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發(fā)展觀邏輯演變的重思
本文選題:當代發(fā)展觀 + 邏輯演變 ; 參考:《經濟體制改革》2011年01期
【摘要】:當代發(fā)展觀經歷了從發(fā)展=經濟增長=工業(yè)化、發(fā)展=整個社會的變革=現代化、發(fā)展=綜合協調=全面化、發(fā)展=有節(jié)制的增長=持續(xù)化、發(fā)展=以物為本的揚棄=人本化這樣一個不斷演進和深化的過程。當代發(fā)展觀演變的哲學反思給我們以有益啟示:基于發(fā)展認識論來考察,發(fā)展應實現從線性思維到非線性思維的科學轉向;基于發(fā)展方法論來審視,發(fā)展應實現從"外源式"發(fā)展向"內源式"發(fā)展的正確轉換;基于發(fā)展價值論來分析,發(fā)展應實現從理性維度和價值維度的二元分裂到保持適度張力的合理轉變。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from development = economic growth =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 comprehensiveness, development = controlled growth =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 material-based sublation = humanization such a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deepening process.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oncept of development gives us useful enlighten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epistemology, development should realize the scientific turn from linear thinking to nonlinear thinking, an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to examine, Development should realize the correct transformation from "exogenous" development to "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value, the development should realize the reasonabl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dual division of rational dimension and value dimension to the maintenance of moderate tension.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F06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柴莎莎;延軍平;楊謹菲;;山西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污染水平耦合協調度[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1年01期
2 張杰;龔新蜀;劉林;;中央轉移支付與新疆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3 任學蓉;靳燕;;寧夏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質量特征分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01期
4 董樹理;;解放思想——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動力之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1期
5 李萌;劉金賀;李牧群;馬茲輝;;2010年五大經濟難點[J];當代經理人;2010年01期
6 顏廷真;;評《經濟增長與集聚——新經濟增長和新經濟地理的理論探索》[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7 溫彬;;2010年宏觀經濟展望[J];銀行家;2010年01期
8 葉青;史振業(yè);;甘肅省產業(yè)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甘肅科技;2010年01期
9 盛毅;;加快四川經濟結構調整的思路與建議[J];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2010年01期
10 趙東喜;陳永涓;;長三角、珠三角與海西區(qū)經濟增長動態(tài)關系研究[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波;周發(fā)明;;試論經濟危機背景下湖南省的“彎道超車”戰(zhàn)略[A];湖南省市場學會2009年會暨“兩型社會與營銷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董冰;楊麗華;;兩型社會背景下的綠色營銷創(chuàng)新[A];湖南省市場學會2009年會暨“兩型社會與營銷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秋菊;易雪玲;;“兩型”社會背景下企業(yè)綠色營銷創(chuàng)新[A];湖南省市場學會2009年會暨“兩型社會與營銷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何穎;;中國政府機構改革30年回顧與反思[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楊明偉;;試論政府職能轉變[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羅建建;;我國行政管理淺析[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揚金;;社會權力視閾中的懲防腐敗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張秀玉;郭遠遠;貝森;;事業(yè)單位改革問題及對策研究[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仝君;;淺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的事業(yè)單位改革[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任曉林;;鄉(xiāng)鎮(zhèn)政權機構與新農村建設中的政治使命與價值選擇[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成露;2011年,讓“幸!憋w來更多一些[N];工人日報;2011年
2 韓啟德;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年
3 記者 陳云富;大宗商品看漲,國際油價或再破百[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成露;2011年,讓“幸!憋w來更多一些[N];工人日報;2011年
5 本報駐外記者 劉剛 于青 孫廣勇 霍文 新華社;對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報;2011年
6 本報駐外記者 溫憲 張衛(wèi)中 新華社;祝愿2011年取得新發(fā)展[N];人民日報;2011年
7 記者 喬地;2010年河南高新技術產業(yè)增速達30%[N];科技日報;2011年
8 記者 富子梅;個體私營企業(yè)從業(yè)者超1.6億人[N];人民日報;2011年
9 韓啟德;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年
10 記者 陳云富;大宗商品看漲,國際油價或再破百[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寧;當代中國檢察理念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D];吉林大學;2010年
2 李艷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政府治理失業(yè)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馬群;民主轉型與民主的可持續(xù)性[D];浙江大學;2010年
4 劉曉靖;實質自由與社會發(fā)展——阿馬蒂亞·森正義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王剛;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型人才戰(zhàn)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楊圣奎;中國區(qū)域金融支持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崔巖;美國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楊玉英;我國生產性服務業(yè)影響因素與效應研究: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D];吉林大學;2010年
9 李佧琦;湘西自治州資源型產業(yè)集群發(fā)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10 于東明;新企業(yè)創(chuàng)建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基于東北地區(qū)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春華;生態(tài)文明視野下我國政府的“引導人”角色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2 王輝;批判性思維與辯證思維的關聯性問題[D];燕山大學;2010年
3 李建斌;和諧社會構建中農民工社會不公平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楊慧;長春城市精神培育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胡艾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發(fā)展觀的歷史演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黃南綺;現代化進程中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鄧紅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認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運欽;正確認識和協調人民利益矛盾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9 冉曉麗;制度公正與人的發(fā)展[D];西南大學;2010年
10 杜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歷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經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958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89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