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貨幣思想發(fā)展的文本學解讀
本文選題:貨幣 + 異化; 參考:《蘭州學刊》2013年06期
【摘要】:貨幣是馬克思政治經(jīng)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中也有著重要地位。馬克思的貨幣思想是不斷發(fā)展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文本中,可以梳理出一條馬克思貨幣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完善的過程,從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在貨幣研究中馬克思的經(jīng)濟學—哲學研究視閾。
[Abstract]:Currenc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xist theory system.Marx's monetary thought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In different texts of different periods, we can sort out a process of Marx's monetary thought germination, forming, maturing and perfecting.It can also be found that Marx's economic-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in monetary research.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chǔ)部;
【分類號】:F820;F091.9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邱兆祥;王慎之;;馬克思的貨幣理論[J];馬克思主義研究;198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海明;;論共產(chǎn)主義之科學假設(shè)的兩個前提[J];黨政干部學刊;2010年09期
2 何中華;;論馬克思語境中的“自主活動”[J];東岳論叢;2012年04期
3 胡君;;“人本”法學思潮:馬克思主義法哲學的新發(fā)展——以馬克思《巴黎手稿》為基準[J];法治研究;2008年09期
4 毛克寧;;關(guān)于邊際替代率公式證明的討論[J];高師理科學刊;2009年01期
5 李成旺;;“外史”:馬克思哲學范式革命的基礎(chǔ)維度[J];河北學刊;2006年06期
6 鄭新鐘;;大學生把自己培養(yǎng)成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思考[J];湖南農(nóng)機;2008年07期
7 薛俊強;;“階級”的群體性分析——對馬克思關(guān)于“人類解放”學說的思考[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臧峰宇;;馬克思政治哲學研究述要[J];教學與研究;2009年01期
9 臧峰宇;;馬克思政治哲學的“自由”論域及其當代啟示[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臧峰宇;姚穎;;“理解馬克思”與“理解馬克思主義”——兼論列寧哲學的當代意義[J];理論學刊;2011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薇;馬克思經(jīng)濟學基本命題:分析馬克思主義的“重構(gòu)”、“辯護”和“修正”[D];吉林大學;2011年
2 徐奉臻;從“隱性自在”到“顯性自為”[D];吉林大學;2011年
3 黃學勝;青年馬克思對啟蒙的揚棄[D];復旦大學;2010年
4 花勇;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社會學思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張洋;論馬克思主義民主思想發(fā)展的有機統(tǒng)一:從馬克思到鄧小平[D];復旦大學;2011年
6 于微;馬克思勞動論題的歷史解讀[D];吉林大學;2012年
7 蔡玉勝;地方政府競爭與地區(qū)經(jīng)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6年
8 李成旺;馬克思哲學革命的文本學解讀[D];清華大學;2008年
9 張榮艷;馬克思階級理論的當代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周尚君;《巴黎手稿》的法哲學問題[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榮美;我國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競爭力提升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豆勇超;拉法格對唯物史觀的闡釋及其缺陷豆勇超[D];南京大學;2011年
3 侯占勝;論柯亨的平等思想——基于自我所有理論批判的視角[D];南京大學;2011年
4 劉璐璐;盧卡奇的歷史概念與馬克思歷史觀的比較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吳俁;馬克思:自由與解放的天國歷程—《論猶太人問題》解讀[D];西南民族大學;2011年
6 劉妍妍;馬克思交往理論及其當代意義[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旭東;馬克思人的本質(zhì)理論及其現(xiàn)實意義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8 徐圣兵;生產(chǎn)函數(shù)模型的回歸分析及其應(yīng)用[D];湘潭大學;2001年
9 熊劍慶;證券市場尋租行為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10 許茂林;我國農(nóng)業(yè)市場信息服務(wù)體系的建設(shè)[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志芳;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下的貨幣——馬克思的貨幣哲學思想簡析[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薛艷麗;王德俠;;貨幣遮蔽下的人性思想解析[J];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06期
3 白春雨;;儒家誠信之德與中國市場經(jīng)濟的契合[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4 S.塞耶斯!英,肖木;異化與經(jīng)濟發(fā)展[J];世界哲學;1995年S1期
5 馮旺舟;;論高茲的教育批判及其啟示[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年03期
