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范式對轉型國家的危害及反思
[Abstract]:In the 1990s, neoliberalism became the strategy of lead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and Eastern countries, and caused a serious transition crisis, and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swept the whole world, once again cause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transition countries.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concentrated on the inherent drawbacks of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of the extreme privatization and absolute liberalization of neoliberalism, which created an abnorm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market order, property rights system, financial system and economic structure. There are serious instability, fragility and ineffectiveness in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government governance, which has become the deep institutional root that leads to the aggravation of the crisis. After the baptism of the crisis, the transition countries must make a major adjustment to the neoliberal paradigm that guides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seek a way of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eyond the neoliberalism.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經濟學系;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08AJL00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0CJL003)
【分類號】:F091.3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郭連成;刁秀華;;國際金融危機與轉軌國家的應對——以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為研究視角[J];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12期
2 余南平;李享;吳皓偉;梁菁均;;金融危機下中東歐轉型模式再評估[J];俄羅斯研究;2009年03期
3 徐坡嶺;張魯平;;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中東歐國家經濟走勢分析[J];俄羅斯研究;2009年03期
4 姚金海;潘榕芳;;金融危機的演化階段及其美國檢視[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5 劉國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問題[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奉,冉生欣;中國視角的新自由主義[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姜廣義;;地域體育文化與地緣政治關系初探[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趙曄;錢繼磊;;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公共財政論的困境[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戰(zhàn)麗梅;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制造業(yè)的“世界工廠”地位[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吳懷友;曹休寧;;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關系新論[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6 張庭偉;新自由主義·城市經營·城市管治·城市競爭力[J];城市規(guī)劃;2004年05期
7 王志偉;新經濟自由主義在當前的國際影響及其教訓[J];當代經濟研究;2004年07期
8 李其慶;;馬克思經濟學視閾中的金融全球化[J];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02期
9 姜秀敏,林紅霞,吳舒屏;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的文化安全問題解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10 金碚,劉戒驕;構建現代市場體系有效競爭秩序若干問題探討[J];東南學術;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其慶;;馬克思經濟學視域中的金融全球化[A];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2 ;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研究報告[A];2005-2006中國生產力發(fā)展研究報告(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紅臻;知識經濟與法制創(chuàng)新[D];吉林大學;2006年
2 劉洋;俄羅斯民主化研究(1992年以來)[D];吉林大學;2009年
3 康瑜;高等教育全球化:一個全球地方化視角的解讀[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陳楚鐘;跨境上市監(jiān)管的國際合作與協(xié)調[D];暨南大學;2009年
5 劉巖;威廉·特維寧的一般法理學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張晶;世界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梳理·國際視野·啟示價值[D];吉林大學;2010年
7 王喜滿;希臘共產黨反帝反壟斷的社會主義革命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學標;全球化時代維吾爾民族的文化沖突與文化傳播[D];武漢大學;2010年
9 王鵬;“查韋斯現象”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黃慧玲;美國文化價值觀與文化霸權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成娟;新自由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夏海斌;中東歐國家轉型的外部約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于凡諾;自由的通道[D];湘潭大學;2008年
4 徐旭開;張君勱自由思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唐蜀湘;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全球化風險的規(guī)避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6 黨艷紅;反全球化思潮評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黎;哈耶克自由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王培杰;冷戰(zhàn)后拉美左翼政黨的新調整及其對拉美政治發(fā)展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巍;后普京時代俄羅斯對外貿易形勢與外貿政策走向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10 肖慶華;中俄貿易結構失衡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黃小軍;陸曉明;吳曉暉;;對美國次貸危機的深層思考[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2 郭連成;米軍;;經濟轉軌國家金融體制轉換及其效應分析——以中國和俄羅斯為例[J];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3 張健榮;;俄羅斯政府反危機舉措及其影響[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9年04期
