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經濟思想論文 >

碳關稅對我國出口企業(yè)的影響——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的實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10-05 18:50
【摘要】:本文通過建立投入產出模型(IOM),制作直接與完全消耗系數(shù)矩陣,以求得各行業(yè)單位產出完全能耗。以行業(yè)出口額、碳原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關系計算出口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含碳量。另外,計算得到各行業(yè)在不同稅率下被征收的碳關稅,以行業(yè)利潤、國民經濟和稅收總量三個角度來分析碳關稅對我國出口企業(yè)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碳關稅稅率為T1時,碳關稅對利潤影響較大的5行業(yè)是水生產和供應業(yè),紡織業(yè),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yè),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yè)與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yè)。在T2時,出口企業(yè)將受到更嚴重影響,但碳關稅對利潤基數(shù)較大的行業(yè)影響不顯著,如食品、飲料及煙草制品業(yè),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yè)等;碳關稅對國民經濟出口企業(yè)利潤和稅收總量的影響都較大。最后從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面提出規(guī)避碳關稅不利影響的建議措施。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put-output model (IOM), is established to produce direct and complete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matrix to obtain the complet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utput of various industri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carbon content of export product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calculated b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dustry exports, carbon atoms and carbon dioxide molecules. In addition, the carbon tariffs collected by different industries under different tax rates are calculat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arbon tariffs on Chinese export enterprises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industry profit, national economy and total tax reven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arbon tariff rate is T1, the five industries which have a great impact on profits are water production and supply, textile, handicrafts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etc. Computer and other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instrumentation and culture, offic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t T2, the export enterprises will be more seriously affected, but the carbon tariff will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dustries with a larger profit base, such as food, beverage and tobacco products, electricity, thermal production and supply; Carbon tariff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fit and tax revenue of national export enterprise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avoi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arbon tariff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evels.
【作者單位】: 北京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基金】:國家林業(yè)局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20410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森林碳匯的經濟核算及其市場化研究”(09YJA910001)
【分類號】:X196;F752.62;F75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沈可挺;;碳關稅爭端及其對中國制造業(yè)的影響[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0年01期

2 李曉玲;陳雨松;;“碳關稅”與WTO規(guī)則相符性研究[J];國際經濟合作;2010年03期

3 張沁;李繼峰;張亞雄;;“十二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壁壘及應對策略——征收碳出口稅的可行性分析[J];國際貿易;2010年11期

4 焦芳;;低碳經濟與中國對外貿易發(fā)展[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趙玉煥;郭付強;;碳關稅與WTO規(guī)則的相符性研究——基于WTO對相關貿易與環(huán)境爭端處理的分析[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6 王有鑫;;征收碳關稅對中國出口貿易和國民福利的影響——基于中美貿易和關稅數(shù)據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3年07期

7 帥傳敏;高麗;帥傳系;;基于GTAP模擬的碳關稅對我國農產品貿易影響的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3年08期

8 黃文旭;;碳關稅相關概念辨析[J];嶺南學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秉福;韓衛(wèi)平;;基于密切值法的我國農村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平的測度[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6期

2 劉莉;吳文豪;;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的融資困境及其制度安排[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3期

3 張耀學;劉習中;王偉妮;王友珠;嚴茂定;黎紅;張展雄;;鄂東油菜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02期

4 陳芳;毛鋒;;村鎮(zhèn)土地利用結構演化規(guī)律與模型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12期

5 何玲;賈啟建;王軍;;京津冀農業(yè)區(qū)域協(xié)調度評價[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4期

6 鄧莉;冉光和;李杰;;重慶市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問題及相應的財政金融制度舉措[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4期

7 周慧;;廣南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供給效率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4期

8 宋海鷗;李成然;;新民居建設中土地資源利用問題與對策——以河北省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1期

9 廖小東;黃寅英;豐鳳;;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低碳經濟發(fā)展研究——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3期

10 王春林;;民族地區(qū)農民工職業(yè)技術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玉明;劉湘云;;我國科技社團發(fā)展中的問題與對策[A];第七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謝慶奎;王懂棋;;中國府際財政關系研究:憲政分權的視角[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朱春奎;曹璽;;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基于VAR模型對中國(1985—2005)的經驗分析[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姜克雋;胡秀蓮;莊幸;劉強;朱松麗;;中國的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情景和減排成本分析[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生態(tài)文明:環(huán)境、能源與社會進步”環(huán)境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李文利;劉強;;中國高等教育財政六十年概覽:歷史演變、現(xiàn)狀和未來[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紀韶;;京津冀都市圈內農民工流動趨勢分析[A];京津冀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高敏雪;;中國外資經濟存量規(guī)模及其影響研究[A];北京市第十四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8年

8 王曦;;我國行業(yè)工資水平差異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A];北京市第十四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8年

9 張巒;周曉娜;;北京市城鎮(zhèn)低收入群體的現(xiàn)狀與變動趨勢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9年

10 杜鵑;;長壽風險對年金產品的償付壓力分析[A];改革開放三十年:保險、金融與經濟發(fā)展的經驗和挑戰(zhàn)——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8[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惠兵;阻尼脈動干擾床分選機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齊自琨;發(fā)展文化生產力的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高琦;黑龍江省裝備制造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鄭艷艷;社會進步標準的當代闡釋[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程德;旺榮波特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業(yè)成長決策案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韓平;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完善與政府管理[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朱曉慧;市場經濟與人的發(fā)展[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許坤;安徽肉禽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李艷;安徽省耕地資源變化預測與保護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方豪;村莊景觀整治設計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可挺;李鋼;;碳關稅對中國工業(yè)品出口的影響——基于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評估[J];財貿經濟;2010年01期

