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進出口貿易碳轉移排放測算方法分析與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8-05-19 04:42

  本文選題:碳轉移排放 + 測算方法。 參考:《地球科學進展》2011年10期


【摘要】:目前中國的碳轉移排放測算方法有很多,雖然方法不盡相同,但總的結論和計算出的變化趨勢類似。造成碳轉移量測算結果產(chǎn)生較大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碳排放強度的測算模型不同,二是對于中國加工貿易轉移碳排放的認識不同。測算避免轉移排放量時,如果不考慮加工貿易的影響,在某些年份(如2002年)甚至會得到"中國是碳轉移的凈進口國"的結論。在出口額遠大于進口額的年份,與強大的規(guī)模效應相比,幾乎所有不確定性產(chǎn)生的誤差都可以忽略,不會影響"中國是碳轉移的凈出口國"的最終結論。鑒于規(guī)模效應是主導原因,出口貿易量與出口碳排放份額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對測算結果進行合理性分析的結果顯示:中國1997—2007年出口貿易額占國內生產(chǎn)總值中的比例由19%穩(wěn)步增長到37%,出口碳排放的相對份額從18%~23%增加到33%~35%是相對合理的結果。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measuring carbon transfer emissions in China. Although the methods are different, the general conclusion and the calculated change trend are similar.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i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arbon transfer, one is the different model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he other is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er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f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trade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easurement of emissions avoidance,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a is a net importer of carbon transfer may even be reached in some years (e.g. 2002). In years when exports are far larger than imports, almost all the uncertainties can be ignored compared with strong scale effects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final conclusion that "China is a net exporter of carbon transfer". Since scale effect is the dominant reason,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trade volume and export carbon emission share. The results of rational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hina's export trade volume to GDP increased steadily from 19% to 37% in 1997-2007, and the relative share of export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d from 18% to 33%, which is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result.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天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轉移排放與碳泄漏在談判中的應用研究”(編號:2010CB955502-02) 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貿易隱含碳轉移變化和國際分工”(編號:11YJCZH177)資助
【分類號】:X196;F7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楊會民;張迪;;基于投入產(chǎn)出分析的中國國際貿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2 張曉平;;中國對外貿易產(chǎn)生的CO_2排放區(qū)位轉移分析[J];地理學報;2009年02期

3 李善同;何建武;;從經(jīng)濟、資源、環(huán)境角度評估對外貿易的拉動作用[J];發(fā)展研究;2009年04期

4 陳迎;潘家華;謝來輝;;中國外貿進出口商品中的內涵能源及其政策含義[J];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7期

5 顧阿倫;何建坤;周玲玲;姚蘭;劉濱;;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內涵能源及轉移排放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9期

6 姚愉芳;齊舒暢;劉琪;;中國進出口貿易與經(jīng)濟、就業(yè)、能源關系及對策研究[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8年10期

7 齊曄;李惠民;徐明;;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隱含碳估算[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8年03期

8 王媛;魏本勇;方修琦;和夏冰;楊會民;;基于LMDI方法的中國國際貿易隱含碳分解[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計軍平;劉磊;馬曉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國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結構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陳m"然;;低碳經(jīng)濟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轉變——基于隱含碳的分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2年03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楊會民;張迪;;基于投入產(chǎn)出分析的中國國際貿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4 張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產(chǎn)出分析的2002年中國農產(chǎn)品貿易隱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5 沈可挺;李鋼;;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6 梅林海;譚軼;;引入進口貿易的環(huán)境庫茲涅茨曲線實證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2年02期

7 王磊;;美國碳關稅政策對中美貿易的影響[J];財經(jīng)科學;2010年12期

8 張紀錄;;中國出口貿易的隱含碳排放研究——基于改進的投入產(chǎn)出模型[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12年07期

9 時軍;王艷龍;;低碳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我國碳排放權確認與計量探析[J];財會通訊;2010年25期

10 沈可挺;李鋼;;碳關稅對中國工業(yè)品出口的影響——基于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評估[J];財貿經(jīng)濟;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曉旭;王英;;國際貿易中隱含碳測量方法研究綜述[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周曉唯;趙娜;;基于社會福利效應分析的碳關稅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絮絮;徐鶴;;歐盟第二波碳關稅壓力與中歐貿易中隱含碳的估算——基于EDR的隱含碳系數(shù)[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史賢華;徐明輝;;中國中部發(fā)展低碳經(jīng)濟的必要性及路徑選擇[A];第四屆中部地區(qū)商業(yè)經(jīng)濟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閆云鳳;楊來科;;中國對外貿易的環(huán)境效應——以CO_2排放為例[A];中國經(jīng)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6 鞠麗萍;陳彬;戴婧;陳紹晴;楊謹;何國p,

本文編號:19087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9087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466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