4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金融穩(wěn)健與亞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8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孔田平;中歐國家的轉型與崛起[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援;評哈耶克著《貨幣的非國家化》[J];世界經濟;1980年09期
2 傅殷才;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中西德新自由主義的危機[J];江漢論壇;1980年06期
3 錢榮X;西方宏觀經濟學中的新流派——合理預期學派評介[J];世界經濟;1981年09期
4 段心敏;;“里根經濟學”的懷古與新意[J];經濟研究;1982年08期
5 曹國卿;論西德新自由主義[J];世界經濟文匯;1983年03期
6 爻大生;現代資本主義滯脹危機與新自由主義的抬頭[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4年02期
7 陳亞溫;論聯邦德國的競爭政策[J];世界經濟;1984年06期
8 左大培;瓦爾特·歐根[J];世界經濟;1984年08期
9 陳亞溫;;西德財政剖析[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
10 扎伊金;文新;;美國資產階級思想體系主要流派的發(fā)展[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MAKOTO ITOH;林榮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中國道路可行性理論研究[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Dennis W Taylor;高明華;;轉型經濟下的財務報告:問題與對策(譯文)[A];轉型經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3 任治君;;落后國家的干預偏好[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張世鵬;;“9·11”以后全球化研究的幾個問題[A];小康社會:文化生態(tài)與全面發(fā)展——2003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李新;;經濟轉型國家產權制度變遷評析[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6 胡鍵;;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國際政治觀[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7 李士梅;;對制約國企改革幾個深層理論問題的探討[A];第四屆國有經濟論壇——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國有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馬曉燕;;社會學視野下的社會和諧——2004·學術前沿論壇北京市社會學學會專場綜述[A];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2004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羅志田;;胡適1926年對莫斯科中山大學的訪問[A];“1920年代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李哲承;;儒家對在追求利益的社會中出現的矛盾圿突問題的觀點[A];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四)[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培芳;回眸電信改革[N];光明日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王靜;警惕:全球化≠美國化[N];科學時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鄭園園;“第三條道路”通往何方[N];人民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張建華 馬劍;我們這個世界——世紀之交的對話[N];人民日報;2000年
5 劉申有 宋文群;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規(guī)則的全球化[N];社會科學報;2000年
6 萬俊人;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7 蔡武;關于“第三條道路”(上)[N];學習時報;2000年
8 每文;東歐劇變的歷史思考[N];學習時報;2000年
9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 龐中英 博士;全球化進程在反思中修正[N];解放日報;2001年
10 編者注:本文發(fā)表時本報有一些刪改 美國三一學院經濟系 文貫中;市場機制,政府定位和法治[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振成;新自由主義改革與民眾主義執(zhí)政黨[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吳忠超;無法走出的困境[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勉青;經濟轉型國家的經濟法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趙力;轉型期財稅分權體制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李小華;觀念與國家安全:中國安全觀的變化(1982—2002)[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虞慧暉;經濟體制、信息結構與企業(yè)破產[D];浙江大學;2004年
7 劉志云;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8 楊英杰;金融發(fā)展中的中國貨幣需求活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9 何霄;阿根廷危機的國際關系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10 汪紅麗;中國企業(yè)債券融資與公司治理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姬高生;西方國際政治理論的兩大流派[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2 周平順;西部大開發(fā)與政府宏觀區(qū)域經濟調控[D];廣西大學;2001年
3 頓時春;布萊爾“第三條道路”評析[D];新疆大學;2001年
4 朱玉龍;試析美國的“制度霸權”:從理論上的爭論到外交中的揉和[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5 吳茜;論經濟全球化的政治后果[D];廈門大學;2001年
6 李文章;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民族經濟利益觀[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7 苗紅妮;冷戰(zhàn)后國家利益的認證與維護[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李艷;戰(zhàn)后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差異與共識[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藝宏;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國際比較與借鑒[D];廈門大學;2002年
10 陳晨華;吉登斯“第三條道路”思想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3809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238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