中的均衡策略分析
3 對策和建議
3. 1 博弈分析引申出的對策和建議
3. 1. 1 組建“農轉非”人員土地權益維護聯(lián)盟
3. 1. 2 對集體經濟組織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實施重罰
3. 2 其他配套對策和建議
3. 2. 1 戶籍制度改革與土地制度改革關聯(lián)互動
3. 2. 2 規(guī)范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收益內部分配依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私法中身份的社會化變遷——兼論農民身份利益的實現[J]. 張力,鄭志峰.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2]論征地補償費分配的反思與重構[J]. 朱金東,孫婷婷. 政法論叢. 2012(06)
[3]農村土地內部產權關系解構下的征地補償標準研究[J]. 劉靈輝.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012(04)
[4]論土地補償費的分配對象[J]. 張宏東.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 2012(04)
[5]基于成員權的農地產權改革路徑[J]. 劉小紅,郭忠興,陳興雷. 江漢論壇. 2011(07)
[6]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轉移:戰(zhàn)略抉擇和政策思路[J]. "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課題組,張紅宇. 中國農村經濟. 2011(06)
[7]集體成員權和土地承包收益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穩(wěn)定地權與不穩(wěn)定地權的對比——以西水村第八村民小組兩次征地補償費分配為例[J]. 李菁,顏丹麗. 中國農村觀察. 2011(02)
[8]農民工進城落戶與宅基地退出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重慶市開縣357份農民工的調查問卷[J]. 張怡然,邱道持,李艷,駱東奇,石永明. 中國軟科學. 2011(02)
[9]戶籍制度下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在土地征收時的權益保障[J]. 張曉梅. 前沿. 2010(10)
[10]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成因和處理原則——對新市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案的調研[J]. 楊新. 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04)
本文編號:3301476
【文章來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2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戶籍非農化———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的內在關聯(lián)及表現形式
1. 1 “戶籍非農化———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內在關聯(lián)
1.1.1“農轉非”引致的成員資格瑕疵與征地補償收益分配的成員資格依賴
1. 1. 2 現行征地補償內容構成與農地權利體系的不對稱性
1. 1. 3 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方案確定方式“村民自治為主,司法救濟為輔”依據標準的沖突
1. 2 戶籍非農化誘發(fā)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的表現形式
1. 2. 1 “農轉非”人員與村民之間的利益沖突
1. 2. 2 “農轉非”人員與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利益沖突
1. 2. 3 “農轉非”人員之間的利益沖突
2 戶籍非農化誘發(fā)征地補償收益分配沖突的博弈分析
2. 1 前提假設與博弈模型的建立
2. 2 征地補償分配過程中的均衡策略分析
3 對策和建議
3. 1 博弈分析引申出的對策和建議
3. 1. 1 組建“農轉非”人員土地權益維護聯(lián)盟
3. 1. 2 對集體經濟組織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實施重罰
3. 2 其他配套對策和建議
3. 2. 1 戶籍制度改革與土地制度改革關聯(lián)互動
3. 2. 2 規(guī)范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收益內部分配依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私法中身份的社會化變遷——兼論農民身份利益的實現[J]. 張力,鄭志峰.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2]論征地補償費分配的反思與重構[J]. 朱金東,孫婷婷. 政法論叢. 2012(06)
[3]農村土地內部產權關系解構下的征地補償標準研究[J]. 劉靈輝.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012(04)
[4]論土地補償費的分配對象[J]. 張宏東.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 2012(04)
[5]基于成員權的農地產權改革路徑[J]. 劉小紅,郭忠興,陳興雷. 江漢論壇. 2011(07)
[6]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轉移:戰(zhàn)略抉擇和政策思路[J]. "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課題組,張紅宇. 中國農村經濟. 2011(06)
[7]集體成員權和土地承包收益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穩(wěn)定地權與不穩(wěn)定地權的對比——以西水村第八村民小組兩次征地補償費分配為例[J]. 李菁,顏丹麗. 中國農村觀察. 2011(02)
[8]農民工進城落戶與宅基地退出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重慶市開縣357份農民工的調查問卷[J]. 張怡然,邱道持,李艷,駱東奇,石永明. 中國軟科學. 2011(02)
[9]戶籍制度下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在土地征收時的權益保障[J]. 張曉梅. 前沿. 2010(10)
[10]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成因和處理原則——對新市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案的調研[J]. 楊新. 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04)
本文編號:3301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330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