6 趙金霞;;論西方消費文化的救贖與我國的消費文化建設(shè)[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4期
7 季米特里娜·G·季米特洛娃,陳思;勞動:獻身與異化[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5年02期
8 丁戈;怎樣理解“雇傭關(guān)系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1997年03期
9 胡培兆;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說的運用與異化[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04年12期
10 李靜;;析勞倫斯小說中的表現(xiàn)主義特征[J];消費導刊;2010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伯發(fā);;《越南歷史貨幣》編寫經(jīng)過[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2 李瓊霖;;印尼貨幣初探[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3 李學勤;;楚簡所見黃金貨幣及其計量[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四輯[C];2002年
4 許樹信;;緬懷革命根據(jù)地貨幣的光輝歷史[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四輯[C];2002年
5 袁明祥;;試論南方絲綢之路貨幣[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6 吳平;;海上絲綢之路貨幣探索[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7 劉敬揚;;閩中清代貨幣舉隅[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0年
8 陳三美;吳世榮;李小榮;;近代廈門貨幣歷史沿革概述[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9 徐心希;;明清時期臺灣貨幣概述[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創(chuàng)建“歷史貨幣陳列室”的啟示和思考[A];福建省錢幣學會成立十五周年紀念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孔祥毅 王永亮;文明演進中貨幣的作用[N];山西日報;2004年
2 孫力;和諧: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終極取向[N];社會科學報;2006年
3 本報特約記者 水石;資本主義縫隙里萌發(fā)公有制[N];社會科學報;2003年
4 李筑寧;長征途中紅軍在貴州使用過的貨幣[N];中國檔案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禹剛 柏亮;日本、泰國協(xié)議雙向互換緊急援助30億美元[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6 葉世昌;魏晉南北朝貨幣[N];國際金融報;2001年
7 記者 趙江山;籃子貨幣以美歐日韓元為主[N];經(jīng)濟參考報;2005年
8 宮?;對通貨膨脹應(yīng)有所警惕[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9 本報駐京記者 鄧瑾;“李約瑟之謎”的貨幣求解[N];南方周末;2005年
10 仁杭;總量不斷增長 結(jié)構(gòu)明顯優(yōu)化[N];上海金融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鮑雪松;鄧小平的社會發(fā)展積淀論[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2 朱世陸;人類主體經(jīng)濟學探索[D];廈門大學;2008年
3 田要武;鄧小平改革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4 李嶸;論中國少數(shù)民族勞動者素質(zhì)技能和社會地位的提高[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王明亮;論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及其當代意義[D];復旦大學;2012年
6 雷志衛(wèi);歐洲貨幣聯(lián)盟的理論基礎(chǔ)與運作機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7 王存剛;全球化與兩大制度演進[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8 蔡娟;鄧小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guān)系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彭鵬;競技武術(shù)套路運動異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10 張斌;貨幣一體化理論及對東亞貨幣一體化的理論探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林;生態(tài)批評視野中的《兒子與情人》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2 夏林;馬克思的商品、貨幣、資本拜物教理論探析[D];廈門大學;2002年
3 郭麗雙;馬克思及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異化問題的根源探究[D];黑龍江大學;2003年
4 鄭蘭英;[D];安徽大學;2003年
5 桂宏軍;視之離[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佳;異化:文化差異之保持[D];浙江大學;2006年
7 彭燦;跨文化翻譯中的異化與歸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陸巧兒;廣告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陳勇;馬爾庫塞技術(shù)合理性批判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杜鵑;馬爾庫塞單向度理論探析[D];黑龍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583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75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