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排放權在國際交易中形成價格落差的原因探析——基于MAC的視角
本文選題:邊際減排成本 切入點:碳排放權交易 出處:《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摘要】: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協議下的碳交易走向實際操作階段以來,國際碳交易價格在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出現了巨額剪刀差。文章依照雙邊交易模型理論分析了國際碳交易結束在各國邊際減排成本均衡點,分析了目前出現價格剪刀差的原因,提出中國應加快建設自愿碳排放市場并設立碳排放權儲備池。
[Abstract]:Since the carbon trading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in 2005 has moved to the practical stage, there has been a huge scissor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arbon trading price.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bilateral transac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quilibrium point of marginal emission reduction cost at the end of international carbon trading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price scissors difference at present.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voluntary carbon emission market and establish a carbon emission rights reserve pool.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金融與統(tǒng)計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10YJA790221) 上海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2010BGJ001)
【分類號】:F752;F205;X196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姜濤;排放權交易在溫室氣體排放控制中的策略與應用[D];青島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莉;;碳排放權交易的相關問題探討[J];商業(yè)會計;2011年24期
2 姚國春;;碳排放權交易會計問題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07期
3 斯建華;廖丹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與完善[J];經濟導刊;2011年05期
4 雷釗;;我國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與減排政策思考[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年16期
5 張瑞;江書軍;;低碳經濟下企業(yè)碳會計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1年22期
6 柯喜相;;產權理論對促進低碳經濟發(fā)展的作用機理探析[J];商業(yè)時代;2011年16期
7 張磊;王要武;姚兵;;基于碳排放權交易的綠色住宅融資機理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8 孟佩;;國外碳金融發(fā)展以及對我國的啟示[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王海東;張超;冉曦;;基于排污模型分析房地產企業(yè)碳交易的實現[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11年06期
10 何帆;;淺談低碳經濟下我國會計體系的構建[J];改革與開放;2011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岳杰;居巖巖;王t熺,
本文編號:1703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70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