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勞動價值論的價值函數(shù)研究述評
本文選題:勞動價值論 + 價值函數(shù); 參考:《政治經濟學評論》2012年04期
【摘要】:價值函數(shù)不是傳統(tǒng)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概念。隨著數(shù)學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的廣泛應用,數(shù)理政治經濟學已經成為我國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政治經濟學數(shù)學化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現(xiàn)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基石,價值函數(shù)研究是勞動價值論數(shù)學原理的基礎性理論問題;趧趧觾r值論的價值函數(shù)的建立和分析,不是簡單地引入西方經濟學中諸如生產函數(shù)、成本函數(shù)、利潤函數(shù)等一般原理,而是必須要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本來涵義和邏輯出發(fā),力求避免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簡單嫁接,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數(shù)學化和現(xiàn)代化的應有之意。本文希望通過對價值函數(shù)研究的總結,引起學術界對這個基礎性理論問題的關注和深化研究,從而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Abstract]:Value function is not a concept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mathemat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China. The mathematics of political econom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modernization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study of value function is the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 of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The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value function based on labor value theory is not simply introduced in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western economics, such as production function, cost function, profit function, etc. Instead, we must proceed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logic of Marx's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strive to avoid the simple grafting of Marx's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that of western economic theory. This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mathematics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This paper hopes that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value function, the academic circles will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nd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is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issue, thus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作者單位】: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部;
【分類號】:F01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宇;;勞動價值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值基礎[J];理論導刊;2010年07期
2 馮金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完全競爭產品市場模型[J];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3 吳向紅;勞動價值論:包袱還是翅膀[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6年01期
4 陳俊明;論資產階級古典學派勞動價值論的歷史發(fā)展[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徐偉平;關于勞動價值論問題的系統(tǒng)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年03期
6 朱啟才;從經濟學的發(fā)展看勞動價值論的爭論[J];經濟問題探索;2002年07期
7 ;勞動價值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2年04期
8 徐幼民;論勞動價值論的成立條件[J];湖南社會科學;2002年S1期
9 王德民,劉文娟,羅繼紅;與時俱進的勞動價值論──要求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J];桂海論叢;2002年03期
10 張瑾;對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志;;新條件下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A];《資本論》與貧困問題研究——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劉志;;新條件下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A];《資本論》與經濟學的發(fā)展——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成慶生;;21世紀“勞動價值論”面臨的挑戰(zhàn)[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洪灝;;深化對勞動價值論認識的幾點思考[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張吉清;劉明華;;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全面推進科教興國戰(zhàn)略[A];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孫宇暉;;堅持和發(fā)展勞動價值論[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許有倫;;勞動價值論和商品價值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A];《資本論》與經濟學的發(fā)展——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趙凌云;;勞動價值論的理論體系特征及其發(fā)展[A];中國經濟熱點問題探索(上)[C];2001年
9 許有倫;;怎樣堅持和發(fā)展勞動價值論[A];陜西省經濟學學會會員代表會議暨第22次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陳志燁;;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勞動屬性與勞動價值論初探[A];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探析[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建君;加深對勞動的認識[N];光明日報;2003年
2 笛清;《走出千年學術迷宮》創(chuàng)新解讀勞動價值論[N];光明日報;2006年
3 潘叔明;勞動價值論歷史地位(十五)[N];福建日報;2002年
4 馮子標 焦斌龍;勞動同質性的假設是勞動價值論走不出困境的根[N];發(fā)展導報;2002年
5 記者 楊光;再看勞動價值論[N];中國財經報;2001年
6 梁正 王勝強;在新的社會實踐中發(fā)展勞動價值論[N];社會科學報;2001年
7 ;勞動價值論研究熱點綜述[N];北京日報;2002年
8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蔡繼明教授;如何深化和發(fā)展勞動價值論[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9 陳享光;深入討論勞動價值論和分配問題[N];人民日報;2002年
10 廣東省委黨校 鄭志國;勞動價值論還有很大的發(fā)展余地[N];發(fā)展導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莊三紅;勞動價值論的時代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2 盧奇;技術增長理論與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3 徐小飛;內生增長模型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華僑大學;2005年
4 曹亞雄;知識經濟與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D];武漢大學;2003年
5 楊依山;經濟增長理論的成長[D];山東大學;2008年
6 喬均;基于馬克思主義市場價值理論的品牌價值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陶磊;能源要素與經濟增長模型及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8 鄭文范;科技進步與勞動價值論的發(fā)展[D];東北大學;2001年
9 梁猛;引入時間和質量變量的消費和生產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10 梁玉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樹洪;信息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2 李晶磊;拉卡托斯“硬核—保護帶”視域下勞動價值論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3 徐小飛;經濟增長理論若干問題的研究與實證分析[D];華僑大學;2000年
4 郭玲;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有關爭議問題的認識與思考[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宋鋒華;正確理解和深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D];新疆大學;2004年
6 趙錦輝;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7 李接輝;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劉俊;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法經濟學思想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9 胡月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D];渤海大學;2012年
10 曹宇鵬;系統(tǒng)科學視角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07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200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