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論中國
本文選題:《資本論》 切入點:家庭手工業(yè) 出處:《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08期
【摘要】:《資本論》的基本內容是論資本。它以當時最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為背景,深刻揭示了包含在資本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中的剩余價值規(guī)律,從而闡明了資本主義隨著內在矛盾的激化而必然滅亡的歷史走向。但作為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參照物和例證,對當時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世界大國—中國也論及33處之多。主要有五個方面:(1)小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穩(wěn)固了中國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2)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進入中國的門戶,中國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商品銷售市場;(3)西方國家為了壟斷市場在中國實施委托銷售制度;(4)中國的小商品經濟也加入到資本的循環(huán)和周轉中;(5)外國銀行在中國匯票買賣中相互斗爭?梢,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狀況,決沒有置于馬克思《資本論》創(chuàng)作的視野之外,中國和《資本論》決不是無緣的。所以,學習和研究《資本論》還須關注中國的社會歷史以及馬克思對中國問題的論述。
[Abstract]:The basic content of Capital is on Capital.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ritain, the most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y at that time, it profoundly reveals the law of surplus value contained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 production, the circulation process and the total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Thus, it clarifies the historical trend that capitalism inevitably perishes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ternal contradictions.However, as a reference and an example of the analysis of capitalist economic relations, China, which was still in the stage of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also discussed as many as 33 places.There are five main aspects: (1) the combination of small agriculture and household handicraft industry has consolida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roduction mode. (2) the Opium War opened the door to China.China has become the commodity market of capitalist countries) in order to monopolize the market,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implemented the entrustment sales system in China. China's small commodity economy has also been added to the circulation and turnover of capital.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in busines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tate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by no means beyond the vision of Marx's creation of Capital, and China and Capital are by no means lost.Therefore, the study and study of Capital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China's social history and Marx's exposition on China's problems.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分類號】:F091.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志毅;《資本論》中的中國事典[J];黨史文匯;1994年09期
2 王志毅;《資本論》中的中國事典[J];黨史文匯;199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敏;簡論《資本論》第三卷的基本原理在社會主義社會的運用[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2期
2 肖育才;研究《資本論》的一部新作──《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研究》評介[J];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3 韓強;論《資本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指導意義[J];理論探索;1997年01期
4 曾紀發(fā);試用《資本論》點評知識經濟的四個誤區(qū)[J];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03期
5 王金嶺;在《資本論》教學中突出《資本論》方法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6 周肇光;《資本論》與馬克思經濟思想[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王小錫;;從經濟倫理學角度解讀《資本論》[J];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8 陳其俊;《資本論》的三個嶄新點芻議[J];河北學刊;1983年01期
9 陳乃圣;從《資本論》中探索提高社會主義經濟效益的途徑[J];經濟問題;1983年12期
10 徐永祿;科學上的誠實和勇氣——《資本論》札記[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嚴法善;;美國的金融危機與《資本論》再學習[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2 查培軒;;從馬克思創(chuàng)作《資本論》看中國經濟學的基礎[A];《資本論》與經濟學的發(fā)展——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永年;王綱;陳艷君;;《資本論》與文化產業(yè)發(fā)展[A];全國高等財經院!顿Y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第2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周宏;;“《資本論》與中國經濟學的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綜述[A];《資本論》與經濟學的發(fā)展——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孫躍綱;;用《資本論》的真精神指導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建設[A];《資本論》與經濟學的發(fā)展——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胡世禎;;《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的出版經過[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7 洪灝;;對《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的幾點思考——重讀《資本論》筆記[A];《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C];2003年
8 繆國亮;;把《資本論》原理融入經濟學原理教材的探索[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暨商洛率先突破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黃立君;;從《資本論》對英國工廠法的分析看馬克思的法經濟學思想[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朱春燕;;《資本論》中馬克思勞動力產權思想及啟示[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戴剛;老教授十四載著書新解《資本論》[N];哈爾濱日報;2008年
2 南京大學 洪銀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的指南[N];光明日報;2011年
3 王多;《資本論》的持久魅力[N];解放日報;2008年
4 張克難;《資本論》熱銷說明了什么[N];解放軍報;2008年
5 賈振宇 楊杰;有感于《資本論》在西方的熱銷[N];中國國防報;2009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余斌;不朽的《資本論》[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王坤寧;時代化不應景 通俗化不媚俗[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8 黃岡市紀委 吳迪;建議讀讀《資本論》[N];黃岡日報;2010年
9 記者 徐磊;重讀《資本論》找“危機”出路[N];蘇州日報;2010年
10 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 徐貴相;從《資本論》中找尋解決現(xiàn)實矛盾的鑰匙[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云平;《資本論》轉型發(fā)展理論及其當代意義[D];華僑大學;2012年
2 錢立火;《資本論》與唯物史觀[D];復旦大學;2004年
3 姚新立;資本空間化的歷程與狀況[D];蘇州大學;2013年
4 孔揚;《資本論》研究方法的世界觀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5 吳春雷;馬克思宏觀經濟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山東大學;2012年
6 劉博;脫貧經濟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徐祥軍;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理論與社會主義所有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8 俞志;馬克思虛擬資本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明亮;論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及其當代意義[D];復旦大學;2012年
10 賈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及運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鳴飛;《資本論》第一卷所使用的還原思維法[D];西北大學;2011年
2 鄭偉;論《資本論》核心概念的辯證轉化[D];河北大學;2009年
3 喬連軍;評阿爾都塞、曼德爾對《資本論》的哲學解讀[D];安徽大學;2012年
4 韓冰;《資本論》對資本的倫理批判[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5 黃宏云;馬克思《資本論》中的勞動概念[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金鑫;《資本論》的經濟倫理思想及其中國化探索[D];延安大學;2012年
7 格日勒圖;馬克思經濟增長理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4年
8 陳天慈;《資本論》的社會需要范疇研究[D];華僑大學;2000年
9 王永生;試析《資本論》與數(shù)學方法的運用[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云芳;《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經濟學時間思想探析[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86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686073.html