2 牟文義;;WTO對“相同產品”認定是否要引入PPMs標準?[J];對外經貿實務;2009年02期

3 苑路佳;;WTO框架下“碳關稅”條款芻議[J];法學雜志;2010年08期

4 梁詠;;WTO框架下碳關稅可能引致的貿易爭端與解決[J];法學;2010年07期

5 劉強;莊幸;姜克雋;韓文科;;中國出口貿易中的載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8年08期

6 沈可挺;;碳關稅爭端及其對中國制造業(yè)的影響[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0年01期

7 李曉玲;陳雨松;;“碳關稅”與WTO規(guī)則相符性研究[J];國際經濟合作;2010年03期

8 李平;李淑云;沈得芳;;碳關稅問題研究:背景、征收標準及應對措施[J];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9 黃凌云;李星;;美國擬征收碳關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基于GTAP模型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0年11期

10 夏先良;;碳關稅、低碳經濟和中美貿易再平衡[J];國際貿易;2009年1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采訪人 本報記者 劉蔚;[N];中國環(huán)境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有鑫;中國出口貿易中的內涵CO_2排放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1年

2 高靜;“碳關稅”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原野;;新關稅政策對化肥市場影響分析[J];化工管理;2008年12期

2 ;歐盟擬對美國產生物柴油征收進口關稅[J];日用化學品科學;2009年05期

3 江雪;;化肥關稅政策醞釀調整[J];四川化工;2010年06期

4 王爽;于巧麗;;碳關稅對中國外貿影響的兩重性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27期

5 ;關稅政策必須符合改革與發(fā)展的要求[J];金屬通報;1997年28期

6 ;俄擬對歐盟進行鋼鐵貿易報復[J];冶金信息導刊;2001年03期

7 ;中國對進口乙烯免征關稅06年1月1日起執(zhí)行[J];有機硅氟資訊;2006年02期

8 陳甲斌;;資源性產品進口關稅狀況及政策建議[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7年01期

9 ;美國乙醇業(yè)界反對取消乙醇進口關稅[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0年05期

10 鄒琪;沈煜;;碳關稅的社會福利——結合中國實證的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俞紹庭;;漫談關稅與國際海關業(yè)務制度——兼談征收關稅理論原則[A];'9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1992年

2 徐世騰;;美國碳關稅及其對中國對外貿易影響研究[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3 何薇;;美國關稅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A];21世紀初世界經濟格局與中美經貿關系:全國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21世紀初世界經濟格局與中美經貿關系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溫洪玉;;抗戰(zhàn)時期南京國民政府關稅減免政策述評[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王明喜;汪壽陽;王明榮;;全球對美出口貿易的博弈分析——基于碳關稅視角[A];經濟全球化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16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黃金樹;李仁耀;蔡惠羽;;外國技術授權策略與本國關稅政策之探討[A];經濟學(季刊)第4卷增刊(總第18期)[C];2005年

7 黃媛虹;沈可挺;;碳關稅爭端及其對中國工業(yè)品出口的影響分析[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楊仕輝;魏守道;;碳關稅對中美兩國影響的博弈分析[A];第十五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3年

9 周曉唯;趙娜;;基于社會福利效應分析的碳關稅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馮宗憲;于璐瑤;何陽;;碳關稅征收情境下的中國產業(yè)競爭力變動態(tài)勢和對策分析[A];發(fā)展現(xiàn)代產業(yè)體系 提高產業(yè)國際競爭力——中國產業(yè)國際競爭力評論(第三輯)[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世益;俄羅斯大幅提高進口我商品關稅[N];中國國門時報;2004年

2 王東京 李莉;關稅是一柄雙刃劍[N];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

3 傅博;關稅杠桿調控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N];中國財經報;2006年

4 師容;新關稅政策將改變國內供求關[N];中華合作時報;2008年

5 本刊編輯部;理性面對新關稅政策[N];中華合作時報;2008年

6 周明;部分化肥類產品特別出口關稅上調至150%[N];丹東日報;2008年

7 曉蕓;俄羅斯提高奶油、奶粉等進口關稅[N];遠東經貿導報;2009年

8 李佳鵬 劉姣;“碳關稅”:正成為發(fā)達國家體現(xiàn)經濟霸權的新形式[N];中國包裝報;2009年

9 李佳鵬 本報記者 王琰;商務部:“碳關稅”不合時宜堅決反對[N];中國商報;2009年

10 陳慶之;“碳關稅”的背后是一種霸權[N];中國信息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杰;歐盟碳關稅對我國對外貿易與福利的影響[D];南開大學;2013年

2 黃文旭;國際法視野下的碳關稅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謝申祥;寡頭競爭條件下的最優(yōu)關稅與研發(fā)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王東輝;多哈農業(yè)協(xié)議及其對我國農業(yè)的影響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健之;中國現(xiàn)行關稅政策及未來調整方向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林麗敏;碳關稅與中國外貿的應對措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馮楊;低關稅與近代中國經濟發(fā)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

4 王小坤;中國海關關稅改革發(fā)展動向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5 劉靜;碳關稅對中美貿易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6 張炎;碳關稅對中美貿易的預期影響與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7 陳永超;碳關稅的理論機制及對中國的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8 袁晨玲;碳關稅與我國的應對[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徐涵;中美兩國匯率政策與關稅政策配合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方婷;歐盟碳關稅相關問題的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22544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22544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198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